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43节

  虞允文道:“黄头回鹘已经蛮夷化,而且是中国羁縻之属,你们到时不要搞错了礼数。至于高昌回鹘,听闻其国家文书,除了回鹘文字之外,一直还在兼用汉文。既用汉文,又是藩国,礼节上就该更重视之。”

  众人点头称是。

  马扩当然不会听虞允文讲课,此时正在跟萧斡里剌喝酒。

  如今那位回鹘国王,属于妥妥的小老六。

  当耶律大石被金国打得被迫西征,率军路过高昌回鹘时,回鹘国王又送战马又送牛羊,还哭闹着继续做大辽的属国。可听说耶律大石西征失败,回鹘国王立即带兵去迎接,想把耶律大石给彻底弄死!

  “这烧刀子着实对胃口,”萧斡里剌饮尽一杯白酒,“朱太子虽然年轻,却是一等一的英雄,我家大汗见了定然喜欢。”

  马扩提醒道:“别喝太多,剩下那些烧刀子,都是太子送给贵主的礼物。”

  “我晓得,难道会把国礼喝光不成?”萧斡里剌笑道。

  马扩突然问:“耶律余睹此人,是否能够策反?”

  萧斡里剌摇头:“不知道。这厮着实该死,他若能领兵叛金,勉强还能原谅。若他只身叛金逃走,我抓到了定要将他杀死!”

  马扩却说:“即便他只身逃走,麾下一个兵没有,也该好生以礼相待。他受到的待遇越好,愿意叛金的契丹人就越多。”

  金国是真的翻脸无情,郭药师率军投靠做带路党,为金人立下伐宋大功。事后夺了此人军权不说,还把郭药师的精锐全部诱杀。

  对待耶律余睹也是如此,耶律余睹是辽国文妃的弟弟,因外甥卷入皇储之争,他带着大军投靠金国,为金国灭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还是用完就扔,直到耶律大石崛起,才又让他带兵作战,在耶律大石西逃后再次闲置。

  最后,竟被金国逼得背叛逃跑!

  相比起来,满清对待降将那是真心不错。

  马扩想的却是策反耶律余睹,必让金国境内的契丹族人心思动。

  至于耶律余睹往哪儿逃,马扩觉得无所谓。

  此人的身份地位太高,一旦逃到耶律大石那里,估计今后还会搞出内讧。而如果逃到大明这边,大明就对契丹人有了号召力。

  横竖都对大明有利。

  马扩的心眼儿很多,这次路过兰州,还会挑拨西夏跟回鹘的关系。等到了高昌回鹘,再给西夏上眼药,忽悠回鹘可汗跟西夏干架。

  能不能成功另说,有事没事儿捅两杆子,说不定就能打下几颗大枣呢。

  一行人来到兰州时,大明和西夏的谈判已经进入尾声。

  就在双方即将签署和约时,李弥大突然说:“此约不可签。”

  李仁礼问道:“还有哪里需要商榷?”

  李弥大说:“大明与辽国已建交,两国约为兄弟。而辽国与西夏又是父子之国,这份国书如何能签署?”

  李仁礼疑惑道:“辽国不是已经覆灭了吗?”

  李弥大说:“东京送来紧急公文,耶律大石被漠北诸部推举为大汗,国号依旧是大辽。耶律大石的使者,已经在东京互换国书,他们强烈反对大明与西夏约为兄弟。”

  李仁礼辩解道:“耶律大石只是辽国宗室,就算辽国皇室死绝了,也轮不到他来做大辽皇帝!他这辽国不算数。”

  李弥大笑道:“但耶律大石毕竟是辽国宗室,又被漠北诸部推举为大汗。如今,我大明与辽国不仅约为兄弟,还相邀一起南北夹击金国。对大明来说,辽国更重要,西夏若不同意,那就只能继续打过!”

  李仁礼据理力争:“贵国同意与我国约为兄弟,我国才答应归还诸多领土。如今兄弟之约难成,归还哪些土地也要再议。”

  “寸土必争,决不妥协!”李弥大态度强硬。

  李仁礼心中大怒,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之前的谈判,李弥大已经将他的底线摸透了。

  “吾要再报大夏皇帝。”李仁礼郁闷道。

  李弥大笑着说:“悉听尊便,和谈期间,两国皆可厉兵秣马,等明年又打一场再谈。”

  李仁礼派人回国请示时,使节团已经来到兰州。

  马扩跟李弥大一通密谈,故意让李仁礼看见高昌回鹘、黄头回鹘的使者,还约李仁礼、萧斡里剌一起喝酒。

  现场比较混乱,因为有人直接动手了。

  刚刚见面,萧斡里剌便揪住李仁礼的衣襟:“两年多前,我家大汗与西夏相约伐金,为何西夏却转头就向金国称臣?”

  李仁礼无言以对,因为这事儿确实是西夏出尔反尔。

  萧斡里剌一脚踹中李仁礼的肚子,将李仁礼给踢翻在地,恶狠狠道:“西夏若是再帮着金国打仗,等大汗收复故土,定然率大军将西夏灭国。”

  李仁礼有些惶恐,一个耶律大石他不怕,再加上大明就不好搞了。

  万一双方真把金国灭了,再联手对付西夏咋办?

  马扩还在萧斡里剌这里上了眼药,告诉他关于西夏皇后、太子离奇死亡的事情。

  一脚踩住李仁礼的胸膛,萧斡里剌质问:“成安公主母子,怎一个月内双双离世?是不是你们为了讨好金人,竟悄悄害死自己的皇后与太子?”

  “绝无此事!”李仁礼连忙否认。

  萧斡里剌又将李仁礼揪起:“还敢狡辩,好端端的母子俩。若是死一个,还可推说思念故国,为何两人都死了?且是一个月内相继去世?”

  李仁礼道:“太子是思念故国,皇后却是思念亡子。”

  “此等言语,傻子都不信,把我当蠢货消遣吗?”萧斡里剌一耳光扇过去。

  眼见气氛差不多了,马扩连忙拉住:“息怒,息怒,都是使节,不要动粗。”

  脸上带着巴掌印的李仁礼,用幽怨眼神看向马扩,心想你要拉架怎不早点?

  双方不欢而散。

  事后,马扩私下对李弥大说:“可以派人联络萧合达了,要大摇大摆派人去联络!”

  萧合达这个辽国将领,不但是西夏国主亲自任命的夏州方面军主帅,而且麾下还有随他投靠的契丹兵。

  此人一直想联络耶律大石抗金,却始终被西夏君臣敷衍。

  他要是知道耶律大石的情况,而且耶律大石还跟大明结盟了,甚至有可能直接带兵暂投大明,等今后有了机会再去投耶律大石。

  而马扩还出主意,让李弥大派人大摇大摆去联络!

  或许萧合达还没打定主意是否离开,但西夏君臣心里会怎么想?

  李弥大听完马扩的全盘计划,涉及大明、西夏、高昌、辽国、金国等诸多势力,顿时感到极为震惊,赞叹道:“君乃大明之班定远、苏属国也!”

  “不敢有此妄念,略施小计而已。”马扩笑道。

第559章 【萧合达的尴尬处境】

  第559章 0554【萧合达的尴尬处境】

  银州城,祥佑军司临时驻地(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

  一个契丹族亲兵前来报告:“都统,有一队汉军在银川城(旧宋永乐城)外,说是要跟都统当面商谈,还送来了一封火漆密信。”

  萧合达接过信件,抽刀把火漆封口给挑开,信纸上只写了一句话:耶律大石之使者已至兰州。

  萧合达轻轻把信放下,对亲兵说:“放他们过来。”

  杨沂中被刘延庆任命为米脂寨主,距离西夏城寨最近,他自然是被派来联络。

  过了银川城,沿无定河再行四十里,便是萧合达驻军的银州城。

  杨沂中带着百余军士,大摇大摆而出,及至银州城外被勒令交出兵器。

  “这点人你们也怕?”杨沂中拒不服从,反而嘲笑对方胆小。

  倒不是因为杨沂中胆识过人,而是马扩那边已经来信说明,杨沂中知道萧合达不会杀自己。

  果不其然,守城士卒通报之后,萧合达很快就允许他带兵进城。

  见面之后,萧合达直接问道:“耶律大石的使者在兰州?”

  杨沂中说道:“前阵子路过兰州,还把李仁礼殴打一顿。他急着借道回鹘复命,此时估计已经走了,不过给阁下留了一封亲笔信。”

  “信呢?”萧合达问。

  杨沂中笑着把信交出。

  信是萧斡里剌用契丹文字写成的,主要阐述了耶律大石背弃天祚帝的原因,以及率二百骑逃去漠北自立的详细情况。

  里面牵扯到大量漠北部落,还有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情况,萧合达能够确定这封信不是伪造的。

  萧斡里剌还说,如果西夏愿意攻打金国,萧合达就继续在西夏统兵。如果西夏还跟金国眉来眼去,萧合达可以暂时带兵投明,等耶律大石杀回来再归大辽。

  萧合达的脸色似乎很平静,问道:“直接送信便是,为何你要带兵来一趟?”

  杨沂中说:“如此重要信件,交给西夏兵恐出意外。”

  “这是在离间吗?”萧合达直接把事情挑明,“我的妻儿还在夏州,虽然那里也是我的驻地,但守城部将却是党项人。我若在银州叛乱,妻儿必被俘虏,恐怕此事恕难从命。”

  杨沂中说:“银州到夏州,不过二百里而已。那里的守城将士,又一直归将军节制。将军何不带兵杀回去,夺了那夏州城,把银州、夏州都献给大明天子。”

  萧合达冷笑:“夏州是大夏的龙兴之地,党项部落遍布于彼,我若带兵杀过去,麾下党项将士必不从命。还没等我攻城,我麾下部将就要兵变了。”

  杨沂中说:“将军是奉辽主之命,护送辽国公主到西夏结亲的。如今不但辽国公主已死,就连公主所生的西夏太子也亡。母子俩死得不明不白,将军身为护亲之人,于公已经愧对母国,于私已然朝不保夕。将军还要为西夏卖命吗?”

  “你且先回吧,此事再容我三思。”萧合达道。

  “告辞!”杨沂中转身离去。

  萧合达确实是辽国的护亲大将,拥有护亲士兵千余人。

  他的处境极为尴尬,公主母子已死,而且死得颇为离奇。他从辽国带来的一千多护亲士兵,也早已经在西夏娶妻生子。

  而且,士兵很多已年过四十,甚至连五十岁的都有。

  他们在为西夏作战时,有的已经战死,没死的也多退伍,让儿子来接替从军。只有那些升为军将的,还一直留在军中做事。

  这些辽国护亲士兵的后代,生母全是西夏人,他们真愿意随自己叛乱吗?

  辽国覆灭之后,又有许多契丹人,逃到西夏投奔萧合达。这些近几年投靠的契丹兵,反而对萧合达更加忠诚,并且已经跟护亲军的后代,因职务升迁而产生利益矛盾。

  还有,夏州是党项人的核心地盘,在这里叛乱必引来疯狂反扑。

  偏偏明军大摇大摆派人来送信,本地监军是李乾顺的人,在明军的刻意散播之下,估计西夏君臣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这是把萧合达架在火上烤!

  而萧合达又任由杨沂中来去自如,已然是表明了态度。甚至在故意表明态度,故意做给西夏君臣看——他怀疑公主母子的死因,极度不满西夏背辽投金!

  左思右想,萧合达给国主李乾顺写信,声称自己要常驻银州,绝不能将此地归还汉人。他要为西夏死守横山的出口,请国主派人把自己的妻儿护送来前线,他们全家都要为西夏守边而不惜性命。

  这封八百里加急信件,送到李乾顺手里。

首节 上一节 543/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