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9节

  “莫非你去过她家里?”

  贾琮笑道:“我怎么可能去过她家。”

  曲泓秀皱着好看的秀眉:“你可不要哄我,没去过怎么会知道如此清楚。”

  “是一位曹先生告诉我的。”

  “这位曹先生是何方人物。”

  “曹先生是一位能写传世文章的读书人。”

  曲泓秀又拿出两个草人,几个空白纸人,几张经过裁剪的黄纸。

  贾琮拿过晴雯泡的新茶,给曲泓秀斟了一杯,笑着递给她。

  又倒了些茶水在新砚台里,用一根粗墨磨出墨汁。

  拿过那本小账仔细翻阅,又拿来宣纸,在上面重复的写着什么,还和小账上内容对照。

  如此折腾了半天,才凝神提笔,在小账上加了几行字,之后又将写字的地方在烛火上烘烤。

  最后拿过一块纱布,沾了淡茶,又在烛火上烤出烟气,把那小账上新写的一页用烟气微微熏过,最后放在一边晾干。

  最后又将上述步骤重复了两三次。

  曲泓秀一双漂亮的眼睛睁得溜圆,目不转睛的看着贾琮忙活。

  “伱这都在忙活什么啊?”

  “不过是把墨色做成一样的。”

  曲泓秀奇道:“你还懂这个?”

  贾琮本想说这可是我外祖父的家传本事,他十岁就学着玩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笑了笑。

  然后又在草人和纸人上写字,最后才问道:“你等下送回东西,不会被对方发现吧?”

  “放心,那人和你那两个丫鬟一样,睡上三个时辰才会醒。”

  这一晚上,两人忙忙碌碌,乘着夜色,又出又进几次,直到半夜事情都落地了,贾琮才放心躺下去睡。

  到了第二天夜里,曲泓秀又进了贾琮的房间。

  一脸惊讶说道:“你可太神了,果然有潘三保这人,我抓了他,略施了些手段,他便都说了。

  和你讲的分毫不差,这些犄角旮旯的事,你都是怎么知道的,莫非又是那曹先生说的。”

  贾琮笑道:“这次不是曹先生说的,是另外一个先生说的,我也是一试,没想到真有这事,只是时间早了许多。”

  曲泓秀横了他一眼:“你就骗鬼吧,读书人就是神神叨叨的。”

  她其实自己都奇怪,怎么会跟着他一起胡闹,自从德州隐门被人绞杀殆尽,只有她带着几个门人遗孤逃脱。

  她在舒云别苑杀了吴进荣报仇,之后似乎便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每次想起德州那些血腥场面,让她身心疲惫厌倦。

  连文翰街那位古怪的秦叔,她都有意疏远起来。

  只有和贾琮在一起时,才会有平和安定的感觉,即便是这般莫名其妙的跟着他胡闹,也让她觉得有乐趣。

  曲泓秀说道:“我按你的主意,将潘三保招供画押的状纸给了苦主,那人必会去镇安府举告。”

  贾琮望着窗外黑暗如墨的夜色,口中自语道:“你等着,该讨的债一笔都不会漏掉,你要是还活着该多好。”

  ……

  一大早,五儿就开始归置贾琮的东西,因为三爷今天要搬到北面的新院子去住,晴雯进了房间帮贾琮梳洗。

  晴雯一进房间,便皱了眉头,小鼻子嗅了嗅。

  神色狐疑的问道:“三爷,这两日一到晚上,你就闭门读书,也不让我和五儿进房伺候,你是真的在读书吗?”

  贾琮笑道:“读书还能作假?”

  晴雯眯着眼睛嬉笑:“可我昨天早上进房就闻到了,今天又闻到了,一股子女人香,和前几天闻到的一个样。”

  贾琮强笑道:“小丫头每日疑神疑鬼,这我屋里除了了你和五儿,那里还有其他女人,八成是你们留的味道。”

  外面五儿叫道:“晴雯,快去归置你自己的东西,让小厮一起运到新院子去。”

  贾琮松了口气,连忙说道:“你忙你的去,这里我自己来。”

  这丫头真是属小狗的,这鼻子比脑子都灵。

  他们三人其实没多少行李,贾琮在东路院磕碜长大,身边东西更是少得可怜。

  他最要紧的莫过探春和嘉顺亲王送的那些笔墨纸砚,还有萧劲东送的那套郁文轩套红松墨四书。

  三四个小厮一趟就搬空过去。

  在府中穿院过廊的走了许久,才到了那处院子,贾琮看着门楣上个清芷斋的门匾,目光有些温润。

  竟叫了这样的名字,突然对这有所孤清的院子有了丝亲切。

  院子四周用雪白起伏的粉墙围了,屋檐上是青灰色簪花筒瓦,地面上竖铺着细密青砖,中间用卵石镶出一条蜿蜒小径。

  虽名为清芷,但只种些香草作意思,因院子常年空置,不少都枯萎了,院子里种得最多的是修挺耸立的翠竹。

  贾琮虽不得贾母喜欢,但王熙凤挑了这处位置孤清的院子,已经应了贾母的心思,其他的都不太打紧。

  再则贾琮很得贾政的器重,这谁都看的出来,且贾琮和贾琏还是亲兄弟,这关系也算亲近。

  既王夫人让王熙凤来安置,她这人八面玲珑,自然里子面子都要顾上。

  她虽有狠辣之处,但在这些地方,却不屑她那婆婆的抠搜刻薄,没的坠了她王家的名头。

  因此这院子里一应家私用具都置办得齐整,贾琮三人将行李一放就都妥了。

  外面还配了两个粗使的三等丫鬟,名叫娟儿、四儿,也是王熙凤身边的平儿姑娘挑的,年纪都不大,一团孩气。

  中午三人就在清芷斋用了饭,这里离厨房较远,比原来的地方多了些不便。

  五儿带着小丫头四儿在收拾碗筷,听到院门有人在敲。

  晴雯便迎了出去,只听见外面不少脚步声响起,还听到晴雯翠丽的声音。

  “林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宝二爷,你们怎么都来了!”

  贾琮只听到探春爽利的声音:“今天琮三哥乔迁新居,我们自然要来串门子贺上一贺的。”

  新书阶段,求追读,求收藏,非常感谢!

第58章 意绵心何许

  贾琮能脱离东路院,搬到西府来住,黛玉、迎春、探春等姐妹都很高兴。

  探春和迎春是喜形于色,黛玉只放在心里,并不显在面上。

  因她是外客,和贾琮不像迎春、探春那般血缘亲密,虽对贾琮的作为已生出亲近之感,却还是留了心。

  宝玉其实是无所谓的,甚至对到贾琮这里串门子贺迁,都觉得可去可不去。

  他会跟了来,还是因为贾琮这里有个晴雯,虽然没办法和贾母讨了去,但是能见一见,说说话也是好的。

  这时贾琮也迎了出来,一双双清粼妙目向他望过来,其中只有迎春比他年长,又是亲姐,便上前行礼道:“二姐姐好。”

  迎春望着他目光柔和:“你既搬到这里,也不会有那些难事了,以后就和我们一样了。”

  贾琮知迎春不善言辞,能说这话可见她对自己关怀细腻,心中一片温和:“以后都在园子里,二姐姐有事尽管吩咐我”

  又对其他人笑道:“各位姊妹到来,未曾远迎,都请进来坐,五儿晴雯快去沏茶。”

  探春笑道:“琮三哥客套什么,将那首卜算子亲笔抄了送我,便比什么都强。”

  贾琮也笑道:“那还不容易,等下我抄五六张你拿去便是。”

  这些人中除了探春和迎春熟悉贾琮,其他如黛玉、宝玉、惜春也就再荣庆堂见过他几次。

  贾琮留给他们的印象,虽文事出彩,但一贯在东路院被苛待压制,少见外人,原想性子总有些内向怯场,不善与人对洽。

  自己这么多人上门,只怕会应付窘困,不想却是这般轩然和畅,从容大方,心中都暗自称奇。

  这时五儿和晴雯又端上新砌的香茶,众人都觉眼前一片靓丽。

  因贾母喜欢长的好的女孩,贾家生得标致的丫鬟有不少。

  独贾琮院里这两个竟更加出众,晴雯他们都见过,那个叫五儿的丫鬟竟比晴雯丝毫不差,还更显文静妥帖。

  特别是黛玉,见了五儿更觉得亲和投缘。

  宝玉跟着一起来,就是为了看看晴雯,如今见了五儿竟也是个极好的,特别是身上娇弱如玉的气韵,竟有几分林妹妹的影子。

  一时间看得眼直口呆,迈不开腿,胸中升起又怜惜又懊恼的心绪,怎么好的丫头都到了贾琮房里,这算什么道理。

  探春一看宝玉的神情,那里不知这哥哥犯了老毛病,脸色微红,轻轻咳嗽了几句,正想着怎么点醒。

  一旁的黛玉杯盖碰了一下茶盅,说道:“宝玉吃茶,琮三哥的茶真不错,快尝尝。”

  宝玉打了个激灵,从痴呆中醒来,见黛玉瞟了他一眼,心中尴尬,刚才形容有些失态,不知林妹妹会不会恼。

  宝玉没想到贾琮房里丫头都好的出奇,那个五儿竟比晴雯还要可人。

  心中思量五儿并不是老太太当堂指给贾琮的,或许好讨要些,只要他愿意,自己房中除了袭人,凭那个都可以拿来换。

  黛玉自小和宝玉一起处大,对他自然多关注些,见他眼光不离那五儿,那里还不知道他打了什么主意。

  眼前风光霁月、气度轩然的贾琮,再看宝玉盯着女孩儿那痴迷的眼神,心中没来由一阵失望。

  这时见贾琮正和探春聊着,便起身到贾琮的书案旁,看有无新写的字,却见竹镇尺下压了张写满字的宣纸。

  书案上的物件都是五儿归置的,那张纸也是贾琮昨晚在外书房刚写的,五儿担心要用,便放在显眼的地方。

  黛玉见纸上写着:

  立冬杀气凝,清霜会晨朝。

  涤涤原野空,烈烈荆棘烧。

  鹰饥肯为用,马寒意逾骄。

  旌旗带林莽,笳吹含风飙。

  黛玉这样的闺阁女儿见惯了玉雪花飞的词句,极少读这等凌厉萧杀的句子,这半阙诗也和贾琮那首卜算子的风韵相去甚远。

  却又想不起他是抄录那家的,莫非是琮三哥的新作?

  黛玉问道:“这首可是琮三哥的新作?”

首节 上一节 3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