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243节

  “查账!”

  钱琛懒得听他狡辩。

  害怕这胖子出门被人打,朱铭派来张镗和李宝跟随。他们带着二十多个乡兵,一窝蜂冲进收费站,勒令所有税吏不得随意走动。

  钱琛找出一个账簿,没有丝毫漏洞,果然只对镇上的店铺收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旬阳县的官吏,并不公然违抗知州的命令,至少表面功夫他们是做足了的。

  钱琛让税吏打开库房,看着满满两箱子铜钱,还有不少草药、皮货等实物,顿时冷笑道:“就草市二十几家店铺,你们能征到这么多课税?糊弄鬼呢!搜,挖地三尺也要搜出来,肯定还有一套私账!”

  搜了好半天私账也找不出来。

  张镗提醒道:“可以搜一搜那些商船。”

  钱琛眼睛一亮,立即下令:“去搜检商船看是否有运茶的船只。”

  不多时,乡兵回来报告:“有两艘运茶船,船上都是今年的腊茶和早春茶。”

  “把船主带过来!”钱琛说道。

  船主是个中年茶商,见到钱琛连忙作揖拜倒。

  钱琛问道:“你可被拦截收税?”

  茶商不敢乱说,害怕被官吏报复:“此地并无课税。”

  钱琛笑问:“伱是哪里的商人?”

  茶商回答说:“草民来自光化军,有茶引的。”

  钱琛说道:“既是外地商贾,想来不知本州太守,正在清查私栏课税。蔡相三易茶法,商人执引贩茶,所过州县,若被地方拦截课税。阻拦一日,杖六十;阻拦二日,加二等。阻拦三日,徒刑一年。阻拦六日,徒刑两年。私自课税的吏员,停职永不叙用。若有受财者,以自盗论赃处置,吏员刺配千里!你身为茶商,如果隐瞒不报,可一并论罪!”

  以上处罚内容,是蔡京亲自制定的。

  川峡、广南诸路,依旧在用茶马法。其余各路,则用茶引法。

  十年之间,蔡京修改了三次茶引法,不断填补各种漏洞。为了防止地方乱收茶税,耽误中央敛财,刑法定得极重。

  茶商惊疑不定,看看钱琛,又看看税吏,不知该如何是好。

  钱琛恐吓道:“连人带船,都扣押起来。若是查清楚有税吏私下受财,税吏连同商贾一起刺配千里。蔡相定下的法令,那是极好的,地方官员应当严格执行。”

  “官人饶命!”茶商吓得噗通跪下。

  他只是来收购茶叶运到外地而已,额外交税属于迫不得已,若被流放千里纯属飞来横祸。

  茶商一跪,税吏们脸色剧变。

  钱琛又说:“若有检举之人,可以免罪。”

  “俺要检举!”

  “俺也要检举!”

  税吏当中的小喽啰纷纷叫嚷起来。他们只跟着喝点汤,为了那几个小钱,被流放千里就太扯淡了。

  几分钟之后,一套乱收税的私账,就从墙壁夹缝中被找出来。

  钱琛把账簿扣下,对吏首说:“你带人回去,跟洵阳县的官吏讲明。此次初犯,可以饶恕,若是再犯,新账旧账一起算!便连县令,也会被弹劾。嘿嘿,你们可是犯了蔡相的法令。”

  设置栏头,在市镇收税是可以的,但征收对象只能是店铺趁机拦截过往商旅就不行。

  栏头当然会保留,但税吏用不着那么多,县衙官员自己裁撤去。

  “税款查封,全部带走!”钱琛又下达命令。

  人可以放,钱必须留下。

  蔡京的茶引法虽然规定严格,但越偏远的地方,乱收茶税的现象就越严重。

  就拿川峡四路来说,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实行茶马法,而夔州路则实行茶引法。

  夔州路地形复杂,又穷又偏,还属于川峡四路当中的特例。于是地方官员就开始乱来,私自征收茶叶过路费,一船茶叶从夔州路运出去,税费已经是茶价的好几倍,几年时间就摧毁当地的种茶业,能活下来的茶园主全在搞走私。

  钱琛又对那茶商说:“回去告诉光化军的茶商,金州以后不会再私栏课茶,让他们放放心心来金州做生意。若遇私栏,可去金州衙门告状!”

  “是!”茶商惊疑不定,对此半信半疑。

  如果是真的,自然极好,他们今后能赚更多钱。

  这边还没处置完,一艘官船就驶来了。

  被打了屁股的左知客梅堪,带着几个衙前吏押船,杨朴坐在船上看守钱财。

  “钱别驾,太守有新的差遣。”梅堪递过来一封信。

  钱琛读完信件,感动莫名:“太守何其信任我也!”

  从衡口务查抄的金子,从市易务查抄的铜钱,一大半都交给钱琛,让他带去南方预购粮食。

  这是个苦差事,须得长途奔波,钱琛却特别满足,他认为这是一种信任。

  巡视五县的差事,移交给梅堪负责,李宝跟在旁边监督。这也是对梅堪的一种考验,此人属于衙前吏之首,办事妥帖可以重用。办事不利就直接撸了,让王甲来接任他的职务。

  翌日,钱琛换船出发。张镗率领乡兵随行,保护购粮款不被劫掠。

  这二十多个乡兵,都是王甲推荐的,有些甚至还当过土匪。金州兵杖库的弓箭已不堪用,他们全部配备山中猎户的猎弓。

  那是一种自制的竹木复合弓,没有牛角,弓胶用动物皮熬制,野生动物的筋代替牛筋,有效射程还不足二十米。而且使用时间不长,往往一两年就会开裂。

  但是,对付贼寇够用了!

  官船行驶到半路,大概位于后世白河县东部。北宋时期,这里是金州和均州的交界地带,四面八方皆为大山,官府的管控力极为薄弱。

  趁着他们傍晚靠岸的时候,忽地从汉江支流杀出十多条小船。

  官船往往意味着有财货,而且还只有一艘独行,不被贼寇盯上才怪了。

  “乡兵就位!”张镗大吼。

  钱琛吓得直哆嗦,却大着胆子出来:“张贤弟可守得住?”

  张镗说道:“别驾请进仓稍待。”

  钱琛连忙又跑回去,他留在外面纯属捣乱,厮杀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最好。

  张镗的战阵本事不行,单挑技能却颇为逆天,而且还懂得指挥战斗。

  他让船工立即驶离岸边,又把二十多个乡兵,两人一组分在各处,传令道:“太远了不要射箭,放近了再射。”

  官船体型大,小船速度快。

  十多艘贼寇的小船,飞快绕来打算包围官船。

  朱铭的望远镜,此刻就在张镗身上。

  他通过望远镜观察敌情,仔细寻找发号施令的贼寇。很快就确认目标,有个贼寇半蹲在船头,右手提着一把手刀,左手做出各种动作,嘴里还含着一支竹哨。

  只见贼首绕向官船侧面,张镗也跟着跑过去,取出弓箭打算射杀——他手里的可不是猎弓,而是从濮州带来的桦木弓。

  “吁!!!”

  竹哨吹响,贼寇朝官船抛掷钩索,甚至射出没啥威力的箭矢。

  乡兵们居高临下,等着贼船靠近,也用猎弓进行还击。

  “嗖!”

  张镗弯弓搭箭,对准贼首,一箭射翻。

  不足十米的距离,为了保险起见,张镗还是射向贼首胸膛,哪有射不中的道理?

  “贼首死了!”

  张镗大喊。

  贼寇那边却是大惊失色,护着生死不明的贼首划船撤退。“主力战舰”撤退,其他贼船也跟着撤,只在汉江之中,留下几具浮浮沉沉的尸体。

  得到消息,钱琛再度出来,尤有余悸道:“有惊无险,有惊无险,幸亏有张贤弟护送。”

  张镗笑道:“几个蟊贼而已,比濮州盗贼差远了。”

  钱琛叹息:“这金州与均州穷困,世道不安,山中盗贼愈发多起来。”

  前面重新寻个地方靠岸,歇息一夜继续出发。

  过郧乡县(郧县)、武当县,便进入光化军地界,这里终于不再有盗贼。

  石元公便在武当县逗留,这里是均州的州城。他带着大量冶铁户,等待官船和商船,一起前往金州,免得半路被土匪给抢了。

第244章 【忽悠老年人】

  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

  襄阳是京西南路的首府,这里的春旱不严重,距离金州又比较近,属于非常合适的购粮地。

  钱琛打算试试,于是停下来,不再往前走。

  在襄阳打听两日,钱琛便去拜访本地的大粮商。

  走在半路上,张镗问出心中疑惑:“昨日探听所得,襄阳附近最大的粮商乃皮氏,为何别驾今天却去拜访魏氏?”

  钱琛解释道:“天下粮商有三,一曰坐,二曰行,三曰牙。”

  “皮氏乃行商。他们运粮去外地售卖,自不可能空船而归,还要购买其他货物。他们走一趟生意,要做两趟买卖,并不单靠粮食赚钱。外地越有大灾,他们越是高兴。今年北方必然缺粮,太守都看得出来,那些粮商会不知道吗?”

  “魏氏却属牙商。他们去乡下收粮,囤积在仓中,等着外地商贾来收购。虽然今年也会涨价,但肯定不如行商涨得那么凶。而且,牙商往往还是坐商,必然在本地实力最强,下乡收粮数额是最稳定的。”

  张镗心服口服道:“不料商贾之事,也有这许多门道,难怪相公托钱别驾主持买粮。”

  魏氏不住在襄阳,而在襄阳西北十余里的邓城,即关羽水淹七军的地方。

  官船还在襄阳停靠着,钱琛、张镗带着几人,当天便坐车来到邓城。

  于客栈住下,从伙计那里打听到消息,方知魏氏在郊外有庄园,在城内也有建有豪宅。其生意负责人住在城内,魏氏的族长却住在郊外。

  张镗问道:“别驾欲往郊外,拜见那魏氏族长?”

  “然也,”钱琛笑道,“去城内拜访,只能在商言商,价钱压不下来。去郊外拜访,却可以谈别的。我的学问不好,太守却颇有才名,或许那魏氏族长会给些面子。”

  当晚,钱琛让伙计端来热水泡脚,趁机问道:“魏家的溪上先生,可知其为人如何?”

  伙计笑着说:“为老不尊,爱捉弄人。他看不惯的,便动辄打骂,前两年还用拐杖殴打县令,县令只能抱着脑袋躲闪。四里八乡的士绅,也多遭其打骂,谁见了他都绕着走。”

首节 上一节 243/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