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761节

  朱国祥看着城下哭嚎一片,下意识挠挠额头。

  我也没干啥啊,咋就万民拥戴呢?

  况且只是退休,又不是驾崩了,你们也没必要提前哭丧吧。

  “让他们别哭了,朕有话要讲。”朱国祥道。

  “士民噤声,听官家训言!”

  “士民噤声,听官家训言!

  “……”

  一声又一声传出去。

  赶到御街维持治安的官差,在叩阙人群之中来回奔跑呼喊,搞了好半天终于让现场安静下来。

  百官也闻讯赶来,站在各处听天子讲话。

  朱国祥朗声说道:“诸位的挽留,我非常高兴。能得百姓拥戴,我这几年皇帝没有白做。你们若是老了,肯定也盼着享福,啥事不干就抱孙子玩。皇帝也是人,我也想退休,抱抱孙子种种地,那日子多快活啊。”

  众人听到这段话,都仰头愣愣看着皇帝。

  朱国祥继续说:“为了做好这个皇帝,我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啊,每天处理政务就要好几个时辰。这皇帝当得太累了,看在我是好皇帝的份上,诸位就让我早点退休享福吧。太子继位之后,国政不会大变,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得,阻止皇帝退位,就是拦着皇帝不让享福。

  好像是不应该这样做。

  太学生们却是想得更多,他们对朱皇帝愈发敬重。

  看看吧,多好的皇帝啊,为了百姓那是夙兴夜寐都累得不想做九五之尊了。身为皇帝,完全可以像前朝昏君那样,把国事都交给一群宠臣打理,自己则躲在皇宫里穷奢极欲。

  但朱皇帝却不愿意这样做,宁可自己劳累也要治国安民。实在身心疲累了,也绝不恋栈当昏君,而是选择退位让贤。

  “圣君在上,请受学生大拜!”

  李孟博带头叩拜皇帝,身边的太学生纷纷跟从。

  朱国祥挥手说:“都回去吧。再拦着我不让退位,我可就要做昏君了。”

  皇帝转身走了,士民也陆陆续续散去。

  闻讯赶来的塞尔柱使者们,仔细问明情况之后,全都面面相觑站在那里。

  艾布甚至眼眶含泪:“这是多么伟大的君主啊!我要把大明桃花石汗的美名,传遍东方与西方,他值得用最美妙的诗歌来赞颂。”

  伟大的朱皇帝陛下,此刻却是返回后宫。

  他跳下御辇脚步轻快,急着去跟后妃们打麻将。

  虽然还没退位,但办公时间减半。还美其名曰,要让储君熟悉政务,以便国政能够顺利交接。

  苦逼的太子殿下如今正在认真批阅公文。

第789章 【天鹅绒换阿拉伯马】

  第789章 0784【天鹅绒换阿拉伯马】

  冬至。

  这是一个跟元旦同样重要的节日,甚至超过了端午、中秋和重阳。

  大雪降瑞,普天同庆。

  朱国祥刚登基那两年,闹了不少水旱蝗灾,接下来几年一直风调雨顺。

  除了……特别冷。

  霜灾频繁,雪灾不断。

  从唐中期就持续下降的气温,至此几乎已经跌到了谷底,只比明末稍微温暖那么一丢丢。

  这种寒冷气候,还要持续几十年,接着再慢慢回暖,恢复到北宋初年的水平。

  朱铭若是明年继位登基,那么就将意味着,他在最冷的时候称帝。并且他的整个皇帝生涯,都处于一种极寒天气!

  有弊当然就有利适合开发南方地区。

  整个云南,整个贵州,半个广西,四川南部,江西南部,广东大山……这些地方,到处都是蛮夷,气候越冷越适合汉民去开发。

  外面大雪还在飘落,屋中正在围着炉子吃火锅。

  皇室人多,锅子就放了好几个。

  主要是朱铭的妻妾儿女多,把还在吃奶的婴儿算上,孩子就已超过十个。

  “两授两辞了,打算什么时候来第三拨?”朱铭涮着羊肉问。

  朱国祥道:“明年元宵节之前吧。把事情敲定下来,元宵节过后就正式退位。”

  朱铭说道:“赵佶退位去龙德宫修道,你打算住在什么地方?”

  “搬去陕西。”朱国祥眉开眼笑。

  “陕西?”朱铭极为诧异。

  朱国祥指着李清照:“这是易安居士的建议。”

  李清照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微笑吟诗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朱铭竖起大拇指:“还是你们会享受。”

  朱国祥打算退位之后,搬到王维的辋川别墅享受人生。

  那里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从盛唐以来,“辋川别墅”不知出现在多少诗歌画卷当中。

  朱国祥开始诉说自己的计划:

  “我两年前就派人打听过了,辋川别业距离长安数十里,位于一条山峡河谷当中。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绵延二十余里。谷中居民不是很多,分为两个自然村落。”

  “愿意离开的村民,我可以给他们置换土地,或者给他们钱财搬到城里。而且土地和钱财都多给,保证不会让他们吃亏。”

  “愿意留下的村民,可保留一些土地,兼给皇家做佃户。我还会在那里建一所学校,村中孩童可以免费读书。”

  “你每年从皇室财政拨款一些,我打算用十年时间照着王维的别业进行复原。到时候,那里可以耕种、可以放牧、可以樵采、可以打渔……”

  不仅沈有容、文小妹、李清照、安娘听得满怀期待,就连朱铭的妻妾都两眼发光。

  朱铭总结归纳说:“辋川皇家避暑山庄。今后天气要是太热,我也去那边避暑,到时候可别把我轰出来。”

  “哈哈,你若是来了,我亲自钓鱼做饭。”朱国祥笑道。

  朱国祥搬过去住,太监和宫女肯定少不了,而且还得有一支驻军才行。

  等朱国祥哪天一命呜呼,这些人员就可以撤了。

  他肯定把山庄传给儿子,从此跟皇室进行分离,皇家园林也会变成亲王府邸。

  朱铭说道:“别高兴得太早,跟金国再战时,我打算御驾亲征,到时候让你来监国。”

  “哪有太上皇监国的?岂有此理!”朱国祥大怒。

  朱铭说道:“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把文武百官带在身边又累赘。除了你之外,还有哪个能监国?”

  朱国祥一想起来就烦,摆手说:“到时候再谈。”

  父子俩的对话,让妻妾们哭笑不得。

  历朝历代都是父子争位反目,眼前这两位居然互相推脱,似乎那个皇帝位子是烫手山芋。

  想了想,朱国祥又问:“什么时候跟金国开战?”

  “就看金国能忍到什么时候。”朱铭说道。

  今年金国只成规模用兵一次,就是把汪古部赶回大青山以北,顺便掠夺了汪古部的人口和牲畜。

  其余时候,就是内部平叛。

  气温下降到谷地的小冰河期,金国遭受的影响远超大明。

  大明这边风调雨顺,只是面临霜灾和雪灾。

  而霜雪灾害,却让金国损失惨重。

  想想吧,金国的首都在哈尔滨,核心地盘在辽中一带,每年冬天那得多冷啊。

  雪化时间都延后了,春小麦和大豆播种时间也得延后,而东北的多雨季节却没怎么变。

  春小麦收获季节,跟多雨季撞上了……

  现在很多金国农民,都减少春小麦种植,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另外,完颜宗翰、完颜宗干联手改革,虽然剥夺了各族豪帅的行政权,进一步掌控地方民政。但这必须借助各族士绅,流官盘剥起百姓来,可一点也不比豪帅逊色。

  至少豪帅是本地本族的,会刻意维护自己的基本盘。

  而流官哪管这些?

  许多不堪盘剥的金国百姓,翻山越岭逃过鸭绿江,进入大明驻军的高丽保州地区。

  鸭绿江南岸还有许多金国地盘,那里生活着女真和渤海人。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无法外出劫掠,两族的矛盾愈发激烈。渤海人不堪女真压迫,也往保州、安州、平壤等地逃亡。

  金国对此防不胜防,因为边界线太长了,而且全是山岭河谷地带。

  去年婆速路渤海人造反,金国派兵进山镇压三个月。最后有一千多渤海族百姓,扶老携幼偷渡鸭绿江,成功走线抵达保州境内。

  这大大巩固了大明在高丽北部的统治!

  因为逃过去的渤海人,很多都是会说汉话的,风俗习惯与北地汉人无异。

  金国多次抗议,希望大明归还逃民。

  秋天的时候,金国还派使者过来,已经被朱家父子晾了几个月。

  ……

  过完冬至,朱国祥才想起自己还是皇帝,接见被晾在一边快发霉的金国使者。

  金国正使名叫左光庆,其十世祖为后唐棣州刺史左皓,辽国杀来时左皓麻溜就投降了。

  左光庆的爷爷左企弓,更是大名鼎鼎的辽奸。

  阿骨打想把燕云十六州卖给宋徽宗,左企弓坚决反对,还作诗云: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

首节 上一节 761/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