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747节

  提到大案,气氛有些微妙,这件事情特别敏感。

  “说点别的吧,”闵子顺转移话题,“听闻德远出使倭国,那里可有什么异邦风俗?”

  张浚考中进士更晚一科,他是通过何粟跟大家结交的:“日本此国,事事效仿盛唐,却又显得不伦不类。那里的贵族女子,皆染黑齿、涂铅粉、刮眉毛、披长发,夜晚见到直令人毛骨悚然。”

  潘良贵极为诧异:“为何要把牙齿染黑,不觉得又脏又丑吗?”

  “我问日本贵族,他们也讲不明白,”张浚说道,“就连日本公卿大臣,也有些效仿女装。把眉毛刮掉,描成蚕豆模样,把脸涂抹得面无血色上朝,且自认为这样的装扮风流倜傥。”

  何粟鄙夷道:“番邦蛮夷便是这般,想学大唐也学不到精髓。”

  闵子顺问道:“倭国真有那么多金银?”

  张浚点头道:“金银极多,估计今年就能运回第一批。而且还伴生铜矿,可以弥补大明的铜料缺额。”

  “此天赐我大明也!”

  潘良贵拍手赞叹,举杯与众人同饮。

  一杯酒下肚,又互相问起这几年的经历,聊着聊着就开始谈国事。

  去年的贪腐大案,清理了诸多官吏和士绅。虽然搞得官场动荡、地方政务停滞,却也加强了朝廷威信,朱铭趁机全面推广改革方案。

  包括四川在内,从今年开始,所有省份都要清查土地、摊丁入亩、吏役改革。

  这是最好的机会,不用重新再杀一遍!

  李含章等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楼上的房间却有人喝闷酒。

  李邦彦靠窗枯坐,一杯接一杯下肚。

  他往日在家宴请宾客,动辄数十上百人,而且客人非富即贵。

  现在却连个酒友都找不到,以前攀附奉承的那些家伙,现在皆对李邦彦避如蛇蝎。他以为自己人缘很好,朋友满京城,如今才晓得全是假象。

  清倌人在房里咿咿呀呀唱着,李邦彦突然醉倒在酒桌上。

  李邦彦老家的宅子也被抄了,执行者似乎跟他有深仇大恨。李邦彦自己出钱赎回老宅都不行,发卖家产时也故意不卖给他,搞得现在连个自己的宅子都没有。

  活着真没意思!

  翌日酒醒,回到租住的地方,李邦彦对妻子说:“搬去杭州吧,俺还没去过苏杭。俺今年还不到六十,纳一房小妾,或许还能生儿子。到时候做你的嫡子,好生教育培养,让他在杭州经商。”

  妻子说道:“我托人打听到,徐敷言的长子,前些日子复官了。你那几个庶子会不会哪天也能赦免?”

  李邦彦没好气道:“那能一样吗?徐敷言的长子跟次子,是被无辜牵连的。你我那两个儿子,还有几个庶子,全都贪赃枉法啊。就算官家、太子念及旧情,也顶多恢复俺的出身文字。想要儿子,只能再生一个。实在生不出来,就从族人那里过继一个。”

  李邦彦出身小门小户,祖父是采金淘金的工匠,父亲是开铺子的金匠。没有太多族人可言,但过继一个嗣子还是很容易的。

  夫妻俩也不吵了,张罗着搬家去杭州,而且从此改名换姓。

  李邦彦找到几个相熟的商贾,把朝廷抄家退还的十万贯,全部兑换成杭州那边的汇票。这些商贾趁火打劫,手续费就收了他一千贯。

  虽然亲属皆被流放,但朝廷不追究仆人。

  李邦彦把大量仆人遣散,只挑几个信得过的忠仆,便坐船一路往杭州而去。

  旅程漫漫,空虚无聊之下,李邦彦开始创作戏剧。

  这回不再写什么市井艳情剧,他要写一个前朝富贵公子,在社稷更替时遭遇悲欢离合。写的是宋末东京城之事,有朝堂政斗,有富贵奢靡,有儿女情长,展现那一段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岁月。

  杭州也有贪官落马,许多产业都在官方拍卖。

  李邦彦买下运河边一处房产,又买了百十亩地,便拿着户口本去县衙重新落籍,从此改名叫做李国栋。

  接着又找来牙人,想纳一房小妾。

  牙婆对李邦彦说:“相公的要求太多,又要面容秀丽,又要臀大易生,还要知书达理。大明不是前宋,这样的年轻女子可不好找,毕竟卖儿卖女的真没几个。官府还对人牙行当查得严,私牙抓到了就坐牢,稍不注意还要流放杀头。”

  李邦彦没好气道:“俺不是买丫鬟仆人,俺就是想纳一房小妾,让你帮忙物色个合适的。”

  “那你找媒婆啊,我是个牙婆!”牙婆直接怼回去。

  李邦彦顿时语塞,因为这牙婆说得好有道理。

  牙婆突然又说:“相公可以买个新罗婢为妾。”

  “新罗婢?”李邦彦来了兴趣。

  牙婆解释道:“这两年卖儿卖女的变少了,丫鬟仆人的契书也查得严,新罗婢就在苏杭流行起来。听说是高丽为了还债,公卿贵人就搜罗美貌女子,教她们伺候人的礼仪,然后卖到大明来换钱买粮。杭州有读书人说,高丽便是新罗。新罗婢在大唐的时候,只有权贵才用得起。这些高丽女子,就被称作新罗婢,可风雅得很啊!”

  本来生无可恋的李邦彦,连戏剧都懒得创作了,突然就对新罗婢产生了巨大兴趣。

  李邦彦微笑点头说:“新罗婢确实风雅,再来个菩萨蛮和昆仑奴,那就真是直追大唐盛世了!”

第775章 【老李发现财路】

  第775章 0770【老李发现财路】

  牙婆带来几个新罗婢,李邦彦看了连连摇头。

  粗手粗脚的,使唤做佣人还行,纳妾生儿子却不够。

  牙婆说道:“这新罗婢有三等。上等能歌善舞,中等容貌秀丽,下等任劳任怨。上等新罗婢,一到港就被青楼买走。中等新罗婢也有富人争抢,杭州只剩下这些了。”

  “这些能算中等?”李邦彦颇为不屑。

  牙婆又说:“等下一船新罗婢运至,我立即过来给相公报信。”

  李邦彦问道:“每船都有?”

  牙婆说道:“也不一定,但这两年越来越多。”

  高丽先被金国劫掠一通,而且还赔偿了粮食,平壤及以北地区饿殍遍地。

  大明军队占了平壤,也让高丽提供军粮,而且每年都需要支付。

  高丽的粮食哪里够啊?

  他们想方设法用土特产抵粮,甚至抓来乡下女子,卖给迁徙过去的汉人光棍。

  有个读过书的浙江海商,在高丽进货时得到启发。他知道唐朝时流行新罗婢,于是伙同高丽官员搞人口贸易,再让杭州读书人进行宣传炒作。

  “新罗婢”一下子就火了!

  高丽的朝中重臣得知消息,非但没有阻拦,反而也加入进来,而且提供的新罗婢质量更高。

  就连下等的新罗婢,也有富人愿意买。

  因为任打任骂、任劳任怨,给她们吃顿干饭都感恩戴德。

  这还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真心实意。

  想想高丽百姓过的啥日子吧,在中国只能用来披麻戴孝的布料,放在高丽却属于市场流通“货币”。

  下等新罗婢全是高丽底层女子,她们被卖到杭州来做佣人,吃穿都比在老家时更好,当然愿意勤勤恳恳干活。

  李邦彦现在杯弓蛇影,干啥都小心翼翼,不由问道:“朝廷不准蓄私奴家里养新罗婢犯法吗?”

  北宋末年,基本已废除奴隶制,就连犯官的女眷都不再纳为官奴。

  《大明律》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明文规定不得养私奴,对仆人雇佣合同也严格规范。虽然执行时有很大问题,但法律漏洞被堵死,一旦查到就属于违法行为。

  牙婆笑着说:“相公且安心,我也是公牙,在官府都登记注册的。既是公牙,自当守法。那些新罗婢会先在官府落籍,买卖时再签五年雇佣契书,期限到了重新签契书续期即可。”

  “那还行。”李邦彦点头。

  这个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古代怎么可能限制跨国移民?

  而且大明开国不久,落户政策非常宽容,以此来鼓励隐匿户落籍。

  新罗婢作为海商随从入港,交一笔入港税就行。然后再由海商前往官府,给新罗婢办理大明户口,并补上大明的雇佣合同。交易的时候,合同也一并转让。

  全程合法!

  牙婆又问:“相公那天说到昆仑奴,可是想买一个?”

  李邦彦诧异道:“杭州能买到昆仑奴?”

  牙婆解释说:“杭州没有现货,但可以联络海商,让他们从广州随货品带来。”

  广州黑奴,数量特别多!

  朱彧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写了一本《萍州可谈》,里面就有广州黑奴的记载:“广中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言语嗜慾不通,性淳不逃徙,亦谓之野人。色如墨,唇红齿白,髪鬈而黄……久蓄能晓人言,而自不能言……”

  广州那些黑奴,除了少数大食商贾带来的非洲黑人,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的矮黑人。

  矮黑人又叫尼格利陀人,他们跟非洲黑人相貌近似。但从DNA角度来分析,却属于亚洲人的分支,只不过为了适应气候环境,才变成那副鬼样子。

  唐代的昆仑奴,也以矮黑人居多。

  他们最突出的优点是——擅长游泳!

  唐代传奇小说《甘泽谣》,就写了一个恶趣味太守。每当坐船来到新的水域,就把宝剑扔进水中,然后让昆仑奴去捞,以此展示自己的黑奴特别牛逼。最后,这个昆仑奴被鳄鱼撕了……

  宋徽宗年间的《萍州可谈》,也记录了黑奴的主要用途:充当水手。

  遇到大风暴时,让黑奴去收帆张帆。

  遇到船舱漏水,让黑奴去修补漏洞。

  “可有菩萨蛮?”李邦彦突然问。

  牙婆笑道:“我年轻时做过歌女,也会唱小曲的,《菩萨蛮》我会唱二三十首。”

  李邦彦说:“菩萨蛮是人。”

  牙婆疑惑道:“菩萨蛮不是词牌吗?”

  李邦彦发现自己找到了商机,昆仑奴一直都存在,如今又有了新罗婢,唯独还缺个菩萨蛮。

  菩萨蛮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来自中亚的白人,一说是西南地区的夷人,一说是东南亚的番女。

  白人之说,几乎可以无视,因为那玩意儿叫胡姬。

  西南夷也不太可能因为从典籍记载来分析,唐朝时候的西南小政权,没有那么发达的纺织技术,也缺少那种信仰和穿戴风俗。

  菩萨蛮应该来自泰国、缅甸一带!

  李邦彦当然没有这么清晰的地理意识,但他为了讨好宋徽宗,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杂书。

  书上只说菩萨蛮来自女蛮国,而且详细记载了服装和首饰,其余细节全都模糊不清,那他完全可以生造出新的菩萨蛮。

  李邦彦拿出一串铜钱(一百文),塞到牙婆手里说:“杭州谁最熟知海外番邦?”

  牙婆喜滋滋把钱揣进怀里:“杭州的海商,多往高丽、日本贸易,或者是运货到福建、广东。”

首节 上一节 747/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