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28节

  等他们在陇西配合起兵,如果多占几座城池,肯定能直升校官,立功巨大说不定给个少将,摇身变成义军中的巨头之一。

  李彦仙说道:“到时候,俺会在陇西起兵,尽快拿下巩州(州治陇西)和秦州(州治天水)。只要大元帅派兵打下宝鸡,就能够连成一片,许多州县可传檄而定。”

  “边境之事,就交给少严了。”朱铭微笑道。

  不管是张广道还是李宝以及眼前这位李彦仙,但凡有本事的人,主观能动性都极强,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韩世忠也晓得自己该干啥,但现阶段多少有点官迷,而且过于迫不及待,打仗的时候喜欢弄险。等他的军职升上去了,才华也尽情展现了,应该就能恢复正常。

  朱铭把李彦仙、阎平安排妥当,便骑马溜达回宅邸。

  张锦屏说道:“新来的两位已经安顿好了,送亲的家属等着见你。”

  “辛苦娘子了,我这便过去。”朱铭微笑道。

  种彦岑和折知常正在客院喝茶,听闻朱铭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种彦岑作揖道:“种氏彦岑见过朱先生。”

  折知常却是说:“知常拜见大元帅!”

  种彦岑闻言侧目,居然称呼大元帅,这折家子是要留在四川做官吗?

  “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朱铭热情相待,对种彦岑说,“仲古(折彦质)目前驻军当阳,与钟相作战时已立功,跟随韩世忠攻占了枝江。伱们兄弟,可以在当阳叙叙旧。“

  种彦岑却说:“送亲完毕,在下便要回洛阳,兄长那里没必要见面。”

  这么不给面子,朱铭笑道:“随你。”

  折知常连忙说:“在下才疏学浅,只求跟在姐夫身边请教学问。”

  好家伙,连姐夫都喊上了。

  既然是小舅子,朱铭当然不会拒绝:“留在我账下做文书吧。”

  “多谢姐夫收留。”折知常喜道。

  接下来,折知常主动谈起道用之学,以请教为名展现自己的学识,而且表明自己认真修习过朱铭的学问。

  种彦岑尽量保持微笑,其实内心鄙视不已,折家真是太无耻了。大宋朝廷还在呢,皇帝没有赐婚,折家就悄悄把女儿送来,还特么捎带上一个儿子。

  纳妾不需要隆重仪式,妾室已经坐轿入门,分别再单独跟两位送亲者吃饭即可。

  既然种彦岑不给面子,朱铭再好的脾气也得表达不满。

  明明种妙蕴才是皇帝正式赐婚的,朱铭故意把种家女先晾着,当晚专门给折家女先摆入门酒。

  “唉,”种彦岑感觉有些后悔,叹息道,“俺不该拒绝去见兄长,姓朱的失了面子,今后肯定让七妹受气。”

  种妙蕴安慰道:“兄长不必介怀,事情已经这样了,只希望他是心胸宽广之辈,莫要跟我这妇人家计较。”

  种彦岑说:“祖父在东京提举道观,虽然领了研究火药的差事,但终归不再讨官家喜欢。这大宋朝廷,已到了风雨之秋,不知还能撑得几时。吾观四川治理得极好,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似有大兴之气象。假以时日,恐怕会取代大宋江山。”

  种妙蕴说道:“洛阳学者,对他父子多有微词。大道理我也不懂,只一路看过来,不管是洛阳还是关中,似乎都没有汉中治理得好。便说洛阳城内,也是乞丐遍地,而汉中城却不见乞丐。我在汉中打听过了,行乞者分门别类予以安置。残疾、年迈难求生计者,都被送去济养院,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身体健全的乞丐,则是送去开荒,官府还鼓励他们成家。”

  “相较起来,乞丐众多的洛阳,与这百姓安乐的汉中,我却是更喜欢汉中的。”

  “来到襄阳府,沿途州县下榻,我也向递铺的铺兵打听过。虽然都是说各自官府的好话,但大宋那边的铺兵,言语不尽不实,能够看出来在撒谎。而朱家父子治下的铺兵,却能感觉到他们生活不错。只从气色也能辨认,陕西那边的铺兵,一个个面有菜色。这里的铺兵,脸色更加健康。”

  “兄长且说,这人心会站在哪边?”

  种彦岑说道:“这些俺又何尝不知,上有昏君奸臣,下有贪官污吏,大宋江山哪里好得了?但朱家父子,终究是叛逆作乱。迂腐也好,愚忠也罢,种家世受皇恩,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种妙蕴没再接话,心中真实的想法,却是种家历代儿郎,为大宋战死沙场数十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皇恩浩荡,而是种家儿郎用命换来的富贵。

  兄妹俩沉默对坐片刻,种彦岑起身道:“天色不早,俺该走了。”

  种妙蕴把兄长送到门口,突然问:“若有一天,赵氏覆灭,朱氏得位,种家应该如何自处?”

  “不知道。”种彦岑摇头说。

  朱铭跟折知常喝了些酒,带着微醉去折艳绣那里。

  刚进院子,就见一个少女,身穿绿色婚服,手拄长枪站在廊下。

  “还要过关斩将才能洞房吗?”朱铭一看就乐了。

  折艳绣娇声说道:“我折家女娘,向来都跟将门联姻,夫君个个都是豪杰。相公想要进屋,且先接下妾身几招。”

  朱铭好笑道:“听说折家女儿很多,百十年来,哪有恁多豪杰来婚配?莫要污了豪杰这个称呼。”

  “自己选兵器!”折艳绣恼怒不已,朱铭这话是看不起折家啊。

  朱铭喊道:“拿我铁锏来!”

  院外的侍卫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确认才搬来铁锏而且走的时候趴在院门外,偷偷观察大元帅教训刚过门的小妾。

  折艳绣挺枪便刺,动作又快又准,一枪直奔朱铭的面门。

  “嗙!”

  “啊!”

  朱铭挥起一锏,直接将长枪砸飞,趁着酒兴把少女抱起,扛在肩上便大步进屋。

  侍女们都看傻了。

  “放我下来,放我下来!”折艳绣使劲挣扎,拳头猛砸朱铭的后背。

  直到房门关上,侍女都留在屋外,折艳绣突然不动了,羞红着脸开口说:“喂,你力气真大,刚才那一锏,把我虎口都震麻了。幸亏长枪脱手,否则怕要虎口震裂。”

  “我不仅力气大,枪法也好得很。”朱铭顺手把这疯婆子扔床上。

  (额,定时发布点成了立即发布。。。。)

第432章 【折姐姐,请不要讲H色】

  第432章 0427【折姐姐,请不要讲H色】

  折艳绣确实身体矫健,翌日早晨起床,居然还能满地撒欢,跑去院子里舞枪弄剑。

  朝阳之下,这新婚少妇换了发髻样式,穿着一袭鹅黄色直领对襟褙子。衣襟敞开着,里头一件长抹胸,出枪腾挪之时,褙子迎风吹起,不但露出宽松的丝绸长裤,而且抹胸整个都暴露在外。

  宋代女子,穿着打扮还是很奔放的。

  这种衣服款式,叫做“不製衿式”。大概可以理解为,外衣连纽扣都没有,直接以加长款的内衣示人。

  等她一套枪法练完,朱铭笑着调侃:“你够凉快的。”

  折艳绣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擦去额头细汗:“今年有秋老虎,入秋了还热得很,这样穿最是凉爽。夫君不喜欢吗?我让人在褙子上,加两排纽带系好便是。”

  “随你吧,不改也无所谓。”朱铭还没那么保守,至少不可能比古人保守。

  这种“不製衿式”,莫说流行于北宋了,就连更保守的南宋依旧在穿。

  “那我就不换了,”折艳绣笑着问道,“奴家这套枪法耍得如何?”

  朱铭由衷回答:“英姿飒爽,耍得很好看。”

  折艳绣却不开心:“只是好看吗?有没有很犀利威风?”

  “花招太多,上不得战场。”朱铭说道。

  折艳绣说道:“练枪时自然如此到了战场便不用那些花招了。”

  朱铭摇头:“如果想上战场,平时也不能这般练,否则练多了会养成习惯的。”

  侍女端来交椅,折艳绣挨着朱铭坐下。因为运动发热出汗,侍女在旁边打扇,她认为扇得太慢,夺过来自己扑哧扑哧扇着:“可惜女子上不得战场,练得再好也只能在家里耍耍。”

  朱铭想起《杨家将》里的“佘太君”,也不知是折艳绣的几辈祖宗,随口打听了一下,折艳绣居然也搞不清楚。

  真论起来,是七辈姑奶奶呢,那么多代了哪里记得住?

  “府州快活,还是襄阳快活?”朱铭问道。

  折艳绣仔细想想:“襄阳更繁华许多,但夏天太热了,各有各的好处吧。”

  朱铭也颇为感慨:“今年天气炎热,反而风调雨顺,气候真是怪得很。按我爹的说法,就是雨热刚好适宜,该热的时候热,该雨的时候雨。”

  “我听人说,老大人精于农事?他怎么喜欢种地呢?”折艳绣好奇问。

  “你是听家里人说的吧,没必要事事逢迎。”朱铭现在终于知道,折家为啥过了大半年才送来女儿。这是在故意打听他们父子的喜好啊,做足准备工作,才把一双儿女送到汉中。

  那个折知常,就非常会拍马屁。张口闭口道用论,时不时引用朱铭注解的《大学》、《中庸》观点,而且还打算跟朱铭讨论诗词,所有言行都事先下足了功夫刻意讨好。

  相比而言种家那对兄妹,实在显得不讨喜。

  朱铭跟折艳绣聊了一阵,吃过早饭前去办公。

  折艳绣独自待在屋里无聊得很,洗了个澡冲去全身汗水,刚换上干净衣服又被汗湿了。

  她还记得长辈的嘱咐,前去张锦屏那里拜见,恭恭敬敬行礼道:“艳绣见过大娘子,大娘子康健万福!”

  “妹妹不必多礼”张锦屏对此女的态度很满意,让侍女拿来一套珠花,“今后就是一家人了,这套首饰妹妹且拿着。”

  折艳绣高兴道:“多谢大娘子,我也给大娘子带了礼物。”

  府州靠近辽国疆域,折艳绣的礼物,却是一套辽国样式的衣服。

  虽然北宋皇帝多次下令,禁止百姓穿戴辽国服饰,但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在服装、建筑逾制这方面,宋代百姓完全跟朝廷对着干。越是禁止,百姓就越要违反。比如规定,除了女子和孩童之外,其他人不准私穿纯黄衣服,顶多用黄色布料做局部装饰。但偏偏就有一些男子,穿着纯黄衣裳大摇大摆上街。

  北宋百姓,喜好模仿辽人穿戴;南宋百姓,喜好模仿金人穿戴。

  并非崇洋媚外,而是追逐异国风情。

  因为辽人、金人也一样,总喜欢穿戴大宋服饰。

  折艳绣说道:“这件团衫内里加绒,冬天穿着很暖和。穿上的时候,还可双垂红黄飘带,配着那曳地后裙颇为雅致。”

  张锦屏往衣服里子一模,里面果然有绒毛,外层也是上好锦缎,恐怕能价值上千贯钱。

  比较起来,张锦屏感觉自己送珠花,反而显得有些小家气了。

  张锦屏说:“都是一家人莫要再送这般贵重礼物。夫君是质朴之人,不喜奢华,吾等内宅妇人也该节俭。”

  “大娘子教训得是,我以后一定注意。”折艳绣连忙说。

  两女又拉了一阵家常,折艳绣告退离开。

  出了院子,折艳绣吐出一口浊气,长辈告诫她要讨好正妻,可这种小心翼翼的交流方式,让她感觉别扭到快要窒息。

  还是去找种家妹妹玩吧,毕竟是一起嫁过来的将门女子。

  种妙蕴正在房里看书,得到侍女通报,连忙出去迎接。

首节 上一节 428/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