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18节

  如果运气好,杨志率主力回援迅速,说不定还能把李察哥吃掉!

  落石、滚木、粪水已准备好,种师道登上城头,一直等到下午时分,终于见到李察哥大军的影子。

  李察哥是真的目中无人,刚出山谷,就派兵劫掠。

  西关堡在黄河南岸,两面临水,一面靠山。

  而在黄河北岸,也有大片农耕区,李察哥一来就下令抢掠。这些家伙,去年甚至抢到了兰州城外。

  数千西夏擒生军步骑,毫无顾忌的撒出去,在堡垒守军眼皮子底下,散成无数股冲入乡村。

  他们肆意踩踏农作物,见到民房就欢呼喊叫。

  结果发现一根毛都没有,汉人已经带着财产撤走了,气得这些家伙点火烧屋泄愤。

  “殿下,左近村落没人,连牲畜也没有!”

  李察哥得到消息,不假思索道:“出去打粮的擒生军,一直往金城关外劫掠,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种师道任由对方怎么闹腾,皆视而不见,只死守城堡等着杨志主力回来。

  李察哥发出这道命令,却是见眼前城堡防备森严,打算换个法子瞒天过海。

  他通过劫掠财货、烧毁民房,吸引西关堡、金城关的汉兵注意力。及至天黑,便让五千步跋子出发,翻过黄河北岸的山梁,顺着北岸急行军一阵,在狭窄河道处渡河至南岸,在天明以前摸到上游的京玉关。

  京玉关的对岸,便是喀罗川河谷入口。

  拿下京玉关,就能堵死杨志大军的退路。即便奇袭失败,也能精兵过河进入河谷,从杨志大军后方杀去。

  李遇昌的求援信,虽然说明军有奇怪武器,而且子城已经垮塌沦陷。但李察哥不觉得母城那么容易丢掉,因为城墙要厚实得多。至于野外作战迅速崩溃,那肯定是撞令郎吃不饱,变得战斗力越来越低下所致。

  不用士兵拉拽绳索,就能快速投出漫天铁弹的神砲?

  别扯淡了,李察哥根本不信。他认为李遇昌在编故事,为自己丧师丢城找借口。

  在李察哥想来,就算明军再厉害,而且有新式武器,和南军司守两三个月也没问题。只要自己派兵从背后杀出,前后夹攻之下,一定能吃掉明军主力!

  这几千步跋子,虽然装备不如鼎盛时期,但从小在山中长大,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半夜趴在简易木梯上渡河黄河,黎明时分已至京玉关下。

  此关,两面靠山,两面临河。

  但山峦并不高,只是崎岖不平而已,骑兵无法驰骋,步兵难以列阵。

  这对摸黑攻城的步跋子来说无所谓,他们抬着木梯攀爬小山,距离京玉关只剩三四百米。

  就在此时,有人绊到绳索,寂静的夜色中,数十个铃铛猛地摇晃发出声响。

  “敌袭!”

  “当当当当!”

  蹲在山上小窝棚里的哨兵,惊慌敲响铜锣。

  与此同时,另一处暗哨也发现敌人,同样一边逃跑一边敲锣。

  “当当当当!”

  关城里紧跟着锣声大响,轮值守城的士兵纷纷站起,轮休的城中士兵也慌乱穿甲。

  此关守将,乃刘锡、刘锜兄弟。

  他们原来的防区,已经被西夏夺走,好在家属成功逃出。

  既然没地方可去,朱铭就让他们来兰州。他们麾下士兵,只保留三千人,其余退伍安置在河湟垦荒。

  刘锜何许人也?

  一仗打得金兀术铁浮屠损失近半的猛人,八字军也一度是他麾下部队。可惜被罢兵权整整十年,再度领兵已垂垂老矣,又伤病缠身难以指挥战斗。

  他没领兵的时候,做文官也有声有色,在江陵开辟数千亩良田,还治理了荆南沼泽水患。

  白天收到西夏兵出现的消息,刘氏兄弟加紧防备,夜里着甲睡在城头。

  刘锡带兵守东面城墙,刘锜带兵守南面城墙——其他两面是黄河。

  “点火!”

  城头上的火盆、火把,一个个被点燃,瞬间把夜色照得大亮。

  刘锜望着影影幢幢的西夏兵,弯弓搭箭,朝着一个黑影射去,影子很快中箭倒地……又爬起来。

  弓箭手们也在攒射,但效果不佳。

  这些步跋子虽未穿重甲,防箭却也绰绰有余,中箭之后往往伤而不死。

  没有护城河,步跋子很快接近城墙,木梯搭在并不高的土城墙上。

  守城士兵举着推杆,没有抓钩的简易木梯,很容易被推杆给推倒。与此同时,落石和滚木也开始伺候,只那些金汁还没烧滚烫。

  黑暗之中,总有些漏网之鱼。

  陆续有些步跋子登城,立即遭到守军围攻。

  刘锡、刘锜手持长枪,兄弟二人都武艺精湛,登城敌军还未站稳就乱枪戳死。

  城外开始吹号,西夏将领下令撤退。

  他们本就是来奇袭的,奇袭失败立即遁走,转而渡河进入河谷,一路急行军去杀杨志后背。

  京玉关的守军,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大宋的守城部队向来很垃圾。守城时极为勇猛,出城之后瞬间变怂,敢夜里追出去的极为少见。

  刘氏兄弟当然不会追,他们拢共就三千兵,鬼知道外头来了多少敌人,而且说不定还设置伏兵诱他们出城呢。

  “兄长,遣三百人带着干粮过河,进入喀罗川河谷沿途放哨,遇到敌人就躲到山里,”刘锜举着火把寻到刘锡,“这些步跋子,极有可能入谷去。”

  刘锡笑道:“他们入谷就是送死,杨将军一直等着呢,不过俺可以让他们死得更快些。”

第531章 【出其不意】

  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

  西夏援军,不止李察哥一路,甘肃军司那边来得更快。

  “甘肃”一词,便源自西夏的“甘肃军司”,是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的合称。

  先是西凉(武威)知府丁仲仪接到求援信,立即把和南军司副都统叫来。

  两人开始不顾一切聚兵,把能够征召的士兵全招来。振武城(古骨龙城)就是他们主动放弃的,把防线收缩至仁多泉城,以此减少军粮运输消耗,并减轻西线的防守压力。

  与此同时,他们又发信向甘肃军司求援。

  甘肃军司的都统是齐王李仁义,副都统叫做破丑马乞。还有一个叫张瑜的甘州刺史,兼任甘肃军司的监军使。

  “破丑”和之前的“野利”,皆为党项八部姓氏。

  在李察哥抵达会州时,甘州、肃州、凉州就完成聚兵,总兵力达到六万人——若给足时间和粮食让他们征召,把汉人、羌人、吐蕃各族都叫来,三州能够拉出十多万兵力。

  但这六万西夏军,战斗力着实堪忧。

  宋夏交战十多年,西夏的和南军司、甘肃军司损失惨重。仅仁多泉城,就被刘法给屠过两次,直接屠了数千老兵,连开城投降的西夏兵也不放过。

  而在会州、鄜州等地作战,也经常抽调这边的士兵过去。

  大量人口损失,只能抓捕汉民来补充。

  眼下这六万多兵,有三分之一都是汉人,还有大量羌人部落士兵。

  党项兵也整体呈现年轻化,十五岁到二十五岁居多,年过三十的老兵还不足五千人。

  全军行至济桑(古浪),便停滞不前。

  一来等待粮草运至,二来害怕中埋伏,他们想等李察哥抵达战场。

  几匹快马奔来,那是李察哥的信使。

  李仁义拆阅信件之后,随手递给破丑马乞:“晋王大军直插西关堡,威胁逼迫汉军回援,咱们这里也可以动身了。”

  监军张瑜说道:“我担忧两件事情。第一,和南军司快两个月没消息,会不会已经失陷?第二,汉军那种声如霹雳的神砲,能射出铁子的长棍,是否真如求援信中那般难以应付?”

  李仁义斩钉截铁道:“和南军司断然不会失陷,子城堡城墙虽然垮塌,但母城的城墙极厚。汉兵的神砲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厚实城墙轰塌。这几十年来,汉人多少次攻打和南军司,三千兵就能坚守半年以上。这次可是有两万兵,子城若不失陷,我连援兵都不打算发,因为汉兵肯定攻不破。”

  “但愿吧。”张瑜总觉得有问题。

  西凉知府丁仲仪说:“就算和南军司城已经陷落,也必须发大军去夺回来!”

  这句话属于政治正确,无人能够反驳。

  凉州(武威)在西夏的地位,类似洛阳之于大宋,它是西夏的法定陪都。

  和南军司一旦没了,西夏陪都就暴露在明军兵锋之下,用人命去填也得把城池给夺回。

  朱铭集中兵力去打和南军司,便是在战略上攻敌之必救!

  两日后,西夏的先头骑兵部队,顺利进入喀罗川河谷。

  看到河谷两侧有沟谷,便派遣十多骑进去打探,防止汉军在沟谷里设置伏兵。

  大概过了后世的天祝县城,双方的侦察骑兵相遇,爆发小规模骑兵战斗。

  ……

  杨志召集众将开会:“敌人援兵就快到了。”

  “俺来主攻!”巩休立即喊道。

  杨志点头说:“可以,吃过午饭,让士卒休息一阵便攻城。”

  巩休惊讶道:“不是晚上攻城吗?”

  “俺哪里说过晚上攻城?”杨志笑问。

  “这一个多月,每天晚上击鼓呐喊,不就是疲兵之计?俺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晓得这道理,既能让城内敌人睡不好,也能让敌人麻痹大意,”巩休说道,“等敌人又累又困,对晚上的喊声习以为常,就突然真的派兵杀进去!”

  杨志哈哈笑道:“俺也是那般想法,不过李将军却说白天出兵更好。”

  李彦仙说道:“咱们疲敌一个多月,敌军主将必然防备夜间,反而料不到我军白天进攻。这是其一,再说其二。敌军城墙多处倒塌,又遭围困疲扰多日,士气早已大不如前,完全没必要再夜袭。我军白天攻城,更能发挥军阵和火器的长处。”

  巩休点头说:“确实如此。”

  会议很快结束,巩休去做军事部署。

  今天是翰怀忠轮值守城,他看到明军调动部队,也按部就班组织士兵防御。

  都已经形成套路了。

首节 上一节 518/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