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327节

  王甲却说:“管他尽不尽,没有朱太守,俺还在看大门,哪有今日风光?更何况,天下民乱四起,就这金州也盗贼频发。当官的还在征税敛财,指不定哪天就有人造反。横竖是造反,朱太守造反咱们还没事。别个造反,杀进城来,你我都要被割脑袋。”

  他们两个,都是州衙的高级吏员,并不直接参与征税。

  捞钱肯定也要捞,但主要赚孝敬银子,或者帮人办事拿好处费。

  他们其实挺讨厌横征暴敛的,因为不利于长久捞钱,指不定哪天就激起民乱。

  郭文仲也想过,设计诱杀朱国祥。

  但朱国祥已经很久没来金州,即便能把朱国祥杀了,朱铭起兵攻来怎办?到时候,参与之人必死无疑!

  郭文仲心存侥幸道:“或许这些都是揣测,铁帽村只在操练村勇而已。”

  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白家二郎。

  张广道练兵抽调太多村民,虽然早已改为五日一练,但白崇武身为西乡县押司,还是隐隐听到一些“谣言”。

  白崇武不敢置信,选择假装不知情,期望朱国祥只是练兵防备匪寇。

  都在当缩头乌龟,尽量往后拖,尽量往好处想。

  就如钟相在武陵县传教十多年,刚开始几年还算小心翼翼,渐渐就懒得再遮掩。

  而武陵县的官吏,全都装聋作哑,盼着钟相只为敛财,并不一定会聚众造反——他们若敢捅破窗户,就逼得钟相不反也得反!

第328章 【朱金州又回来了】

  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来了】

  襄阳。

  城内城外,人口激增。

  因为乡下日子不好过了,特别是家里的半大小子,虽然也能干农活,但发育年龄吃得真多。

  家里但凡不缺劳动力的,少年人就去城里讨生活。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没亲戚的结伴去打工,多半会变成乞丐或混混,又或者被人拉去当贼寇。

  京畿、京东、京西、淮东、淮西、河北、陕西……遍地贼寇!

  准确来说,全国都这鬼样子。

  比如岳飞,目前就在河北真定剿贼。

  童贯伐辽之初,让河北各州府征兵,招募敢战士以御辽。岳飞不但顺利入伍,还直接当上了小队长。

  这些敢战士还未开赴前线,本地贼寇就开始作乱,因为官府征税实在太狠。

  陶俊、贾进和两个贼头子,最初只是小打小闹,流窜洗劫乡下富户。却没成想,主动入伙者越来越多,旬月间就聚集数千人,多次击败官军,直奔府城而去。

  贼讯传来,无人敢战。

  岳飞主动请缨,全权负责行动。

  他先派人扮做商贾,故意让贼寇抓了从贼。

  接着,岳飞率领数十骑出城,攻打贼营佯装败逃,继而杀个回马枪。贼寇溃败逃回营寨,那些混入贼军的士兵,趁机从内部制造混乱。

  里应外合之下,岳飞生擒贼首陶俊、贾进和。

  这是岳武穆的第一战!

  襄阳周边,也贼寇众多,啸聚山林难以剿灭。

  张镗说道:“相公,一路恐怕多有危险,须得好生防备才行。”

  “不怕,我们去金州。”朱铭说道。

  “金州?”

  亲随和学生都很惊讶他们本以为朱铭要去东京叩阙。

  “前往金州,欲办要事。”朱铭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直奔襄阳城外的客栈。

  众人都穿着襕衫,这种衣服样式,如果严格按照礼制,只有进士、国子监生、太学生、州县官学生能穿。

  但管理得比较疏松,闲居或罢职的官员,甚至是普通胥吏,也喜欢把襕衫作为常服。

  客栈掌柜扫视一眼,态度比较恭敬,说道:“请给凭由。”

  估计是贼寇太多,住店变得更加严格,必须先进行身份登记。

  朱铭却说:“我来找人,梁异何在?”

  “原来是找梁官人,请稍等。”掌柜的立即叫来伙计。

  朱国祥的大弟子梁异,当初随朱铭离开东京,半路折道回洋州报信。前段时间,来襄阳客栈等待,已经等候一个多月,还给钱让客栈掌柜帮忙留意“贵客”。

  不多时,梁异带着一个随从下楼,见到朱铭立即作揖:“郎君安好。”

  朱铭拱手问道:“船备好了吗?”

  “已备好了,”梁异转身对掌柜说,“请结算房钱。”

  付清住宿费,梁异走出客栈,带着朱铭往码头行去。

  那里停靠着大明乡最大的船只,头尾长达28米,已经装好了一些货物。

  运货只是顺带的,为了掩人耳目。

  船上有村勇二十五人,虽然都没着甲,却个个携带弓箭。

  撑离河岸,升起船帆,还挂上大大的“大明号”旗帜。

  正是东南顺风,航行速度极快。

  过了武当,水匪开始变多。

  但那些水匪,见到“大明号”旗帜,都不敢前来劫掠。

  这是大明村走私船队,几年下来打出的威名,百人以内的水匪团伙,即便敢来抢劫也是送死。

  张镗和李宝愈发疑惑,开始私下讨论情况。

  “相公到底要作甚?神神秘秘,也不明说。”张镗一头雾水。

  李宝也想不明白:“船上有村勇押运货物,可能是在防备匪寇。但怎就这般巧合,刚好在襄阳碰上?”

  张镗说道:“必是等了相公许久,他们早知道相公要回去。”

  二人还是没往造反那方面想,因为太过惊世骇俗。

  李宝说道:“俺在岳州打听过,便连长江也生出水匪,各路漕船不派几百纲军押送,根本就不敢在长江上来往。好端端的大宋,怎就变得这般模样?”

  张镗毫无顾忌的说:“上有昏君奸臣,下有贪官污吏,如今世道民不聊生,怎不盗贼众多?”

  “都是伐辽害的!”李宝气得用拳头砸舱壁。

  张镗却摇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蔡京做宰相时,已将民力耗尽。否则王黼强征免夫钱,不可能搞得盗贼遍地。”

  这话倒是真的,蔡京不但把财政搞崩了,还把无数百姓逼到破产边缘。

  而王黼强征免夫钱,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有小商人、小地主,破家逃亡为盗,带着伙计和佃户去打家劫舍。

  盗贼变多,官府就得征讨。

  越是征讨贼寇,苛捐杂税就越重。

  已经出现恶性循环!

  就连官府转运财税,成本也大大增加,须得加倍派遣纲军押送。

  朱铭一路坐船回到金州城,金州五县的夏粮,至今还没有征齐,各县官吏正在催促。和籴钱、和买钱、免夫钱也有差额,官船以及征调的商船一直停靠在码头等待。

  “朱太守回来了,朱太守回来了!”

  下船没走多远,就有百姓认出朱铭,随即欢呼呐喊起来。

  这十年来,只有朱铭主持金州那两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最好。治安非常良好,物价相对稳定,苛捐杂税也征得最少。

  附近百姓纷纷簇拥而来,热情问候,挥手欢笑,就跟过年一样。

  学生们极为震撼,同时佩服不已,没想到朱铭有如此官声。

  朱铭问一个街边小贩:“今年粮价多少?”

  小贩愁苦叹息道:“唉,都吃不起饭了。太守在的时候,便遇到灾荒,白米都没涨到过1300文。今年夏粮丰收,麦子却1200文起价,官府强征粮食说要运出去。”

  “夏粮不是征收布匹吗?”朱铭问道。

  小贩说:“今年的夏粮,绢和布都不要,官府只收粮食。还没到秋收,金州到处是山,哪有恁多粮食上交?”

  另一个路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朱铭:“朱太守是不是回金州做官的?俺们都盼着太守回来。”

  “你们且安心,日子肯定会好过的。”朱铭安抚道。

  在城外跟百姓聊天就聊了半个时辰。

  汉江之上,梁异带着朱铭的信件,却是坐船直往大明村而去。

  在信里,朱铭和老爸约好了,这个月三十日,金州和洋州同时起兵。如果遇到意外,就提前发动!

  当朱铭进城的时候,更多百姓闻讯赶来。

  而且不知是谁传出谣言,说皇帝把朱铭调回来了,要重新在金州做知州。

  这真不是朱铭自导自演,它代表着百姓的一种愿望。所以很多人都信了纷纷奔走相告,就连士绅商贾都欣喜不已。

  还来了近百个金州士子,他们都听过朱铭讲学,是第一批学习《大学章句疏义》的读书人。

  “去年考上几个?”朱铭问道。

  士子戴承嗣摇头:“金州一个进士也没有,大宋开国至今,也不晓得哪个能破天荒。”

  朱铭可没教他们八股文,金州士子又底子太薄,非一朝一夕能够提升。

  去年的状元何涣,是前宰相何执中的孙子。

  榜眼叫王居正,太学生出身,还跟着陈东去击鼓叩阙。

  授官安仁县丞,王居正不接受。

  又改授荆州州学校长,王居正依旧拒绝。

  榜眼不接受官职,很快搞得宋徽宗都知道了。

  皇帝亲自下令,让王居正同时做大名府、镇江府的府学校长。身兼两府校长,这种任命前所未有,今后肯定升得更快。

首节 上一节 327/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