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1节

  “这个道理俺明白。”杨俊说道。

  “那还怕个甚?”杨英说道,“咱们火并姚方,山寨里许多头目都有怨气。得让他们把怨气撒出来,让他们去上白村抢劫财货,让他们去上白村杀人放火。到时候,气也撒了,钱也抢了,他们也就顺心了,还不对大哥服服帖帖?”

  “也对!”杨俊眼前一亮,他正愁摆不平寨中头目。

  火并之事影响太大,这些天里,私下说什么的都有,杨俊作为寨主威望大跌,必须搞些事情来稳定人心。

  只要抢劫上白村,杀了老白员外,就有以下好处:

  第一,跟祝主簿搭上线,获得了官方靠山,说不定还可以慢慢洗白。

  第二,不再让中间商赚差价,山寨能直接跟商人交易。

  第三,抢到白家许多钱粮。

  第四,让山贼头目们发泄怨气,稳定山寨人心,提升寨主威望。

  有这四个好处,杨俊已被冲昏头脑,不再去想此事引发的严重后果。

  ……

  “白福德,寨主要见你!”

  “来了,来了!”

  白福德一身疲惫,跟着头目上山,心中畅快不已,他总算要熬出头了。

  见得杨俊,白福德纳头便拜。

  “坐吧,”杨俊问道,“听说,你是从上白村来的?”

  白福德当即咬牙切齿道:“俺给那老白员外,做了许多腌臜事,到头来却讨不得好。他给俺兄弟几个,安了衙前差事,这是在往死里逼,只能全家进山落了草。”

  杨俊问道:“老白员外家,有多少护院?可有枪棒了得的好汉?”

  白福德仔细回忆:“俺也不常进白家大宅,似有几个护院的……对了,茶园有个汉子姓古,头发都花白了。虽不晓得什么来头,却肯定是个练家子,每年都给白家押运茶叶。他还生了三个儿子,唤作古大、古二、古三。古大前两年害病死了,古二在县衙做灰衣,古三留在茶园做事。那古三只有十六七岁,也是会使枪棒的。”

  杨俊又问:“白家大宅的院墙,哪处最方便杀进去?”

  “北边,那里地势高,搭个梯子就冲进去了。”白福德目露凶光,他已明白山贼们要干啥。

  杨俊点头说:“很好,到时候你做向导。除了老白员外家,村里比较富裕的,你也要指出来。事成之后,不但有赏钱,还升你做头目。”

  白福德激动道:“多谢寨主提携!”

  杨俊说:“下去吧,你家几兄弟,莫要再种地了,好生歇两天养精神。”

  白福德走到门口,忽又转身说:“寨主,俺……俺想抢个女人。”

  杨俊乐了,笑问:“是那老白员外家的女眷?”

  白福德说:“是村中一寡妇。”

  “一个寡妇而已,便许了你。”杨俊非常大方。

  (新书榜又变老二了,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54章 【收麦】

  第54章 0051【收麦】

  黑风寨的动向,上白村这边毫不知情。

  甚至山贼喽啰们也不知道,每次下山劫掠,为防走漏风声,都只提前告诉几个头目。

  朱国祥的村学还未开张,因为农忙时节到了。

  此刻朱铭手持镰刀,正在弯腰割麦。

  他割下的麦子,被严大婆用麻绳捆扎起来。

  白祺这孩子也没闲着,跟在朱铭屁股后面,提着竹篮捡拾遗落的麦穗。

  严大婆捆完麦子,也折身去收割。

  不多时,朱国祥扛着钎担过来,将严大婆捆好的麦子挑走。钎担是扁担的加长版,两端还有铁尖,插进捆好的麦堆就能挑起。

  婆媳俩亲自耕种的,也就这一亩麦地,其余全部佃租给了村民。

  把麦子挑回家中,放在院坝里铺开,朱国祥就拿起连枷,开始打前两日晒干的麦子。

  沈有容同样在劳动,她将之前打的麦子,扫进箩筐装好。此刻正在使用风簸,将杂物与麦粒分离,额头累得全是细汗,脸上的皮肤也被晒黑许多。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着闲话。

  沈有容问:“相公种的玉米越长越高,想必也能收许多粮食,麦子能不能跟玉米套种?”

  朱国祥回道:“能的。麦子要留出空行,在空行里套种庄稼。种大蒜最好,一来月份刚好适合,二来大蒜可以驱虫。等到麦子收割前一两个月,就把大蒜换成玉米种下去。麦子收割之后,麦行又换成豆子和红薯。同一块地,能种五样庄稼,且生长收获期完全错开,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但山地不行,肥力跟不上,娘子家的麦田正好。”

  “那可好得很,一块地种五样庄稼。”沈有容笑得很开心,开始幻想明年的大丰收。

  朱国祥感慨道:“可惜种出再多粮食,也不够官府横征暴敛。”

  沈有容脸上的笑容顿失:“咱家的土地,有不少被村里的主户佃着。他们今年也要多交税,恐怕佃租收不起来。昨日吴二哥来寻俺,说他不做主户了,家里的几亩薄地全卖掉。他想把地都卖给咱家,来做咱家的客户,问相公愿不愿收留。”

  “收下吧。”朱国祥当然愿意接纳,这是迈向大地主的第一步。

  沈有容说:“若是收下客户,就不能做五等户了,咱家明年要多交赋税。”

  朱国祥说:“多交赋税也要收下。”

  一旦收下客户,户口本都要改,须把客户信息加在上面。

  只有一点非常奇怪,正常来讲,村民就算要投地主,也该投老白员外才对,那吴二居然来投朱家父子。

  看来,老白员外真的损了声誉!

  催税很正常,年年都催。

  但今年催得太多,已经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被推出来做恶人的白福德五兄弟又跑了,老白员外只能亲自下场,还动用保甲法整出一堆催头。

  村民心里当然有怨气,那吴二跟朱铭聊得来,还送过朱铭一竹筒散茶。这次打算不做主户了,吴二宁愿便宜朱铭,也不便宜那老白员外。

  长此以往,投靠朱家父子的客户越多,他们跟老白员外的矛盾就越大。

  父子俩必须尽快发展实力,否则到了一定程度,老白员外有可能翻脸。

  所谓发展实力,不是多占土地,而是积累声望,抬高社会地位。

  比如结交李含章和郑泓,就是扩展了人脉,让老白员外心有顾忌。又比如跟张广道关系密切,有个匪寇在旁,也是一种倚仗。

  簸了半箩筐麦子,沈有容关掉风簸,去朱国祥那边帮忙,低头说:“等麦子收完,相公就去拜望俺爹娘吧。”

  “娘子安排就是。”朱国祥说。

  沈有容不禁笑起来,心里甜丝丝的:“可把大郎也带去,他学问好,俺爹肯定喜欢。”

  “对,这种事情他在行。”朱国祥说。

  这里的农活可以交给沈有容,朱国祥放下连枷,再次扛起钎担,去地里挑收好的麦子。

  朱铭正坐在麦地里休息,见到老爸来了,擦汗抱怨道:“这收麦子的活,真不是人干的,累得我腰都快断了。”

  “正好磨炼你的气性。”朱国祥说。

  朱铭没好气道:“你是字面意思上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一直弯腰割麦试试。”

  “这点困难都扛不住?”朱国祥说,“我割也行,伱来挑麦。不过提醒一句,你不割麦子,就等于放弃了,没有经受住考验。”

  “草!”

  朱铭再次拿起镰刀,起身说道:“我撑得住!”

  严大婆已经习惯了父子斗嘴,只在旁边笑着看热闹。她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满意,家里有两个男人,干农活都要快得多,收麦子的速度成倍提升。

  割着割着,朱铭想起什么,猛然站直:“朱院长,你别挑麦子了,让聚宝盆驮回去就是!”

  “对啊!”朱国祥猛拍额头。

  父子俩都把聚宝盆当成战马,从来没想过让马儿干农活。婆媳俩倒是想到了,但又不好意思说,导致那匹马儿一直在享福。

  捡到马儿已快三个月,体力早恢复了,是该让这畜生劳动劳动。

  可怜朱铭的大宝剑,被当成柴刀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又是聚宝盆,好端端的战马,被抓壮丁用来干农活。

  傍晚,一家人收工回去,沈有容也煮好了饭,正在院里扫晾晒的麦粒。

  今天伙食标准提升,大米饭,有肉菜,还用猪油煮了菜汤。

  就连只干了半天活的聚宝盆,也多给两把豆子。

  朱国祥给儿子说起有客户投靠,朱铭说道:“这是好事,除了老白员外,村里投靠别家的多吗?”

  严大婆说:“八成都是投靠老白员外,剩下的也是投靠三四等户,投靠咱五等户的还真没见过。”

  “名下有了客户,改户帖时肯定升户等。”沈有容说。

  “不妨事的。”朱铭道。

  吃饱喝足,朱铭站在院外吹晚风,他的腰累坏了,此刻只想多站会儿。

  只见几个壮丁走来,手里都拿着家伙,路过时还跟朱铭打招呼,然后就继续往前走过。

  等他们走远了,朱铭忍不住问:“这些人是干啥的?昨天我也看到了。”

  沈有容说:“是山上的茶户,押茶也是他们,闲时还要操练枪棒。”

  严大婆的语气有些不满:“老白员外抖威风,喊了一二十个下山,就在村里到处转,村邻都吓得不敢乱讲话。”

  朱铭听明白了,这是老白员外的私人武装。

  平时在茶园里工作,估计还要参与采茶、制茶和伺候茶树。押运茶叶也靠这些人,闲暇时候搞军事训练,催税时则用来震慑村民。

  当然,一般不会拿出来,避免引起村民反感。

  这次官府收税太多,老白员外怕出乱子,只能亮出自己的獠牙。

  天色愈发暗了,夜幕降临,村落变得寂静无比。

  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打破这种静谧,却又显得四下里更加安静。

  朱铭抬头看着夜空:“今晚的月亮真大,要不我给大家唱首歌吧。”

  “打住!”

  朱国祥连忙制止,不想听儿子发神经鬼叫唤。

首节 上一节 51/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