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87节

  “他们被征募成军,是要跟我打仗的,论起来一个个全是战俘!我不杀他们已是开恩,还要给遣散费?”朱铭当然不会意气用事,“把这个道理,给那些东京士卒讲清楚。就说我不忍看他们挨饿,每人可领一斗米回家!”

  东京兵有三万多人,只留五百士卒,若是好生操练,这五百人估计也能打。

  但更多是表明一种态度,即朱铭并非刻意报复,纯粹认为他们不堪战。

  三万士兵遣散,每人发一斗粮食,就得消耗三千石粮,但一次性甩掉了那些包袱。

  王禀躬身告退,带兵去执行任务。

  朱铭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赵楷跪在地上说:“俺即将编管为农,不忍妻子跟随受苦,请求元帅收留照拂。前几天俺问过了,家妻虽然姓朱,其实祖上改过姓。并非朱紫之朱,而是诸葛之诸。”

  即便是皇帝,纳同姓妃子也属忌讳。

  历代正统皇帝,只有唐昭宗这么干过。其余皇帝都不咋正经,王莽还勉强说得过去,刘聪、刘骏、刘子业这些家伙直接就是乱X。

  赵楷主动为朱铭找借口,把妻子的姓氏都给改了。

  “你觉得我是那等好色之徒?”朱铭死盯着赵楷。

  “不敢,”赵楷连忙解释,“大元帅乃仁义之人,俺担忧妻子受苦,所以才请托元帅照顾。”

  “滚!”

  朱铭怒斥。

  赵楷灰溜溜离开,总感觉哪里不对,难道是传言有误,朱元帅不喜欢人妻?

  ……

  却说王禀领着五百重甲亲兵,来到范琼的营房,令其召集亲兵听令。

  范琼以为有什么封赏,屁颠颠就聚兵听候。

  “全体卸甲!”王禀喊道。

  范琼突然意识到有问题,但王禀带着五百重甲士,他只能乖乖服从命令。

  等范琼的亲兵全部卸甲,王禀才说:“郓王检举伱私吞财货,可有这等事?”

  范琼立即叫冤:“这纯属诬告。俺带兵赶去郓王府时,乱兵正在劫掠财货,王府侍卫也多被杀死。俺杀退乱兵之后,便封存王府财货,哪里敢有私吞之举?”

  “有没有私吞,审过就知道了,先去牢房里住几天吧。”王禀一声令下,五百重甲士开始行动。

  面对这些人形铁罐头范琼以及亲兵不敢反抗,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便逮捕了。

  直到此时,范琼才心生恐惧。

  原来私吞财货真的会被处置,原来朱元帅根本不在乎他统领着三万兵马。

  为什么会这样?

  不应该啊!

  朱铭无法理解范琼的愚蠢行为,范琼也搞不明白朱铭的思维模式。

  在押付大牢的路上,范琼又看到一群士兵,如狼似虎般冲进赵野的宅邸。

  “完了,全完了……”范琼喃喃自语。

  连副宰相赵野都要严惩,更别说自己这个武将。

  赵野靠攀附蔡京、王黼上位,跟着蔡京的时候,他职位不高没法犯下大恶。但在王黼手下,赵野却是迅速高升,许多脏事都由他经办,在东京城内早已臭名昭著。

  而且得罪了好多候缺官员!

  当时王黼做宰相,但凡想要获得实缺,就必须给王黼的党羽送礼,而赵野恰恰又控制着吏部。

  昨天下午,朱铭派兵抓捕王安中之后,表明了对前朝旧臣的态度,立即就有几十个官员跑来举报赵野。

  不仅仅检举他勒索官员钱财,还扯出一摊子烂事儿。

  处置结果跟王安中一样,本人斩立决,亲属抄家流放川南。

  川南遍地蛮夷,正好缺乏汉族人口。

  大理寺狱中,赵野跟王安中关在一起,都沉默无语没心情说话。

  王安中毕竟被多关押一宿,更适应自己的处境,过了良久终于开口:“你且猜猜,还有谁会进来?”

  赵野想了想:“白时中吧。他借着进献祥瑞,这些年捞了不少,还敲诈勒索地方官员。姓朱的处置咱们,多半是军资不够用了,知道你我家里都有钱,不但可以抄家补贴用度,还能杀了咱们以泄公愤。”

  “白时中确实有钱,东京城里比他富裕的没几个。”王安中点头道。

  赵野讽刺道:“阁下也不遑多让,听说在燕山府一次就捞了四十万贯。换做是俺,绝对没恁大胆子。外有金人虎视眈眈,内有郭药师环伺在侧,这都敢把救命钱全部贪掉,亏你当初还能活着回东京!”

  王安中叹息道:“幽州残破不堪,收不起来赋税,只能从朝廷支移当中捞取。咱也是没办法,总不能不过日子吧?”

  “若非你坏了幽州局势,恐怕金人都不能顺利南下,”赵野咬牙切齿道,“我大宋君臣沦落至此,皆是拜你所赐!”

  “与我何干?”王安中辩解道,“以郭药师之跋扈,迟早要背叛朝廷。”

  就在此时,一个狱卒端着饭菜进来:“王安中,给你加餐了。”

  王安中看到饭里有肉,顿时惊恐道:“不是说三日之后问斩吗?怎今日便吃断头饭?”

  狱卒说道:“俺怎晓得?许是上头等不及了。”

  “我不吃这饭,我不吃这饭……”王安中吓得连连退缩,随即又喊,“我要检举立功,我知道好多人的龌龊事!”

  狱卒居然早就准备当即拿出笔墨纸砚:“快快写下来。”

  赵野在旁边笑道:“你检举再多人,也是难逃一死,何必费那等功夫?”

  “总有一线生机的。”王安中趴在牢房里,浑身颤抖着研墨。

  这两位交流案情时,王禀已经开始遣散东京将士了。

  三万东京兵,分别驻扎在好几处营房。

  先是勒令各部比武,选送来数百最能打的壮士,接着每人发一斗米直接遣散。

  谁敢闹事,这一斗米也拿不到!

  真正难搞的是外地那些勤王兵,因为东京兵可以当天就回家。

  张叔夜已领到新差事,他把各部将领都叫拢来,除了宋江、孙列等匪寇,还有魏恭、李治平等乡兵首领。

  “朱元帅让俺带兵回山东,协助张镗在山东剿贼,”张叔夜对众将说道,“朱元帅不满山东兵军纪奇差,此次城中混乱便有无数山东兵趁火打劫。朱元帅说,以前的事他不予追究,今后若再犯军纪定斩不饶。”

  魏恭、李治平的军纪相对较好,早就看不惯宋江和孙列,他们两个趁机上眼药。

  李治平说:“俺一定约束士卒,今后对百姓秋毫无犯。”

  “若有人侵扰百姓,不用张帅动手,俺就将那厮正法了,”魏恭看向宋江,“就是不晓得,有些人能不能做到?”

  宋江连忙表态:“俺一定从严治军。”

  张叔夜继续说:“你们四人,每人只许留三千兵,我也只能留三千亲兵,山东兵额总计一万五千人。其他老弱皆要裁汰,愿意留在京畿的,可就地安置分配田产。想要回乡的,也可随军回乡。只要自愿离开军队做百姓,官府都会给予田产和种子,五年之内免除一切赋税!”

  孙列问道:“军将若是离开军队,能否去做官呢?”

  张叔夜摇头道:“不准做官,但可多分二十亩地。若留在京畿耕种的光棍汉,朱元帅还会帮忙娶妻,今后有妻有田免税五年,那日子必然过得极好。”

第497章 【另立新君?】

  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

  《浙江通志》和《临安县志》,都有关于武松的记载。

  说武松是在杭州卖艺的流浪汉,知府高权见其武艺出众,便提拔他做了弓手都头,继而又因公升为提辖。高权由于得罪权贵而罢官,继任者蔡鋆把武松给开除了。

  很明显,这两本地方志是瞎编的。

  因为在整个北宋,根本没有叫高权和蔡鋆的杭州知府。

  而且,宋代也没有“提辖”这个官职。

  稍微沾边的,是宋徽宗设置的“提辖兵甲”。此职一般由知府或知州兼任,负责训练乡兵,抓捕盗贼,镇压起义。

  其余提辖榷务、提辖卖场、提辖文思院之类,皆安排文官充任,跟武人毫不相关。

  所以,鲁智深那提辖官,也是施耐庵臆造出来的。

  倒是五台山的住持真宝和尚,此时正在聚兵抗金。

  历史上,真宝和尚还受到赵桓召见。在金兵第二次南下时,太守都逃跑了,真宝却率兵继续抵抗。最终,五台山寺庙被金人烧光,真宝和尚不肯投降,从容赴死,慷慨就义。

  现在鲁智深和武松都是和尚,前者短发,后者长发。

  他们聚在宋江身边,听其讲述安置政策。

  “朱元帅就是这般说法,尔等可自由离去,”宋江说道,“若留下来当兵须得好生遵守军纪。那范琼手里有三万兵马,朱元帅也是说捕便捕,似乎已判了斩立决。在《讨独夫赵佶檄》中,俺可是跟方腊一起被列为巨寇的,稍有不慎就要触到朱元帅霉头。”

  “俺留在京畿种地,”吴加亮在伐辽时失散过,死里逃生回来,也着实不想再折腾了,“这里无主之地颇多,朱元帅要安置流民耕种,俺还可以在村中做塾师。”

  李逵说:“哥哥去哪,俺便去哪。”

  公孙胜不是什么道士,他其实是厢军军官:“俺家已经没了,也不想再当兵,留在开封种地正好。俺是军将,可多领二十亩地,再娶一个女娘,今后有了儿子还能传香火。”

  “种地我可不会,还是打仗痛快。”鲁智深揪着自己头发说,他也并非什么军官出身,做和尚之前是一个地痞混混。

  武松说道:“俺留下来耕田。”

  宋江手下这些兄弟,约有一半不愿再打仗。

  反正前两天在东京抢到不少财货,朱元帅那里又答应给他们分田。不说大富大贵,在京畿做富农绰绰有余,指不定今后还能混成地主。

  主要是常年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能过安稳日子已属不易,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望。

  宋江又去宣布政策,约有千余士卒,愿意留在京畿做农民。另有数百人,想回山东种地,顺便寻找自己失散的亲属。

  反正张叔夜的山东兵,接下来半个月都在整编。

  抛开自愿退伍的士卒不算,还比一万五千兵额多出两三千。那就只能强制裁撤,把老弱给踢出去,移交给开封府进行安置。

  东京兵换下的甲胄,多数扔给张叔夜,好歹能提高一些战斗力。

  至于军纪,如果张叔夜不能管好,那今后也别再做官了,趁早回家抱孙子去吧。

  他两个儿子也在军中统领亲兵,又优先装备更好的兵甲,朱铭还会安排军官提供粮饷。这如果都不能从严治军,说明张叔夜名不副实,也说明宋江、孙列不堪用。

  种师中的陕西兵,也即将返回家乡。

  这一万多西军,只允许保留三千,其余皆要淘汰退伍,朱铭许诺他们免征田赋五年。

首节 上一节 487/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