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687节

  呼延通伏在马背上,箭矢从头顶飞过,破空声让他心中大惊。当即便不服气了,呼延通也挽弓瞄准,开始跟这敌将骑马对射。

  连续两箭互相射出,皮质马铠皆被射中,彼此都已颇为忌惮。

  战马越奔越快,他们各自收弓举枪。

  并没有夹枪冲锋,战马在交错之时,相距足有三米多远。他们手持大约四米的长枪,扭转身体同时朝侧面刺出,这是中国古画里最常见的马战姿势。

  “嗙!”

  长枪撞击发出声响,这种时候不是比力气大,而是看谁招式精妙,因为战马冲锋自带力道。

  呼延通连消带打,趁着蒲卢浑的长枪被带歪,自己的枪头如毒蛇般刺出。这次攻击仿佛违背物理,明明已经错马而过,呼延通的力道已老,长枪却凭空变长了半尺。

  蒲卢浑紧急闪避,差点被一枪刺破喉咙,吓得背心疯狂冒汗。

  战马各自奔出一段距离,二人掉转方向,策马奔驰开始第二回合斗将。

  这次的冲锋距离很短,战马还没完全加速,长枪就已经再次相碰,依旧没有分出胜负。

  第三个回合,冲锋距离更短。

  如此厮杀,不但要比招式,力气也变得极为重要,因为马速根本冲不起来。

  打着打着,变成完全不冲锋,各自骑着战马小范围转圈,一边转圈一边出枪缠斗。

  李宝在望远镜里也看得紧张起来,夺过鼓槌亲自击鼓助威。

  两军将士,皆奋力嘶喊,为己方将领加油鼓劲。

  呼延通有些后悔这样缠斗了,他的枪法更精妙,但力气却稍小,在冲锋斗阵时更占便宜。此时缠斗起来,乌延蒲卢浑自知枪法不如,一直在用蛮力跟呼延通过招。

  这金将的招式大开大合,故意减少刺击,更多是使用横扫。

  呼延通突然加速往城墙逃跑,不再骑马跟敌将转圈圈,像是认输一般慌张逃离战场。

  乌延蒲卢浑立即骑马狂追,无数金兵叫得更大声,认为己方将领已经胜了。

  呼延通伏在马背上,头脑无比清醒,控制着马速好让敌人追上。

  他竖起耳朵辨别马蹄声的远近,小幅度扭头观察敌人的骑马姿势,就在乌延蒲卢浑追上来出枪时,呼延通以极为诡异的角度出枪。

  长枪就像是活过来了,枪身在抖动中回转方向,而这种回转隐藏在身体扭动中。在乌延蒲卢浑的视野里面,他只看到呼延通在扭身躲避,突然一点寒芒迅速接近,根本就不给他丝毫的反应时间。

  回马枪,防不胜防!

  乌延蒲卢浑面门中枪,当场就落马坠地。

  而呼延通则勒马减速停止,催动战马回去,朝着还没死的蒲卢浑补了一枪。

  这枪刺在盔甲上,乌延蒲卢浑依旧没死。

  呼延通跳马落地,拔刀摁着敌将,贴近咽喉那么一切。

  乌延蒲卢浑带来助战的一队金兵,在其落马的瞬间就冲过来抢救。而呼延通带来的士兵,同样嘶吼着往前冲。

  双方的鼓声,变得更加激烈。

  呼延通提起乌延蒲卢浑的头颅,迅速重新上马,在交战空地上来回奔驰炫耀。

  他领着自己的小队,朝金兵的接应小队冲去。

  那队金兵士气大跌,被杀得狼狈逃回。而呼延通则带着部队,将乌延蒲卢浑的战马和尸体一并带走。

  大队金兵追上来,至护城河附近,被守城的明军给射回去。

  “好汉子!”

  李宝亲自下去迎接,拍着呼延通的肩膀赞叹不已。

  “万胜,万胜!”

  守城的明军将士,发出一阵阵欢呼。

  而金兵那边斗将失败,难免士气低落。

  又有一个金将,顾不上申请出战,就骑马奔向城下大喊:“有种就再来厮杀一场!”

  李宝冷笑:“射死他!”

  已经斗赢一场,谁他妈还跟你单挑啊。

  一轮弓箭齐射,那金将差点被当场射死,摔下马背灰溜溜滚回阵中。

  完颜宗弼、完颜挞懒二人,都被搞得一脸无奈。

  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明军无非火器厉害,武将单挑肯定很弱,所以才想通过单挑打击守军士气。

  却不成想,力大无穷的女真勇士,居然在斗将环节落败。

  而且,明军单挑胜了一场,就再也不应战了。

  “哈哈哈哈!”

  看着那叫阵的金将狼狈而逃,城头明军发出阵阵哄笑。

  就连跟着大明贞、大明义一起投明的渤海兵,此刻都变得信心十足。他们之前见识到震天雷的威力,现在连武将单挑也这么厉害,据城而守还怕个什么?

  (终于回家了,跟逃荒回来的一样,直接炫了三碗米饭。对于一个重口味来说,坡县的饭菜真特么难以下咽。)

第711章 【爆炸的艺术】

  第711章 0706【爆炸的艺术】

  自从大明贞兄弟,带着海滨县城投明,李宝就开始加固这里的城墙。

  不加固不行啊,整个辽西走廊,大明就这么一座城池,两边都是敌人迟早会攻来。

  大明贞、大明义是因为金国粮食不够才投降,还请求李宝多运点粮食来,养活海滨县的盐工和农民。

  李宝正好以工代赈,让没粮吃的百姓都来筑城。

  由于民夫不够,战兵也轮换参与修筑。

  前后搞了三四个月,别看海滨县的城墙又矮又小,但墙基厚度被增加到接近十米。

  就城墙厚度而言,已经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州城。

  “哐哐哐!”

  金兵的回回炮,抛掷大石块不断砸来。

  城墙外层三米多厚的夯土,都是前几个月新增的,被大石块砸得坑坑洼洼,而且出现横七竖八的裂痕。

  被回回炮砸击的第四天,一大片外墙甚至垮塌,露出里面原有的墙体。

  豆腐渣工程!

  没办法,仓促加固,人手不够,原料不足。而且新旧墙体之间,缺少夯窝嵌合,前段时间又多雨,新墙体被砸垮再正常不过。

  但回回炮的精确度感人,不可能在砸塌新墙体之后,还对准同一点轰击里面的老墙体。

  回回炮连续砸击半个多月,东西两侧城墙的新墙体垮塌近半,相当于把城墙的外层装甲给摧毁大片。

  里面的老墙,几乎没受到什么损伤。

  完颜宗弼害怕明军出城破坏攻城器械,不敢分兵设置前敌营寨用于打造。就连回回炮,也是每日从金兵大营运出,到了城外再进行组装,下午拆了又运回大营去。

  一半时间,消耗于来往运输和拆卸,每天轰击城墙也就两三个小时。

  完颜宗望支援了一个望远镜过来,这让完颜宗弼如获至宝,每天都要亲自拿着观察。

  “靠近正西城门的那一段,墙皮(新墙体)塌得最好,”完颜宗弼说,“倒下来变成一个斜坡,我大金勇士可顺着斜坡冲上去,搭很短的梯子就能攀爬到城头。”

  完颜挞懒道:“继续用砲车投石,估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轰塌辽国修筑的老墙。不等轰塌了再攻城?”

  完颜宗弼说道:“粮草是斡本(完颜宗干)从高丽抢来的,他自己运回辽阳一批,剩下的才交给我们打仗。不仅这里在打,镇海口长城也在打,时间拖太久就没兵粮了。”

  完颜挞懒皱眉道:“为什么不集中一处作战?”

  “攻城战,集不集中都一样,”完颜宗弼说道,“海滨县城太小,就算这里有五万人攻城,能派上去的也就那些,其余部队只能在后面看着。”

  完颜挞懒忍不住吐槽:“讹里朵(完颜宗辅)好几年没上战场了,他根本不知道明军有多难对付。能夺回海滨县城已是不易,竟然还想着两处开战,把镇海口长城也拿下来。”

  完颜宗弼也三年没打仗了,他仔细思考后说:“再用砲车轰击五日,挑选几处城墙强攻,其余地方则佯攻助战。”

  五天时间,转眼过去。

  东西两处城楼,已被金兵的回回炮砸得千疮百孔,防守位置最好的几座箭楼也被砸塌。

  攻城正式开始!

  回回炮最先组装好,投石掩护攻城部队前进。

  金兵这次做足了准备,还利用从河北掳走的工匠,制作出许多北宋发明的攻城器械。

  城墙上却没站多少人,直至金兵停止轰击,李宝才调派士兵,从马道快速奔上城墙防守。而且,暂时不打算使用震天雷,那玩意儿暂时只有八百个。

  檑木和落石,早已堆积在城头。

  金汁也已熬成半固体状,那是大便、尿液和各种不知名物质的混合物。充作民夫的盐工跟着上去,往半干半稀的金汁里加水,然后点燃柴禾开始加热烧煮。

  热油则没有准备,跨海供应物资,菜油珍贵得很。

  最开始被投入攻城的,全是北地汉儿和契丹兵。这两个民族,在金国境内人口最多,而且社会地位也不高,每次都用来做攻城炮灰。

  新筑的外层墙体垮塌,形成崎岖不平的障碍物,虽然让城墙变矮了许多,却也让金兵的大型攻城器械难以靠近。

  像云梯这种玩意儿,还得挑外墙没垮的地方,才能让梯子成功挂上城墙。

  就在金兵转动绞盘,慢慢伸展云梯时,守军突然用汉话和契丹话呼喊:

  “汉家儿郎,莫要给金人卖命!”

  “契丹兄弟,丢掉兵器就不杀!”

  “女真兵不敢攻城,只让你们来送死!”

  “……”

  这两年跨海袭扰,李宝掳走和招降了许多金国军民,已经把金兵攻城的套路给摸清楚了。

  他知道前几拨攻城炮灰,必定是汉人和契丹人。

  守城的明军将士,一边喊话劝降,一边往死里下黑手。

  最先发射的是火箭,对准各种攻城器械。火药混合着松香,射在攻城器械上持续燃烧,只要射出去的火箭足够多,总能引燃一两架金兵器械。

首节 上一节 687/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