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69节

  蔡靖说:“金人若有诚意,要么立即渡河,与官兵一起攻打朱贼。要么退兵至相州,把东京的漕粮通道让出来。这两件事,金人能做到一件,便是有联兵剿贼的诚意。若一件都不做,哪还能叫宋金联盟?分明是借机敲诈!”

  种师中说道:“困守孤城,长久必败。东京城内有八万兵,每日耗费粮草,却不与贼兵作战,士气只会日渐低迷。须请金人一起出兵,早早决战为妙。”

  “打输了怎办?”赵桓担忧道。

  张叔夜反问:“如今士气还在也打不赢,今后士气降到谷底就能胜?”

  张叔夜现在不仅是枢密使,还重新亲自掌兵,山东来的军队都归他负责。

  赵桓左思右想反复衡量,终于决定催促金人出兵,赶紧联合起来跟朱铭打决战。

  宋国使者刚派出去,金国使者已经来了。

  金使王濬见面就怒斥:“宋国皇帝好会骗人,说好的割让国土,那太原守将却拒不献城!”

  “还有此事?”赵桓大怒。

  送走金国使者之后,赵桓立即下令:“拟旨,罢免太原知府兼安抚使张孝纯,责其立即归乡养老。再令太原守将杨惟忠,带兵来东京勤王,与那朱贼决战!”

  ……

  太原。

  西路军主力已经去河北了,这里只有银术可率领的几千悍卒。

  “将军请放心,既然两国已经结盟,必定遵守承诺交付太原。”张邦昌拱手说。

  银术可已经快被折磨疯了,不耐烦道:“快去快去只要交出太原,我就带兵南下帮你们剿贼。”

  张邦昌被银术可送到城下,坐着箩筐悬上城楼。

  张孝纯问道:“陛下真要借金兵剿贼,还要割让太原给金国?”

  “千真万确,这是诏书。”张邦昌捧着诏书递出。

  张孝纯把诏书看完,沉默片刻,又递给杨惟忠。

  杨惟忠读罢圣旨,一言不发。

  张邦昌催促道:“请阁下速开城门让出太原给金兵!”

  张孝纯犹豫不定,转身看向杨惟忠。

  杨惟忠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摇头。

  张孝纯得到回应,立即下定决心,怒斥道:“你这厮竟然勾结金人,发矫诏诓骗城池!来人,把这金人细作抓起来!”

  “非是矫诏啊,阁下莫要自误!”张邦昌焦急大喊。

  杨惟忠的亲兵已经动手,将张邦昌的嘴巴堵住,然后拖下城楼押付府衙大牢看管。

  城楼上清净了,两位文武官员却忧心忡忡。

  张孝纯叹息:“这是欺君抗旨的大罪啊。”

  “不得不如此,太原若被割让,河东路就永无宁日。”杨惟忠说道。

  张孝纯说道:“此事由我一人担着,今后若被朝廷问罪,皆与杨将军无关,杨将军是受我逼迫做事的。”

  杨惟忠大为感动,朝着张孝纯长揖拜倒。

  局势不按东京君臣的剧本走,官员抗旨不愿献出太原。而太原不给,金兵就不肯过河剿贼,还得继续跟朱贼对峙。

  同样的,西夏也不听金人的话,死活不肯从陕西撤兵。想让西夏撤兵也行,金国须把许诺割让的地盘交出来!

  宋金结盟已经成了笑话,一个无法命令地方官员,一个无法指挥属国军队。

  张孝纯茫然走回府衙后宅,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小娇妻吉三娘,立即过来安慰:“夫君莫要担忧,就算兵败城破,俺也与夫君一起赴死。更何况,太原百姓众志成城,金人肯定攻不进来。”

  “我不怕金人,就怕东京那个皇帝啊。”张孝纯感慨道。

  张孝纯年轻时很穷,受当地富豪吉氏资助。

  考上进士之后,拒绝京城权贵榜下捉婿,坚持回乡迎娶体弱多病的吉家长女。

  仅结婚几年时间,吉大娘就病死了。

  张孝纯又求娶双目失明,同样体弱多病的吉二娘。

  连岳父吉员外也反对,因为张孝纯前程远大,怎能续弦娶一盲女?

  张孝纯却坚持把吉二娘娶回家,夫妻恩爱,还诞下子嗣。可几年之后,吉二娘也病死了。

  吉员外又把三女儿嫁给他,这次轮到张孝纯拒绝。因为他已经四十出头,而吉三娘年轻貌美、花样年华,论年龄完全可以做他女儿。

  吉三娘仰慕姐夫才华,又敬重姐夫品德,公开发誓非君不嫁,张孝纯这才答应婚事。

  见丈夫忧心忡忡,吉三娘问道:“皇帝怎么了?”

  张孝纯绝望闭眼:“皇帝让我献城割地,把太原拱手送给金人。”

  “这怎么可以?皇帝是不是被奸臣蒙蔽了?”吉三娘不可置信道。

  张孝纯感慨:“不愧是太上皇的种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多谢书友关心,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免疫力问题,过敏体质,全身到处长红疙瘩,汗水一浸痒得想死。其中一种药,早晚各一次,吃了就困乏想睡,一边码字一边打哈欠。)

第478章 【卖粮乱敌】

  第478章 0473【卖粮乱敌】

  东京城南,护城河外。

  一队队步卒徐徐向前,又有许多民夫,从船上搬来粮草。

  川峡义军骑兵,朝着城东和城西撒出,随时监视河对岸的金兵。

  “贼兵要攻城了!”

  城内守军惊恐呼喊,个别部队甚至想着打不赢就投降。

  张叔夜、种师中等将领,快马奔来亲自守城,又让督战队去监视可疑部队。

  吴敏、何粟二人,撺掇着赵桓亲自登城,说这样才能鼓舞士气。

  赵桓战战兢兢出宫,被吴何二人架上城墙。

  这皇帝左等右等,忍不住问:“贼兵怎还没动静?”

  “陛下快看!”聂山喊道。

  却见两支贼兵开始调动,士卒不断调整位置,竟然在城外用身体组成两个大字:卖米!

  民夫把大白米运到阵前,倒进一个个箩筐里,似乎真打算把粮食卖给城内军民。

  几个士卒划船过护城河,又抬着倒扣的小船防箭,来到城下大喊:“大元帅仁义,两军交战,不伤百姓。近闻城内缺粮,百姓沦为饿殍,元帅愿意平价卖粮给小民。还请宋国君臣不要自误,允许百姓出城购米,莫让百姓活活饿死!”

  此言一出,附近城墙的文官、武将和士兵,全都傻乎乎看着护城河外的售米点。

  赵桓惊讶问道:“贼寇可是想骗开城门攻进来?”

  种师中说道:“陛下,贼寇不是攻门,而是在攻心啊。朱贼在东京的民间声誉极好,如今又说愿意卖粮给百姓。俺们禁止百姓出去,必然搞得怨声载道。若同意百姓出去,就算贼寇不趁机攻城,百姓买到粮食也会念贼寇的恩德。长此以往,民心尽失,百姓恐怕都不愿守城了,只盼着朱贼早点打进来好敞开了卖粮。”

  “这……这如何是好?”赵桓慌张道。

  张叔夜说:“此乃阳谋,无法化解。”

  赵野喊道:“寻常弓箭无用,快用神臂弓射穿小舟!”

  几个士卒顶着小船防箭沿城墙一路奔跑呼喊,让各处守军都能听到。

  神臂弓手接到命令,瞄准那些喊话士卒,却抬手故意射偏。

  守军也是人,虽然东京兵的待遇稍好,但依旧每天要饿肚子,已经两三个月没吃顿饱饭,更何况他们还有家人在挨饿。

  城下那些喊话的贼兵,并非来劝降的,而是来卖粮的。

  神臂弓手只想让更多人听见,逼得朝廷允许百姓出城买粮,这样他的家人就能少饿两顿。

  护城河外,全体贼兵都已坐下,数十门虎蹲炮排在阵前。

  另有几门熟铁野战炮,还有几门生铁铸炮,分别在汴河河岸、以及汴河的船只上。

  开封府尹徐秉哲,由于城内缺粮的事情,被隔三差五闹事的百姓搞得头大如斗。他此刻脑瓜子一转,出主意道:“陛下,可让军士扮做百姓出城买粮,从那瓮城出去,就不怕贼军趁机攻进来。若能买到粮食,正好可以缓解粮荒。若不能买到粮食,正好戳穿贼寇的谎话!”

  “大善!”赵桓觉得可行。

  种师中说道:“陛下,万万不可,一旦向贼寇买粮,后果难以收拾。”

  徐秉哲说:“哪有什么后果?”

  种师中问道:“消息传出去,百姓会怎样想?朱贼明说了,粮食是卖给百姓的,朝廷却只让官兵扮做百姓购粮。只需一两天,此事必然传遍东京,百姓只会觉得朝廷抢了他们的粮食!”

  徐秉哲说:“拿出一部分,再转卖给百姓即可。朱贼说了平价卖粮不平价售卖便是骗人,朝廷正好可以借机宣扬。他若平价卖粮,朝廷买来卖给百姓,还正好可以赚一笔,用来给官员士卒发放俸禄军饷。”

  张叔夜大怒:“都这个时候了,竟还想着赚钱!”

  赵桓说道:“就依徐爱卿之计。”

  种师中跪地说:“陛下,臣愿带兵杀出去,驱散护城河外的贼兵!”

  徐秉哲质问道:“朝廷若是派兵驱散卖粮者,百姓会怎样想?当务之急,是要多弄点粮食进城,管他是谁卖进来的。”

  “照办吧。”赵桓说完就离开城楼。

  数百脱去甲胄的禁军士卒,战战兢兢从瓮城出来,用箩筐抬着一堆堆铜钱,随时准备转身开溜。

  护城河的桥梁,已经被耿南仲下令拆毁,幸好贼兵提供了许多小船。

  他们划船过河双脚刚踩上岸,坐在地上的贼兵,突然齐刷刷站起来,吓得这些家伙连忙跳回船里,就连抬上岸的铜钱都顾不上了。

  负责卖粮的军官大喊:“快回来,莫要害怕!”

  禁军早就吓破了胆,只顾划船逃跑。

  卖粮军官只得下令:“快过来二十人,把掉进河里的救上岸。”

  刚才逃跑的时候,上百禁军互相推搡,有十多人不慎掉进河里。

  义军长枪手跑过来,把长枪伸过去,不会游泳的禁军连忙抓住,上岸之后点头哈腰感谢。

  卖粮军官说:“说好平价卖米,便不收多的,八百文一石大白米。”

  “恁便宜?”禁军士兵们难以置信,东京米价去年就涨到一千五了,米价最高的时候甚至两三千文一石。

  卖粮军官说:“元帅是害怕城内百姓饿死,售价若太高,小民哪里买得起?为避免哄抢多买,元帅还说,每人限买一斗。”

首节 上一节 469/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