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13节

  她自小跟着妙玉读书写字,和妙玉有半师之份,情义自比旁人更加亲密特别。

  妙玉脸色温和,说道:“如今我们都在神京,就如同当初同在姑苏,也无分别,有暇记得来牟尼院,我请你吃茶。”

  贾琮等送走妙玉,姊妹们先去了迎春那里闲坐,邢岫烟却说另有事情。

  贾琮心中好奇,便跟上去叫住她。

  见邢岫烟小脸红扑扑的,秀丽之中平添娇丽,似乎刚才赶来送妙玉,走得急切,依旧气息不稳。

  贾琮好奇问道:“岫烟,刚才赶得这么急,是去忙什么事了吗?”

  邢岫烟说道:“今天姑母心情不好,我娘让我去东路院,陪姑母说话。

  我估摸着时间,妙玉姐姐要走,才中途出来相送,我娘还在那边等着,这会子还得回去呢。”

  贾琮好奇问道:“大太太怎么就心情不好了?”

  邢岫烟回道:“听我娘说,大老爷在崇清坊买了宅子,在杏香楼赎身了一个红歌伎,要收做……收做外室,花了许多银子,姑母很生气。”

  邢岫烟毕竟是豆蔻之龄的姑娘家,说到买红歌伎做外室,也知道是羞耻之事,言辞躲闪尴尬,小脸一片通红。

  贾琮听了这话,眉头一皱,他自小就听多了贾赦的荒唐事,心中虽厌恶,却也不意外,这人本来就是这样。

  只是崇清坊离居得德坊不远,算是城中喧闹之地,那里的宅子可不便宜,贾赦手中居然还这么宽裕?

  自从朝廷实行新政,缩减官绅免税田,摊丁按田赋税,荣国府每年夏冬两季的赋税银子,比往年多了三四成。

  荣国府公中银库已不像往年丰裕,如果王熙凤不是得了贾母首肯,裁剪了府上许多奴婢人口,节省了一批月钱和吃穿耗费。

  又将往年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捐了,只怕荣国府公中银流,早就入不敷出,没几年就要吃干流尽。

  在这种情形下,荣国府公中每月发派到东路院的银子,比往年缩减了许多,已由不得贾赦像以往这样奢靡。

  贾琮多少知道些行情,崇清坊的宅子加红歌伎的赎身钱,只怕要四五千两银子。

  贾琮让江流暗中查探过那家宏椿皮货店,那只是家生意寻常的店铺,和秀娘香铺这种银流旺铺,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这几个月时间,不知是何缘故,宏椿皮货生意十分清淡。

  正常情况下,贾赦很难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大肆置办宅院外室……。

  自从收到金陵的飞羽传书,贾琮便知贾赦盗运火枪之事,已累如危卵,事发已在眉睫。

  这当口他手头突然有了大笔银子,不得不让贾琮有些生疑。

  ……

  邢岫烟见自己说了原由,自己这表哥也不说话,一副若有所思,她便耐心等在身边,一双水润妙目静静望着他。

  邢岫烟入府之后,便住在迎春院里,日常都是和黛玉、探春、惜春等姊妹作伴,即便贾琮来了,也说不上几句话。

  像这样和贾琮单独相处的机会很少,她见贾琮在那发愣,心中也不在意,她心性恬淡,觉得这样陪着他发呆,好似也不错。

  贾琮回过神,见邢岫烟依旧亭亭玉立站在一边,默不作声。

  微笑说道:“大老爷和大太太的事,旁人插不上手,干嘛让你个姑娘家去陪话,以后我们不去,问起就推我到身上。”

  邢岫烟有些期期艾艾问道:“我该怎么推到表哥身上呢?”

  贾琮略微一想,说道:“东路院那边纠葛多,多有不善,我可舍不得你这样的姑娘卷进去。

  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要是不想去,就说我找你有事,你走不开,话头随你说,自然就没人来打扰。”

  邢夫人将侄女许配自己,贾琮不用猜都知道,邢夫人对自己可没什么好心,更不是为了邢岫烟的终身着想,多半又是贪鄙爱财的性子在作祟。

  贾琮对邢岫烟淡泊自醒的性情,一向很是欣赏,自然不想自己这表妹,凭白掉进邢夫人彀中,总要看护着些。

  如今两府都传开,邢岫烟将来要入贾琮的房头,旁人知道贾琮正找她,即便邢夫人也会有些顾忌,少了许多牵扯算计。

  秋阳轻风之中,邢岫烟还愣愣站着,看着贾琮离去的背影,肩削背挺,恍如玉树,步履之间,衣袂飞卷。

  她俏脸慢慢羞红,心中只是断章取义,来回翻卷贾琮无意间那句话:我可舍不得你……。

  ……

  大周宫城,乾阳宫。

  神京秋色渐浓,宽大殿堂透着一股清寒,此刻殿堂之中除了皇帝,还有个衣裳朴素的男子,跪着地上一言不发。

  嘉昭帝目光炯炯,端详御案上一张草图,那图上线条往来繁复,画了一支架构精巧的火枪。

  这正是前几日,贾琮确定贾赦涉及火枪偷运之后,定下另辟蹊径保身之法,带到火器司工坊的那张后膛枪概念草图。

  嘉昭帝对跪着那人问道:“钱槐,这张便是贾琮画的后膛枪图纸?”

  钱槐回道:”正是贾监正所绘,前几日贾监正带此图入工坊,向刘副监和几位主要工匠,详细解说此图,小人正好在场。

  因为工坊守护森严,小人一时出不得工坊,得了中车司的协助,才能将此图复制带出,呈览皇上。

  嘉昭帝问道:“朕观图中后膛枪机构极其繁复,是否真的能够造出,它的威力与改进型鲁密铳相比,到底如何?”

  钱槐回道:“启奏圣上,这几日我们已仔细参详过草图,这种后膛枪和眼下使用的前膛装填火枪,构造大不相同,其各处构造精巧绝伦。

  营造难度极大,该枪磨具构件,还有特制的枪弹,按眼下工坊营造技艺,最快要一年时间,才能造成验品。

  之后要经过许多试射矫正,反复揣摩调整。

  依小人的估计,需要一年半时间,才能真正定型锻造,这其中贾监正的指正品评,必不可少。

  这种后膛枪一旦制成,其射距、杀力、精准等特性,是如今的前膛装填火枪,完全无法可比的。

  此枪如能造成,我大周火枪之威力,必定使西夷各国难以望其项背。

  小人在工部多年,半生沉浸锻造之术,自以为见多识广,但遇到贾监正这样的奇才,才知天外有天。

  贾监正奇思妙想,匪夷所思,实有鬼斧神工之能。”

  嘉昭帝喃喃自语:“这后膛枪如真有这般威力,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不短的,但能造出此枪也是一桩盛事!

  好一个贾琮,这些奇思妙想,真不知他是从那里来的,难道真是生而宿慧……。”

  嘉昭帝说道:“钱槐,你退下吧,在火器司好好任事,朕不会亏待你的!”

  钱槐谢恩退下之后,嘉昭帝望着手中繁复精美的草图,思绪难以平静。

  他想到贾琮首倡火器以来,不知做出多少惊艳之举,火枪三连军阵、改进型鲁密铳、特种瓷雷、新型红衣大炮。

  他还依靠这些火器,在金陵数次平乱缉凶,在辽东一举平定女真之患……。

  他如今不过将临舞象之年,已有诸多峥嵘之举,假以时日,必定会成为自己开疆拓土,威孚天下的利刃!

  嘉昭帝看着手中的后膛枪草图,心中思绪翻滚,想起贾琮以往研制锻造新式火器,给他带来的种种震撼。

  他充分相信只要这种后膛枪定型锻造,大周的军力必定会跨上新的台阶……。

  ……

  正当嘉昭帝心中豪情涌动,突然见郭霖快步走入大殿。

  “启奏圣上,清和宫传出消息,今日午后,上皇入太妃寝堂探望,太妃将所有人遣出寝堂,单独与上皇闭门说话……。”

  嘉昭帝眉头一皱,双目精光闪动,幽幽问道:“可知,父皇和太妃说了什么?”

  郭霖回道:“启禀圣上,当时甄芳青和欧阳公公守在门外,中车司眼线根本无法靠近,所以并不知上皇和太妃谈话的内容。

  只是过去没多久,上皇便传欧阳公公入堂,让他传旨礼部,拟定赐婚诏书,赐婚贾琮和甄芳青,选定吉日,宣诏甄贾两家。”

  嘉昭帝一听这话,眼中厉芒爆闪,霍然从龙椅上站起,声音低沉尖锐:“你说什么!”

  大殿中凭空生出沉重威压,让郭霖下意识的退后一步,将刚才的话,恭恭敬敬又说了一遍。

  嘉昭帝神色阴郁不定,他望着御案上那张精巧绝伦的后膛枪草图,右手不知觉紧握成拳,有些不可察觉的颤抖。

  此刻,他心中满是愤懑失落,父皇终于还是为贾琮赐婚!

  父皇不是不知道,自己将贾琮从四王八公中剥离,予以何等重用。

  父皇心中难道丝毫不会顾忌,自己这个皇帝的立场和体面?

  自己自从登基以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日日勤政不息,将祖宗留下的江山,治理得蒸蒸日上!

  四十未半,就已两鬓苍苍……。

  历代先祖君王,除了太祖鼎定河山之功,难以望其项背,其余先辈之中,自己又差于那个。

  难道自己所做一切,还不足以让父皇看到,在他诸子之中,谁才最具治世之才!谁才最配继承皇统!谁才能做威服天下的王!

  贾琮只要娶了甄芳青,养育子嗣,就会和太上皇和四王八公,重新联结上血脉纽带。

  自己原先费心谋算,屡次拔擢,让他生隙本家,出府立居,封以厚爵,这一切只怕都要空掷了。

  嘉昭帝望着御案上的后膛枪草图,不断扪心自问,到了那个光景,他是否还能毫无顾忌的重用贾琮!

  但是,国朝以孝治天下,这是颠破不变的至理,太上皇和甄老太妃,都是嘉昭帝需施于孝道之人。

  他们要给一个后辈臣子赐婚,乃是堂而皇之的喜兆,并没有半点指谪之处,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能有什么理由反驳。

  如果自己悍然反对赐婚,只怕会引起朝野轰然非议,千秋史笔,必定留下自己悖逆不孝的令名。

  但是贾琮不仅文武双得,在火器之术上的卓然独异,可算独步天下,可辅大业,可铸国威……。

  这样的人物,难道要因为一桩赐婚,泥沙俱下,清浊混同。

  他想到这些,只觉心中逆气冲盈,生出一股浓浓的不甘。

  嘉昭帝心绪失落的问道:“父皇定下何日赐婚?”

  郭霖回道:“上皇让欧阳公公传旨礼部,又传了钦天监官员,定下后日巳时六刻,为赐婚吉日佳时。

  如今已经下诏内务府,限期明日日落前,完成采办赐婚所用的宫庆喜礼。”

  嘉昭帝听了,微微皱眉,说道:“宫中赐婚,礼数繁杂,为何操办如此紧急?”

  郭霖声音微微低沉,说道:“奴才已收到消息,老太妃已数次昏厥,病况已十分危急,只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第472章 问吉迎婚诏

  神京,宏平街,宏椿皮货店。

  二楼的雅室中,贾赦衣裳华贵,双目虚浮,脸色有些青白,但是神情却颇有喜色。

  坐在他右首一人,衣著清贵,中等身材,腰背挺直,目光有神,神色精细,正是大同孙家管事陈永川。

  “老大人,在下得知明日是你纳美之喜,特地送上一些薄礼道贺。

  这里有十匹上等苏缎,上等狐裘熊裘各一件,还有五百两礼金,一坛辽东极品宝酒,望老大人不嫌浅陋,不成敬意。“”

首节 上一节 41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