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93节
时间一久,金陵人就习惯把这条街巷叫做大油坊巷。
十几年前王家油坊行的老板,被查出有莫逆之举,且与隐门余孽有勾结。
当时,嘉昭帝正临危之际登上皇位,为稳定朝局,对所有叛逆行径严厉镇压,王家油坊行上下五十七口,一夜之间都被斩首示众。
王家油坊行虽然永远消失了,但是这巷子的名称却留了下来,因为金陵城士民百姓早就叫习惯了,官府也懒得去在意这些小事。
一辆普通的马车驶入大油坊巷,并停在路边。
车厢里香菱透过车帘,指着对街的一户人家说道:“少爷,从对过往里数第三家的黑漆大门,就是周老板的家。”
其实宁王处置东瀛商船争贡大案,缉捕杀人掠货的东瀛浪人,这些都不在贾琮的职责范围,和他并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香菱意外知道的信息,还有拐子董老二的身份,明显就是解决这些事情的重要线索。
那些东瀛浪人在大周的土地上肆无忌惮,杀害大周官兵,甚至屠杀十多户无辜的平民。
在无意中得知重要信息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有基本良知和血性的人,贾琮无法心安理得的置身事外。
不然刚才在宁王的行在,他就会对此事只字不提。
但他会带香菱来认路,不代表他没意识到此事隐含的风险。
贾琮对香菱微笑道:“你就呆在车里不动,记住不要露脸!”
贾琮下车对等在车外的杨宏斌说明了位置。
一个金陵锦衣卫千户所的百户,带着十几个锦衣卫冲进了那扇黑漆大门。
街角处一个刚要过来的人影,正好看到眼前这一幕,吓得一下子缩回了身子。
这人四十多岁年纪,枯瘦身材,灰棕色脸皮,小眼睛,憋嘴巴,却长了个鹰钩鼻子。
……
金陵宁王行在。
杨宏斌正对宁王禀报,今日协同金陵锦衣卫千户所,一起去大油坊巷缉捕嫌犯的一应事宜。
“王爷,我们根据奉议郎提供的地址,在大油坊巷找到了那位姓周的洋货商的住处。
只是我们赶到时,那姓周的洋货商没在家中,倒是扑了空。
在他家中搜出另外几匹倭缎,还有其它总计四千多贯的东瀛洋货,甚至还二十只鲁密铳和部分弹丸火药。
鲁密统是朝廷严令禁止民间流通的火器,私自收藏要以莫逆论处,这姓周的居然收藏了二十只鲁密统,此人绝不是什么善类。
而且这次发现的倭缎和其它洋货,与东瀛商船货物清单校对,其品类、数量、标识等特征,确定属于那二十万贯洋货中的一部分。
我们问过周围的邻居,说这家主人名叫周素卿,是个专门做洋货生意的商人,还做过东瀛商船的通译。
据说此人在东瀛长居多年,最熟悉东瀛风土人情,与许多东瀛海商来往密切。
由此推断,这人定是帮那些东瀛浪人,销赃二十万贯东瀛洋货的关键人物。
只要抓到此人,顺藤摸瓜,那二十万贯东瀛洋货,还有那些作乱的东瀛浪人,必定可以人赃并获!”
宁王自从来到金陵后,锦衣卫将市舶司镇守太监汪恩入狱,这件大案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再无一丝进展。
那些杀人掠货的东瀛浪人至今逍遥法外。
如今东瀛浪人残杀金陵官民,经过数十天时间,已传扬天下。
引起朝野内外轩然大波,金陵各有司衙门护民不力,以至东瀛浪人嚣张逞凶,肆虐金陵。
都察院江南道御史的弹劾奏章如雪片飞舞。
这些日子宁王表面一副从容淡定,其实内里却是一筹莫展,他知道父皇已派了中车司密探下江南。
自己这边署理案件的一举一动,只怕用不了三日就能被中车司飞鸽传书至神京。
他受父皇之命至金陵全权署理此案,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如果这事办砸了,丢脸事小,失了父皇的圣眷事就大了……。
没想到就因为贾琮提供的些许线索,就此将这件棘手的大案打开了缺口。
这少年不仅有些运道,心思绵密,敏慧应变,也是非同凡俗,如今事情发展,和他当日设想几乎无二致。
怪不得连父皇对他都颇有些不同,的确是个人物。
永宁王精神振奋:“马上将这周素卿的样子画影图形,知会应天府贾雨村、金陵锦衣卫千户冯丰年,让他们调配人手大索全城。
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周素卿给我找到!“
……
丰乐坊是金陵城东的一个坊区。
这里不像兴隆坊那样显贵,坐落的都是大周贵勋王公的老宅。
这几年的丰乐坊,渐成为金陵留都各部中小官吏的聚集之所。
这里虽少有庭院深沉的豪奢巨宅,但那些新建的三四进中等宅院,却也精致美观,别具一格。
这几年金陵开埠通洋,很多陪都留守六部的中小官吏,多少都搭上了通洋商贸的路子,不少人还赚到不菲的身家。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也是大周官场司空见惯的事。
那几个俸禄只能保证衣食,当官的谁也不是苦行僧,有赚银子的路子,谁不想过富余的日子,让家人也跟着享些清福。
所以只要不滥用公职,徇私枉法,自己又不太张扬,让家人出面发点洋财,谁也不会说些什么。
丰乐坊最近几年新建的那些中等宅院,都是因此而来的。
当初嘉昭帝开放海疆,与远海白夷通商,繁盛海贸,引富于民。
这里的民,自然也包括官员的家人亲眷。
所以与神京朝堂上那些一身朱紫,位高爵显,以维护祖制为己任的高官相比,江南各州的官吏,对开海商贸都是拍手称快。
此刻,丰乐坊一座不起眼的三进宅院里,一间摆满书籍古玩,缭绕清逸古雅气息的书房中。
一位气度俨然的中年人正端坐喝茶,他身前站着个神态恭谨,垂手而立的青年人,中等身材,相貌普通,左手的小指还缺了半截。
“大人,我们的人在宁王行在,得到消息后,立即通知了周素卿,杨宏斌赶到之前,周素卿就及时走脱了。”
“只是,事情仓促,周素卿那里的四千多贯洋货,没来得及处理,都已落在了杨宏斌的手中。”
那中年人把将茶盅放下,说道:“周素卿为人小心谨慎,平时与他有接触只有少数盘货的洋商。
而且周素卿知道我们的规矩,他出货的洋商都是筛选过的,一不能是大洋商,二不能与官府中人有关联。
三是家人亲眷必须都在金陵定居,只有这样的洋商才更便于我们控制,且周素卿还有中人与这些洋商接洽,这中间又隔了一层,
所以被这些洋商泄露行踪的可能性极低。”
又问道:“有查到是何人举报的他?”
那青年答道:“我们在周素卿住所附近埋有暗桩,带杨宏斌来抓人的家伙叫贾琮,八品奉议郎,此次奉皇命至大慈恩寺抄经。”
那中年人眉头一皱:“怎么是这个人,他与此事毫无关联,又是如何知道周素卿的落脚点的?”
那青年回道:“目前还不得而知,这人好像是突然冒出来一样。”
中年人思索道:“汪恩被抓,因他是从四品镇守太监,又与宫中有些牵连,锦衣卫并未对他用大刑。
当初他们关注的只是汪恩受贿之事,以及向他行贿之人,那时还没人知道周素卿的存在。
自然不会有人去问汪恩此事,汪恩也没傻到主动去说。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杨宏斌精于断案刑狱,绝不会放过一丝可能,万一想到去向汪恩讯问周素卿此人,那纸就包不住火了。
周素卿做过东瀛商船通译,汪恩可是认识他的,甚至隐约知道他和我们的关联,汪恩如果想脱罪而说出此事,那就棘手了。“
中年人又将茶盅端起:“防患于未然,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那青年人眼中精光闪烁:“大人放心,我一定办好此事。”
“还有那些东瀛浪人都安置好了吗?”
“大人放心,这些人都妥当安置了,至少月余之内,绝不会让人发现。”
“这些人骁勇好杀,和我们做了几年生意,知道不少事,如今软硬都不行,只能先稳着。”
“另外派人盯着那个贾琮,一旦有异动,立刻报给我知道。”
目前没推荐裸奔中,求推荐和月票,可以挤一挤榜单,各位兄弟手中有票的帮忙砸一波,感谢了!
第138章 暴毙的嫌犯
贾琮带着香菱回了兴隆坊老宅。
他一个人坐在书房中,想起这些日子遇到的人和事。
董老二、周老板、岩手山水玉方瓶、香菱的那件抹额。
这些看起来似乎寻常的人和物,背后竟隐藏着偌大的内幕。
他们都和那失踪的二十万贯东瀛洋货密切相关,而这一切的背后,又关联到那些袭杀卫所官兵、屠戮无辜百姓的东瀛浪人。
原来他以为神京的水太深,想到来金陵抄抄经文,可以享受一下耳根清净的闲散时光。
当初贾雨村说那些东瀛浪人将二十万贯洋货劫走,他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如今看来,金陵的水并没比神京浅多少,甚至这水可能还是黑的。
这时,香菱见他发愣,倒了一杯茶给他:“少爷,你在想什么,今天你带了官兵去抓人,那个周老板是坏人吗?”
贾琮见她秀眉弯弯,雪肤如玉,水润清亮的明眸望着自己,带着一丝迷惑的神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
“嗯,他和那些作乱的东瀛浪人有勾结,不过你已经离了那董老二,以后有我护着伱,什么都不用担心。”
想到董老二背后,居然还担着这么大的关联,香菱以前呆在那样的人身边,那董老二又整日想着卖她赚钱。
在那样的环境中,其中隐含的危险,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可怕,好在现在香菱已被自己拉出了火坑。
原来的红楼中,香菱本是富裕乡绅家的千金,却因被拐子拐走,最后沦为薛蟠那样纨绔恶徒的小妾。
最后还被薛蟠和夏金桂凌辱虐待至死,是红楼中身世最为凄惨可怜的女子。
自己既然与她有这样的相遇和缘分,定要竭尽所能,给她这一世的安乐喜悦的。
……
第二天一早,贾琮返回栖霞山,这次跟着的不是香菱,却是晴雯。
上次香菱跟着贾琮去栖霞山,把晴雯羡慕的不行,这次回来央了贾琮,让他带自己也去外面见见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