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54节

  城内的厢军虽不多,但守城百姓多啊。他在闽清县的所作所为,早就已经传到这里,官员、富户、小民被逼得上下一心。

  辛兴宗在城外驻足良久,心灰意冷道:“撤军!”

  他不敢绕过南剑州城去剿贼,一来有可能被断后路,二来军粮严重不足。此去建州,沿途尽是山岭河谷,一路抢过去也抢不到几个粮食,必须在南剑州疯狂劫掠才能凑足军粮。

  兴师动众去剿贼,灰头土脸便撤军。

  但胜捷军将士却欢天喜地,不用去跟贼寇拼命,还在闽清县抢了不少,这对他们来说再划算不过。

  眼见辛兴宗带兵撤走,知州蒋璨长舒一口气。

  陈渊问道:“太守得罪了辛兴宗,还不愿改旗易帜吗?”

  蒋璨苦笑道:“不改也得改了,便换旗吧。”

  蒋璨自幼丧父,从小由伯父蒋之奇养大。

  蒋之奇干过最出名的事情,就是闻风弹劾欧阳修扒灰……

  这当然属于扯淡,真正的原因是蒋之奇站队错误,换了新皇帝必须跟欧阳修划清界限。但这界限也划得太远了点,稀里糊涂跟儿媳闹绯闻的欧阳修,恨不得提刀亲手把蒋之奇劈死。

  虽然道德很有问题,但蒋之奇属于变法派干将,而且在实施过程当中,主动纠正新法的各种弊病。

  在福建做官时,他遇到天灾以工代赈,招募灾民兴修水利,“用工致百万,灌田九千顷,活民八万四”。

  而身为蒋之奇的侄子,蒋璨也属于实干派,在江南修建了十四个码头。劝农桑这些老生常谈就不说了,蒋璨为官还“抑豪强”!

  仅凭“抑豪强”三个字,他今后就能在新朝混得不错。

  正因为在浙江抑豪强,得罪了太多士绅,蒋璨被南狩的宋徽宗贬来福建做知州……

  看着城头换上“明”字旗,蒋璨对陈渊说:“知默兄晓得我想做什么吗?”

  “死守南剑州,等待大明派兵接收?”陈渊说道。

  蒋璨摇头:“这几年兵灾匪患不断,南剑州百姓苦不堪言,各县庙观趁机兼并土地,甚至隐匿人口、蓄养私兵。如今粮价飞涨,等待大明朝廷已来不及,否则不知要饿死多少下等户。我打算捣毁寺庙,用庙里的粮食招揽饥民,以工代赈兴修各县水利。特别是那些淫祀,必须全部捣毁!”

  陈渊劝道:“恐激起民变。”

  这不是危言耸听,所谓淫祀就是民间神灵,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穷苦老百姓很信那一套。

  蒋璨说道:“百姓有活干、有饭吃,就不会信那些。当然,不能一味蛮干,得循序渐进,先招一部分饥民,先向城里的寺庙‘借粮’。在此之前,还要杀几个贪官立威,否则下面的人不会听话!”

  李宝把宋徽宗搞失踪了,是人是鬼都在秀。

  蒋璨也打算秀操作,他这几年憋屈得很,想趁着新旧政权交替的空窗期,完全凭自己的心意放手施为。

  比如,这州城里有几个官员,蒋璨想收拾他们很久了!

  福建就此出现诡异局面,范积中、范汝为在建州大肆杀戮,把大地主砍得人头滚滚,然后将粮食和土地分给百姓。

  而在隔壁的南剑州,太守蒋璨也私自杀死贪官,随即捣毁寺庙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甚至还处理了一些不听话的豪强。

  一乱一治,泾渭分明。

  但他们的做法,朱铭都很喜欢!

  ……

  却说辛兴宗带兵外出之时,数十条海船也来到福州。

  杭州有澉浦镇,福州有闽安镇,都属于大城市的外港。

  “不对劲啊!”

  李宝亲自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海贸繁忙的福州,闽安镇港口竟然没几条船。

  很简单,童贯已经发疯了,杀鸡取卵抢劫海商,以此筹措钱财作为军费。

  辛兴宗带兵出去的时候,童贯又招募了五千新军。从海商那里抢来的财货,也被他分出一些赏给将士,还有许多赏给福州官员。

  此时的闽安镇,江面足有四五里宽。

  诸多商船航行进来,立即被福州水军发现。

  “又来肥羊了!”

  水军将士大喜,生怕把商船吓跑,等他们全部临近港口才出动。

  “轰轰轰轰!”

  水军战船刚刚挨上去,迎面便是几发炮弹打来,随即数十条商船全部挂上日月旗。

  虚张声势而已。

  福州水军却吓傻了,他们以为那几十条商船,全都用来运输大明军队。

  就算一条船只运五百兵,那也有两三万大军啊。

  这可都是大型海船,真要使劲往里塞,连人带粮一艘船能装一千兵!

  来了四五万明军?

  李宝坐船驶过马尾,用望远镜观察情况,发现城头虽然慌乱,但不似杭州那样全无防备。

  除非还有“细作”在城内配合放火,否则不能可一举拿下。

  李宝下令船队退回闽安镇,磨磨蹭蹭拖到傍晚才登陆。

  黑灯瞎火之中,一队又一队士卒登岸,搜集港口的运货小船,并且强征小镇居民帮忙扎营。

  士兵进进出出,在营寨和小镇来往。

  不时有小队离开,坐小船重新回到大船上,然后在黑暗中举着火把登陆。

  站在山顶观察情况的士兵大惊失色,跑回去报告童贯说:“伪明来了好多兵,几十条船运兵,一条船至少上千人,算下来恐怕有五六万人!”

  五六万人……

  童贯只知道李宝奇袭杭州,然后江防部队迅速崩溃,具体什么情况他根本不清楚。

  此时此刻,童贯既怀疑李宝在玩增兵计,又担心李宝真带来五六万人。

  他既想要死守福州,又害怕兵败被俘。

  于是骚操作来了。

  童贯带着傀儡皇帝和百官,以及他在闽浙编练的亲兵,连夜撤出福州城逃跑,打算去跟辛兴宗的胜捷军汇合。却又让部将领兵守城,而且城内全是厢军和新兵……

  既要,又要,他啥都要!

第571章 【连夜追击】

  第571章 0566【连夜追击】

  被童贯留在福州守城的,是两浙马步军副总管杨应诚。

  而杨应诚的一母同胞兄弟,正是在衢州认出宋徽宗的杨应谚。

  童贯刚刚离开福州城,杨应诚就对儿子杨韶说:“你去闽安镇联络明军,就说我愿献福州城而降。”

  “父亲为何不拿下童贯再降?”杨韶问道。

  杨应诚摇头:“他有防备的,我手里的兵太少,还得提防那些厢军和新军突然兵变。”

  福建的军队情况极为复杂,杨应诚手里全是浙江兵,年初的时候跟随童贯一起到福建剿匪。

  这些浙江兵听说老家被明军攻占,一个个都闹着要回去。

  童贯害怕发生兵变,就把浙江兵分为三部分。

  一部驻守汀州,一部驻守建宁,防备逃进山里的反贼再杀出来。并且童贯还承诺,等他回福州募兵之后,就把这两部浙江兵带回老家。

  剩下一部,归辛兴宗统率,之前跟随胜捷军一起去打建州。

  而杨应诚身为两浙马步军副总管,竟被搞得一个浙江兵也没有,反而统领着两三万福建厢军和新募乡兵。

  童贯现在的倚仗,是五千和尚兵。

  他见福建遍地是寺庙,于是征募年轻和尚入伍,亲人越少就越受优待,全家死绝的可直接做军官。

  杨应诚无法掌控部队,童贯又有和尚兵保护,只能任由其连夜逃离福州。

  “将军,抓到一个细作,自称是福州守将之子!”

  “带过来。”

  杨韶见到李宝的第一句话,就是:“将军请速速发兵,童贯已带着皇帝和官员逃跑,福州城内守军有钱无粮恐闹出大乱子。”

  “有钱无粮?”李宝反而不关注童贯。

  杨韶解释说:“童贯派兵洗劫海商,抢到大量财货,扶持新君登基之时,将这些财货赏赐给军士,还趁机又招募大量新兵。但将士拿到了钱财,城内却没有足够粮食,如今米价已涨到三千五百文一石!”

  李宝立即明白自己的敌人是谁,不是逃跑的童贯,更不是傀儡皇帝,而是好几万没饭吃的福建兵!

  不解决粮食问题,李宝根本没办法在福建立足,除非他能像童贯那样不顾百姓死活。

  福建本来就山多地少,粮食产量极低。童贯在此剿匪大半年,好几次下令征集军粮,已把底层百姓的粮食征干净了。

  李宝问道:“粮商可在囤积居奇?”

  杨韶摇头说:“本地粮商也没粮了,童贯虽没有明抢,却逼着他们低价出售,不肯卖粮的就是勾结贼……勾结大明。就连福州城周边的士绅,也被童贯带兵强征粮食,稍有反抗就以通贼之名捕杀。”

  “最近的粮食能去哪里搞?”李宝又问。

  “泉州!”

  杨韶不假思索道:“那里还未遭遇兵灾,而且不仅士绅商贾有粮,庙观里更是堆积大量粮食。开元寺、少林寺等庙宇,不但兼并土地无数,还把持着内河生意,常年向那些海商供货。”

  “童贯为何不抢泉州寺庙?”李宝问道。

  杨韶回答道:“听说两浙被大明攻占,童贯也派了几千兵去泉州征粮,被各寺联合组建的僧兵打回来了。”

  李宝惊讶道:“童贯的兵,竟被僧兵打败了?”

  杨韶解释说:“泉州大小寺庙无数,仅最大的那几家,僧兵加起来就上万!其实福州的寺庙更多,但童贯大军在此,他们不敢反抗,主动提供了一些粮食,童贯也就没有再撕破脸劫掠。”

  李宝又询问杨韶的情况,吩咐道:“让你父亲安抚城内士兵,对那些士兵说,不日就有军粮运至,谁敢兵变不但是死罪,连家人也别想买到粮食。还有,立即搜罗内河船只,俺要带兵去追击童贯!”

  杨韶有些为难:“福州城外的船只,辛兴宗出兵时带走一批,剩下的全被童贯带走了。”

  “能搜集多少是多少!”李宝说道。

  半个时辰后,李宝率一千人进城,后续部队正在陆续赶来。

  杨应诚对此佩服不已,换他绝对不敢直接进城,万一守军有诈设置埋伏咋办?

首节 上一节 554/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