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46节

  在颍昌城外休整半个时辰,连人带马都吃了东西,稍微恢复体力便继续赶路。

  他们是奉命赶往牟驼岗的,那里是东京城西北的官方马场!

  ……

  黎阳(浚县)。

  宋徽宗禅位的消息传来,完颜宗望眉头紧皱,总感觉事情哪里不对。

  军师时立爱分析道:“宋国皇帝又是下罪己诏,又是传位给太子,肯定是有大臣在谋划趁我军南下之际逼皇帝退位。我听在幽州做官的宋人说,宋国太子节俭质朴、礼贤下士,颇有一代贤君之风范。他若继位,恐怕宋军会奋死作战。”

  郭药师急于立功,连忙说:“宋国太子,俺也在东京见过。没什么过人之处,瘦弱得很,说话做事唯唯诺诺,还不如宋国皇帝呢。”

  时立爱却说:“你这武人,怎知隐忍之事?宋国太子越是软弱,就越值得警惕。我军还在半路上,宋国皇帝就下罪己诏退位,必是宋国太子串联大臣所逼迫。一个敢强逼皇帝退位的太子,会是那等软弱之人?”

  完颜宗望深以为然,点头说:“看来宋国已有准备,我军仓促南下,没有粮道供应,须得撤军回去攻破城池,把粮道打通了再谈别的。”

  郭药师慌了,他比谁都急于立功,苦苦劝谏道:“宋国太子城府再深,他能凭空变出士卒来吗?没有军队,太子再得人望,他又拿什么来抵抗天兵?”

  时立爱说:“保州和定州,没有宋国精锐,不一样能坚守城池?开封乃宋国首都,都不需要召集兵马,组织城内百姓守城就难以攻克。更何况,京畿四路的勤王大军,肯定正在往开封赶路!”

  郭药师只得抛出诱饵:“开封城西北有个牟驼岗,我曾经在那里打球。那是宋国的天驷监所在,养着战马两万匹,草料堆积如山!那里很好打下,并不需要攻城。”

  已经决定暂时退兵的完颜宗望,听说有两万匹战马和无数草料,而且还不用攻城就能得到,立即决定继续带着大军前进。

  ……

  宋国君臣们,正在商量如何守住东京。

  这个时空的局面,比历史上更加复杂,因为朱铭的军队从南边杀来了。

  李纲已经从一堆老弱病残当中,选出体格稍微健壮的禁军,又招募城内外青壮进行补充。勉勉强强,组建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虽然兵甲不齐但勉强也能用。

  可是,派去北边守黄河,南边的朱铭大军怎么办?

  派去南边防守,谁又来阻挡金兵过河?

  枢密院同知李棁,居然异想天开道:“不守南也不守北,就死守东京城。这里城高池深,不论金兵还是贼兵,一时间都不可能攻下。不论哪个先来,两股贼兵肯定遇上,说不定他们自己就打起来!”

  李纲担忧道:“若是被动困守孤城,勤王大军又未至,东京城就不好守了。”

  白时中此刻满脑子都想着献城投靠朱铭,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于是建言道:“朝廷的兵力捉襟见肘,两面防守是不可能的,只能死守东京以待勤王援兵。”

  李邦彦也说:“是该死守东京!”

  赵桓看向耿南仲:“爱卿觉得呢?”

  耿南仲完全不懂兵事,却执掌着枢密院,稀里糊涂道:“应该守东京待援。”

  军国大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城外什么情况他们不管,反正把东京城守住就行。

  一万多兵甲不齐的士兵,除了守城还能干啥?

  李纲也没有好办法,决定再去招些义士参军,至少要把守城部队拉到三万以上。

  “陛下,朱贼的先锋来了!”

  君臣闻之大骇,只有白时中和李邦彦心头狂喜。

  无比胆怯的赵桓,居然敢亲自去外城,登上城墙观察情况。

  只见铺天盖地的朱贼骑兵,从城西南方向而来,抵达东京城外并不停留,而是径直向北去了。

  牟驼岗天驷监,在黄河南岸,占地极为广阔,即后世的龙亭区水稻乡盐庵村、双河铺、沙门、花生庄及军队农场一带。

  邓春、陈子翼带着骑兵,抢先来到这里。

  天驷监也有一些士兵驻守,但看到朱贼骑兵杀来,早就全部撒丫子开溜了。

  邓春抓到几个养马官,勒令他们召集人手,把天驷监两万匹战马全都聚拢来。

  忙活好半天,邓春看着眼前那三四千病瘦马匹,表情如同见鬼了:“就这些?不是有两万匹战马吗?”

  养马官哭丧着脸:“定额确实有两万匹,但各方取用得多,茶马司送来得少,又有人暗中盗卖。听说金兵来了,太上皇带着宠臣南狩,又把可用马匹拉去运输财货。近几日,天驷监人心思变,多有人偷马回家。”

  邓春性格再内向大度,此刻也忍不住骂娘:“直娘贼,紧赶慢赶,白跑了一趟!”

  陈子翼也垂头丧气:“俺还想着有了战马,就把重甲骑兵补到三千满额。现在看来,也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哒哒哒哒~~~”

  数骑飞奔而至:“金人来了,就在河对岸!”

  完颜宗望亲率骑兵赶路,想尽快把两万匹战马弄到手,却见河对岸有无数骑兵,惊讶道:“宋军果然已有防备!”

  时立爱一副早就如我所料的表情,拱手道:“二太子殿下,还是尽早撤军吧。”

  完颜宗望却说:“要撤就早撤,已经到了东京,哪里有现在撤兵的道理?”

第452章 【赵朱共享社稷?】

  第452章 0447【赵朱共享社稷?】

  为了防备金兵南下,大宋君臣已拆除黄河上的永久性浮桥。

  完颜宗望急着赶来获取战马,只带了五千骑兵在身边。其中三千骑是金国骑兵,剩下两千骑是招降的常胜军骑兵。

  而邓春、陈子翼这边,连五千骑都不到。

  双方隔着黄河相望,害怕遭受半渡而击,想要过河都困难就更别谈打起来了。

  “草料呢?”邓春质问道。

  养马官说:“那边有草料场和粮仓,就是……”

  陈子翼有点不耐烦:“就是什么?”

  养马官说:“就是所剩无几,连养这三四千瘦马都困难。”

  邓春、陈子翼亲自去查看物资,看完之后极度无语。草料其实还剩不少,但马匹所需的食盐、豆子之类,早特么被人给搬空了。

  邓春怒道:“谁干的?”

  养马官干脆敞开了说:“城内禁军常年吃空饷,天驷监的马匹自然也吃空额。朝廷虽然定额两万匹马,但常年不足一万匹,便这一万匹马的食料也被克扣。并非俺们不想好好养马,实在是朝廷给的食料不够吃。而且,连人的薪俸也不给足,人想饱腹还得偷吃马儿的精料。”

  “这暴宋,果然该死!”邓春咬牙切齿。

  自从他做了骑兵将领之后,就对马儿有特殊感情,恨不得当成祖宗来伺候。

  而大宋的天驷监,仅剩那三四千匹马,居然被养得病瘦不堪。在邓春看来,从当官的到养马的,一个个都该砍脑袋问罪!

  邓春和陈子翼麾下,除了正规骑兵,还有一些扈从、兽医、铁匠等后勤辅助。

  众人忙活起来,把天驷监仅剩的食料,搬来让那三四千瘦马驮运。天驷监的养马官也一并带走,全军朝着东京城西边的万胜镇转移。

  这是朱铭的命令,在获取天驷监战马之后,立即离开东京城附近,等待后续主力大军的到来。

  最好是让金兵过河!

  这些金兵来得如此快速,肯定后勤有问题。对峙时间一长,随军粮草很快就要吃完,必须把士兵撒出去四处抢粮。只要他们敢过河,那就别想再回去了。

  完颜宗望当然不敢过河,他不知宋军虚实,又见到对岸有大股骑兵,得等自己的后续部队来了再说。

  当然,也不是傻等着。

  完颜宗望先是转移到陈桥镇扎营,就近抓捕宋国百姓做役夫,勒令他们拆毁镇上的民房,以此收集许多木料——东京城周边,由于人口稠密,树木已经被砍得差不多了。

  同时,又让郭药师带着骑兵,沿着黄河搜集船只,并多寻几处合适的渡口。

  局面变得诡异起来,大宋君臣们面面相觑。

  南北两股敌人,居然非常有默契的各自转移,一股去了西北边的万胜镇,一股去了东北边的陈桥镇。

  李纲猜测说:“金人与贼寇,必然是互相忌惮,所以都不愿渡河攻击等着后续大军来了再打。”

  “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可以拖延时间等待勤王。”吴敏说道。

  赵桓听闻可以拖时间,顿时松了一口气,只求西军早点赶来救援。

  折家军已经赶去驰援太原,种家军、刘家军、姚家军却是奉命直奔东京。

  历史上,当西军抵达之后,大宋是极有可能打胜仗的。

  当时金兵被吓得主力退到黄河以北,只留一些部队在天驷监构筑壁垒防御。

  东京甚至敢开启城门,让百姓可以正常出入买菜买粮。擅自接近城池的金兵,被斩杀了也不敢报复,只能让使者质问赵桓。

  当时,完颜宗望都已经认怂了。

  然后,内斗就开始了!

  先是主战派跟主和派争吵,赵桓偏向于主和派,勤王大军到了还想议和。

  眼见金人被吓得不敢出营,赵桓很快又支持主战派。

  姚家军为了跟种家军抢功,跑去赵桓那里进献谗言。甚至李纲都被姚平仲忽悠,害怕种师道一家独大,遂把大量兵马交给姚平仲指挥。

  之前迫不及待想议和的赵桓,这时天天逼着种师道出战。而种师道还想等待弟弟的援军,有了十足把握之后再去攻打金营,他想对孤军深入的敌人来一场歼灭战。

  最后没办法,李纲和种师道约定春分时进攻。

  结果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八天,姚平仲为了抢功就去夜袭劫营,并获得赵桓和李纲的支持。

  而主和派见主战派极有可能大胜,害怕战后自己会失去权力,暗中把姚平仲的计划提前告诉金人(白时中和李邦彦的嫌疑最大)。

  姚平仲带着军队去夜袭,连破金兵几处营寨,发现里面全是空的。就在这时,金兵突然从旁边杀出来,姚平仲全军覆没,独自骑骡千里逃亡。

  此战之后,主和派重新占上风,李邦彦开始主导割地赔款。

  所谓的主和派与主战派,其实就是宋徽宗留下的老牌重臣,与赵桓提拔的新锐重臣之间的权力之争。

  在宋军战败之后,一些新锐重臣也开始主和,其中就以耿南仲为首。因为耿南仲是东宫官员出身,主战与主和对他影响不大。

  这个时空的白时中和李邦彦,已经不想着通过求和来获取权力。因为金人可以议和撤兵,朱铭是绝对不可能撤的,那就干脆捞取献城大功!

  他们在等待一个时机。

  正当李纲凭借有限的钱粮,艰难征募青壮扩军时,白、李二人的机会来了。

  张广道的大军,在颍昌府征募民夫和船只,顺着惠民河从西南方逼近东京。在抵达尉氏县境内时,派士兵划着一艘小船,护送石元公前往东京谈判。

  “故地重游啊!”石元公仰头看着高大的城墙。

  道明身份,守军不敢怠慢,连忙跑去通报。

  金国使者,如今都还在城内好吃好喝呢。朱铭的使者自然也要款待!

首节 上一节 446/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