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79节

  一来年龄渐长,二来颠沛流离,三来无依无靠,她现在说话已经非常收敛。

  又在画舫逗留片刻,李清照借故家中有事,便提前告辞离开。

  东京着实没什么好留恋的,她决定卖掉房子回乡,再养育一个孤儿消磨时间。

  坐着驴车回到住所,正准备吃饭呢,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来访。

  “阿姐,大喜事!”李迒见面就说。

  李清照不解道:“喜从何来?”

  李迒说道:“陛下要从广东调回大量官员,其中一些才学广博之辈,打算留他们在翰林院编书。此书名叫《洪武全书》,经史子集都要编进去。姐夫所作《金石录》,那是肯定要收录的。我请奏陛下,说《金石录》并未编完,陛下允伱进翰林院协助编撰。阿姐老家,不是还有十几间房的藏书吗?可一并献给朝廷。等翰林院选录完毕,这些书还会还给你的。”

  “女子也可入翰林?”李清照惊讶道。

  李迒说道:“没有寄禄官,陛下给了个临时差事。”

  李清照问道:“我需要回山东取书吗?”

  李迒说道:“不必,阿姐只要点头,再给家里修书一封,自有地方官员送到东京。”

  李清照夫妇逃难之时,带走的全是精品,仅这些就得以“车”为单位。

  而他们留在老家的藏书,堆满了十几间屋子!

  李清照次日就前往翰林院,领到了临时差遣,大概类似合同工,暂时没有说工资多少。

  《洪武全书》的编撰工作,目前也还没开始。

  主要是为了处理广东官员,一股脑儿罢官实在影响不好。

  因此朱国祥决定,臭名昭著者正法,才学平庸者罢免,学识广博的贪官扔去编书。而且是大部头的《洪武全书》,让这些贪官下半辈子不干别的,老老实实去钻故纸堆吧,不给他们任何再沾钱财的机会。

  甚至都没法留名,这种大型编书工程,只有几个主编可以署名。

  李清照暂时被分配到翰林院画院,这里有宋徽宗留下的大量收藏,还包含许多金石古玩艺术品。

  李清照的工作,就是整理宋徽宗的收藏,将它们一并写入赵明诚的《金石录》。

  面对以前做梦都看不到的皇家收藏,李清照仿佛耗子跑进了粮仓,恨不得吃住都在里面。

  正准备前往山东巡视的朱铭,跟老爹开玩笑道:“听说李清照在画院,你就不去认识认识?”

  朱国祥没好气道:“名气再大,也已经是个中年妇女,你挤眉弄眼的是啥意思?”

  “当我没说,”朱铭嘀咕道,“金人已经有小动作了,我得赶紧去山东巡视,让那些新编部队彻底归心。东京这边,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去吧,没有必要的话,就别亲自上战场。”朱国祥提醒道。

  朱铭离京的当天,朱国祥就起驾前往画院,他主要是好奇千古才女李清照长啥样。

第597章 【金石之学】

  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学】

  “这是《博古图》,由王黼领衔编纂,昏君的收藏都在里面。”

  曾怘指着一套图书,又指了指里面的屋子。

  李清照跟在其身后,虽然曾怘比她年龄更小,但她却是不敢有所怠慢的。

  因为曾怘是曾巩的孙子,而“金石”一词,正是曾巩最先提出!

  金石之学,由欧阳修开创,由曾巩发扬,可谓两位祖师爷。

  至于李清照夫妇,妥妥的后辈。

  曾怘又指着一套书说:“此乃家祖所编撰之《金石录》,共有五百余卷,所记录者皆为碑刻铭文。”

  李清照随手翻开看了几页,很快就面露喜色,有两篇碑铭是她没见过的。

  曾怘继续往前走:“那是龙眠居士(李公麟)的《考古图》,或许你已经读过了,但这里的篇幅最全。”

  李公麟乃鼎彝学之开山鼻祖,专门研究商周时期的钟鼎文。

  曾怘继续介绍各种书籍和实物,忙活好半天说道:“官家的意思,是按鼎彝、碑刻等分类编撰,实在不知如何分类的就归为杂类……这里就交给阁下了!”

  “先生就要走吗?”李清照问道。

  曾怘微笑道:“端州、新州、康州、南恩等州县,被朝廷合并为肇庆府,吾将奉皇命外放肇庆知府。”

  李清照拱手道:“恭喜先生。”

  曾怘之前担任温州知州,李宝出兵奇袭浙江时,他不但带着整个温州归顺,还拆毁道观收缴土地,勒令林灵素的徒子徒孙全部还俗。

  至于历史上,越州被金兵攻陷之后,勒令文武官员前往参拜。唯独曾怘宁死不从,遭金兵抓捕依旧视死如归,全家四十余口被金人杀害。

  李清照把曾怘送出大门,迎面走来一个小老头。

  曾怘作揖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小老头不敢受礼,避让回礼道:“不敢当先生之名,在下赵广,无字,乃龙眠居士家书童。今受居士故人举荐,进京协助编书。”

  李公麟不仅是钟鼎文专家,而且还是非常知名的画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李公麟的传世画作,大部分由书童赵广代笔。实在是求画之人太多,李公麟不好全部拒绝,就让书童随便画一幅打发掉。

  金兵南下之时,听闻赵广擅长作画,就逼他画那些掳来的可怜女子。

  赵广不从,被砍去右手拇指,余生便用左手作画,并且只画观音菩萨像。

  曾怘却是不知道赵广的底细,听闻他只是个书童,也就不再那么客气,拱手说:“原来是赵先生,这位是易安居士,今后你们互相商量即可。”

  还有几位宋徽宗的御用画家,被调过来一起做事,比如李唐、张择端、李从训等人。

  李唐是李公麟的弟子,赵广就是他举荐入京的。

  另外,又有一些研究金石的被召来,比如吕大临的侄孙等等。

  李唐担任项目负责人,分出六个工作小组,即:鼎彝、碑刻、玺印、牌符、造像、杂类。

  “好消息,好消息!”

  刚开始工作没两天,李从训冲进来大喊:“官家御赐‘金石学’匾额,专门划了一处廊院给吾等!”

  众人闻言大喜。

  近一百年来,“金石”和“考古”两个术语相继出现,但没人敢在后面加一个“学”字。

  现在皇帝御笔赐下“金石学”,今后就可宣称是一门正经学问了。

  李从训又说:“官家还有谕令,金石学书籍,应以文字配上图形。所有器物都该画下来,有几面画几面,要用工笔画得精细。”

  李唐笑道:“难怪要召集诸多画手。”

  李清照在这里的生活很充实,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可赏玩,还有一群顶尖的金石家、画家相伴。

  工作之余,能够闲聊艺术,还可互赠诗画。

  “官家来了,还在御书院那边,你们这里早做准备!”某日突然有太监来传讯。

  众人连忙打起精神,仔细整理这几日的工作成果,等皇帝来了好展现自己的才能。

  左等右等,或许是皇帝在御书院耽搁,正在接见那边的文学书画家,他们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终于有动静。

  “皇帝驾到!”

  李唐领着众人到院门口迎接,李清照站在第二排。

  却见天子仪仗由远及近,跟随过宋徽宗的旧人,此刻心中都感慨不已,终于能够再次侍奉皇帝了啊!

  “拜见陛下!”

  众人齐刷刷作揖。

  朱国祥道:“平身,先进去吧。”

  朱院长扫向人群中唯一的女性,身材苗条,而且高挑,并非想象当中的弱不禁风。

  相貌并不十分漂亮,但五官清秀端正。

  虽然经常酗酒熬夜,皮肤却还保养得不错,靠近了观察才能看到鱼尾纹。

  进入廊院之后,李唐发现皇帝多看了李清照几眼,连忙介绍说:“官家,这位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李清照再次上前行礼:“臣李清照拜见陛下。”

  朱国祥微笑道:“久仰大名,爱卿的诸多诗词,朕早就拜读过了。”

  李清照谦虚说:“些许拙作,不敢入圣君法眼。”

  “不必拘束,诸位爱卿都坐吧,”朱国祥坐在太监搬来的椅子上,“朕在琼林宴上,做了一首打油诗给新科进士,想必伱们都已经知道了。朕不擅书画辞章,你们却都是此中高人,没必要在朕面前过于谦虚。”

  张择端连忙拍马屁:“陛下心怀天下社稷,自不必耽于此等小道。”

  李唐立即介绍此人。

  朱国祥笑着说:“你那副《清明上河图》,太子却是喜欢得很,早早就从赵佶手里索去。”

  “太子殿下抬爱了。”张择端浑身舒爽。

  朱国祥忽然感觉手痒:“朕也向贵妃学过作画,今日再贻笑大方一次。”

  众人不敢怠慢,连忙取来笔墨纸砚。

  朱国祥不但跟着文小妹学会画竹,近两年还学会了画兰花。

  他先是画出几块石头,又画了一从竹子,接着在石头缝里画兰花,一副水墨竹兰图很快就搞定。

  “官家好画艺,运笔老道,苍劲有力,层次分明,浓淡相宜。”

  “此风竹动静恰当,秉节不屈之志跃然纸面!”

  “刚中有柔,刚柔并济,实非凡品也。”

  “……”

  朱国祥刚刚收笔,一连串赞誉之词就冒出来,这群艺术家疯狂的拍皇帝马屁。

  朱国祥看向李清照:“易安居士怎不评价两句?”

  李清照不习惯说谎,只能挤出笑容:“官家画得极好,意境非常人所能及。”

  “哈哈哈哈!”

  朱国祥开心大笑,投笔说道:“朕画竹兰也有几年工夫,糊弄凡夫俗子还算可以,在你们面前肯定如那三岁稚童。不过奉承话人人爱听,你们愿讲就多讲点,大家都能图一个乐子。”

首节 上一节 579/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