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99节

  张大夫回京之后,会配制对症的丸药,姑父用了之后就会无大碍,妹妹这下可以放心。”

  黛玉听了不禁欢喜不尽,父亲的病症是她心中最忧惧之事,她自小就丧母,父亲就是她唯一的至亲。

  她微笑着对着贾琮正经福了一礼:“劳烦三哥哥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妹妹感激不尽。”

  宝钗见贾琮即便南下办差,也挂着黛玉的事情,必定帮她办得妥当才行,待之细致亲厚,异于其他姊妹。

  想来以琮兄弟这等品貌人物,那位扬州林御史必定也很看重。

  他对自己也算和煦亲近,却并没有面对黛玉时的贴心亲密、神采灿然,宝钗心中不禁有些黯然。

  探春笑道:“我都算过,春闱在即,明年入夏之前,三哥必定都会安生在府上读书。

  前几日二姐还和我商量,今年是三哥哥立府第一年,再过两月便是年节,须得过一个大年。”

  贾琮笑道:“这次回来,必定很长时间不出门了,三妹妹有什么章程和好玩物事,尽管都想出来,趁着过年大家好好乐一乐。”

  没过一会儿,迎春安置好邢岫烟的住处,带着她来贾琮院子认门,英莲带着龄官逛了园子回来。

  院子里愈发花团锦簇,笑言铃音,和煦欢欣。

  ……

  众姊妹说了一会话,便暂时散了,贾琮自入后堂沐浴更衣,又去了西府和贾母、贾政等长辈见礼。

  去时又带了五儿和晴雯,将可卿准备的各式礼物带上。

  可卿在贾府呆过一段时间,自然清楚贾府中人大致喜好,且每份都加了签子,不用贾琮操一点心,只要照签子分派就是。

  贾母见这孙子突然一反常态,竟变得如此周到细致起来,且送的随手之礼,虽不算贵重,却是十分合意合情,件件用心。

  倒是由衷的夸了他几句,如今也是长大了,竟有了这份心思和孝心,可见真是到了立业成家的时候。

  可卿帮他给姊妹们准备的礼物,也被他依样画葫芦的分派,自然又收获姊妹们一堆惊喜赞叹。

  只觉这个兄弟不仅能文能武,心思细腻之处,一点都不输女儿家。

  探春更是不吝美言,大大夸了他一通,让贾琮多少有些心虚。

  当初可卿出去帮他购买归置回京的礼物,他还觉得大可不必,白白累她跑一趟。

  如今算真正见识到了,背后有个可心能干的女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只是,王熙凤收到自己那份礼物时,竟然发现都是自己日常惯用的……。

  心中不禁狐疑起来,琮老三怎么知道,我最爱用金陵金凤阁的玫瑰胭脂。

  当年未出阁时,她在金陵都是用这家的胭脂,嫁到贾家之后,这习惯依旧没改,以往她都是让人从金陵寄买。

  这事除了自己还有平儿,并没和多少人说过,琮老三怎么会知道,满金陵的店铺偏偏挑了那家来买。

  这种细致的事儿,只有娘们才做得出来,怎么都不像个半大少年郎的举止。

  王熙凤只觉得古怪,并且断定,其中一定有古怪……。

  ……

  工部火器司虽然隶属工部,但其衙务独立性很强,事涉及火器营造机密,所以工部实际对火器司没有管辖之权。

  贾琮作为火器司主官,也不需向别人点卯露脸,回府次日他就去了火器工坊,和刘士振见了一面,交代了些日常事务。

  之后几日便都在府上休憩,缓和长途奔波的劳累。

  每日都和黛玉、迎春等姊妹或说话看书,或烹茶下棋,或逛园踏青,消磨时光,好不自在。

  回府第二天,又派了马车把芷芍从城外接了回府。

  又叫上黛玉等姊妹,将芷芍从玄墓上带了的梅根,都种植在登仙阁朝南的山坡上,只能今年冬季开花赏梅。

  龄官自入了伯爵府之后,因生得秀美可爱,性子爽利勤快,很得园中姊妹喜爱。

  闲时兴致,低吟浅唱,妙音绕梁,成了伯爵府中卓异靓丽的一道风景。

  不仅贾琮对她极好,黛玉见了这个和自己相似的姑娘,也觉得十分投缘。

  原先贾琮教龄官读书写字的功课,都被黛玉自告奋勇接了过去,甚至龄官很多时候都宿在黛玉院子里。

  ……

  期间迎春和贾琮说起邢夫人议亲之事,因老太太反对,让邢岫烟许妻成妾,如今入府之后,身份颇有些特殊。

  贾琮听了此事,心中多少有些意外,他自然马上猜出邢夫人这样做的意图,不外乎想利用邢岫烟,向伯爵府攀附和伸手。

  不过以贾赦和邢夫人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贾琮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如今哪里能妨碍到他分毫。

  在他还没有封爵之前,贾赦和邢夫人的生父嫡母身份,在孝道礼仪上,对他还有极大的制约和杀伤力。

  但从他被册封世袭罔替二等伯爵,天地君亲师,君权皇命已在亲权之前。

  在皇权国法之前,贾赦这个生父都要对他退避三舍,什么父为子纲,喊打喊杀,干预挟制,都不过是痴心妄想。

  此时,贾琮想起在云胭山麓溪水之畔,邢岫烟说的那些话:以后要是有什么事,不能如你心意,你不理会就是,也是我不能自主。

  表哥可不要因此对我生分嫌弃……。

  怪不得自己刚送芷芍去蟠香寺时,邢岫烟面对自己,还是从容恬淡,侃侃而谈,相见无忌。

  等到自己再去蟠香寺接芷芍回京,邢岫烟面对自己就变了模样,每次都是脸红羞怯,很不自然。

  必定是邢夫人在书信之中,和邢忠夫妇说起了议亲之事。

  邢岫烟虽知道此事,但她生性淡泊,心思敏悟,心中清楚,从世俗门第衡量,她和自己难以般配,不做奢望,所以才会和自己说那样的话。

  虽然贾琮极其厌恶邢夫人之流的做派,但对邢岫烟这个淡泊自守、纯净温雅的姑娘,生不出半点反感。

  想到她入府之后,很快就会听说那个许妻为妾的话头,心中不知如何尴尬无助。

  不管将来到底如何,自己总要找个机会,和邢岫烟把事情说开才好。

  ……

  这一日上午,贾琮和众姊妹在院子里闲坐,芷芍和五儿在茶室煎茶,小丫头们捧了几盘出来,分端给各位姑娘。

  正在茶香四溢,其乐融融之际,鸳鸯突然进了院子。

  见他们一帮人安逸快活,笑道:“你们倒是会做乐,有这样的好事,也不打发人来叫我一起。”

  贾琮笑道:“赶早不如赶巧,鸳鸯姐姐既来了,就请坐下一起吃杯茶。”说完就让娟儿去端新茶。

  鸳鸯笑道:“那我就先谢三爷,这杯茶我先留着,我过来是传口信的,老太太让我请三爷去荣庆堂说话。”

  贾琮好奇问道:“老太太可是要说什么事情?”

  鸳鸯回道:“倒是没说什么事,史家保龄侯夫人来看老太太,如今正在堂上坐着,老太太便让请三爷过去说话。”

  黛玉听了这话,心中一动,问道:“湘云妹妹可一起来了?”

  鸳鸯回道:“史大姑娘这次没来。

  旁人都没在意黛玉的问话,毕竟湘云在贾家常来常往,都是寻常之事。

  唯独宝钗听了黛玉的话,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

  贾琮心中微微一动,感觉到黛玉问得有些奇怪,不是问的话,而是问得语气,似乎有种隐隐的担心。

  不过老太太让过去,毕竟是自己祖母,并没有推脱的理由,于是便跟了鸳鸯往西府去。

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

  神京,宏德门,旭日东升。

  三辆马车首尾相接,在七八个骑士的拱卫下,马蹄急促,车轮滚滚,穿过城门,跟随着人流汇入神京城。

  车厢中甄芳青神情憔悴,她终究只是弱质女流,数日长途加速奔波,身体已经疲倦不堪。

  甄芳青掀开一半车帘,望着繁华喧闹的神京城,数月之前她曾来过朝拜甄老太妃,那时老太妃还身子硬朗,一切安好。

  只不过数月时间,形势陡转,老太妃竟然病入膏肓,危在旦夕。

  自己不仅将失去一个爱护自己的长辈,甄家亦将失去最大的依靠,整个家族将面临叵测的风险。

  她又突然想到,按时间计算,贾琮应该已回到神京。

  当日两人金陵兴隆坊初见,贾琮就让她难忘,而家中大伯筹谋甄贾两门结亲之事,挑起她心中情丝。

  后来,贾琮借着致悼甄世文,特地上门向她示警,更让甄芳青心中柔情百转。

  本想着由甄老太妃周旋赐婚,自己和他能一双两好,此事在她心中盘旋难去,期盼思慕之意,与日俱增。

  可万万没想到,突然就传来老太妃病危的消息。

  如老太妃一旦不幸,赐婚之事便再也无从说起,俗话说人走茶凉,到了那时,神京贾家哪里还会稀罕和甄家结亲。

  以贾琮如此卓绝的人物,满神京如此多的勋贵名门之女,哪个他又娶不到,哪里还会记得有自己这个人。

  甄芳青想到这些,银牙微咬,心中酸痛难忍,眼角沁出泪水。

  丫鬟蓓儿神色担忧,说道:“姑娘,现在已进城了,入宫勘和传信还要些时候,不如你先小睡片刻,这一路都没安稳歇过。”

  她并没有听丫鬟蓓儿的劝说,说道:“如今哪里还睡得着,只有尽快见到老太妃才安心。”

  马车转了一个弯道,甄芳青让一个护卫去北静王府报信,自己坐着马车直奔午门。

  ……

  就在甄家车队进入宏德门不久,另有两辆其貌不扬的马车,也从宏德门进入神京。

  头前一辆载客,后面那辆装满了堆叠的麻袋,散发着一股浓重的草药味道。

  当它们穿过城门后,走了半盏茶的功夫,两辆马车便在路口分开,头前那辆马车直奔安奉坊。

  安奉坊聚集很多神京的瓦肆、酒馆、花楼,这里日常人群繁杂,日夜喧嚣,品流混乱。

  马车驶入坊中一条青砖铺地的街巷,在街边一座不起眼的小酒楼前停下。

  马车车帘掀开,走下一个身穿青袍的男子,中等身材,腰背挺直,目光有神。

  他快步上了酒楼二层一个雅间,里面已坐了个相貌清正的男人。

  那人见青袍男子进来坐下,便问道:“赵掌柜这一路可算安稳?”

  那身穿青袍的赵掌柜回道:“工坊出事,但没有牵扯到卑职,所以这一路并无任何异样。”

  那男人又问道:“金陵那边除了甄世文,其他的首尾是否都收拾干净?”

  赵掌柜回道:“刘大人离开金陵前,有关碍的人都已处理掉,金陵那边再没人知道工坊的来源。

首节 上一节 399/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