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105节

  如今朝里的局面,比你想的要复杂。

  咱们动手脚,也要不显山、不露水的才好,否则,皇上也未必护得住。”

  王妃的声音渐渐有些哽咽:

  “这皇上也是,头前儿你去说,他就应了你,可等真到了事儿上,他怎么就又改了章程。”

  “打嘴!可不许胡说!”话虽重,忠顺王的语气却并不重,“皇上有皇上的打算,岂是旁人能说三道四的?”

  沉了沉,又痛心沉声道:

  “话说回来,也真真儿是可惜了这大好的时机!

  更是可惜了你我这一番筹谋的心血!”

  王妃停下了手里的针线,将手死死捂在心口上:

  “王爷,何止你我?还有昌儿呢。

  王爷请想,肖亮兄弟两个,这些日子花心思与薛蟠来往,原本不过是想借他为跳板,勾引出贾环贾兰来。

  谁知就赶上了宁国府突然出丧?

  谁知薛蟠就会跟肖亮兄弟两个说出义忠老王爷那副‘万年板’的事情?

  谁知肖亮一出主意,薛蟠就当真立刻把那副让太上皇和皇上都犯忌讳的‘万年板’,送进了宁国府?

  谁知这等能掉脑袋抄家的事情,贾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竟没一人警觉?

  我就不信,若非昌儿在天有灵,一心襄助着咱们,如何就能将这许多不可能的巧合都碰在了一处?”

  一想到功亏一篑,又叹气咬牙道:

  “最可恨就是那个贾琏,一声不吭,到了最后关头,就……”

  忠顺王摇着头,踱进内室,见王妃果然脸色已然变得苍白,便上前在她肩头拍了拍,道:

  “你也不必如此。这一回,不过是个意外罢了。

  你也知道,太上皇对‘四王八公’这些功臣情深义重,可这铁板一块的‘四王八公’,却是当今皇上是眼中钉、肉中刺,能忍得下一时,必不能忍得下一世。

  动手收拾他们,是迟早的事情。”

  王妃沉默不语良久,但终究还是又拿起绷子,继续绣起来。

  忠顺王在旁坐了会子,起身要出去的时候,王妃又幽幽说道:

  “王爷竟不觉得此事还有些蹊跷么?”

  忠顺王便又回到王妃身边坐下。

  王妃继续说道:

  “如今的贾家从上到下,个个败家不肖,显然气数已尽。

  宁国府里贾敬一味好道,贾珍一味高乐,荣国府里贾赦一味好色,贾政一味无能。

  咱们派出去的詹光、程日兴不是说,贾家小一辈里头,更是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么?

  可怎么这个一向就只好色贪乐的贾琏,就忽然间如此精明大胆起来?当街拿祖宗的佩剑劈棺材,这是贾家的败家子孙干得出来的?”

  “人无常态必有鬼,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说的果然在理,我这就叫人去细细地查。

  只是你向来身子不好,还是不要太操心思虑,珂卿,万事有我。”

  忠顺王望着妻子拈着绣花针的纤细手指翻飞不停,也知道她无论如何停不下操心思虑,正要再劝,却听得院中传来脚步声,随即门外便传来管家何金的声音:

  “禀告王爷,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叫人送信儿来了。

  说刚刚皇上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已经晋封了他家大小姐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忠顺王妃双手一抖,绣花针狠狠扎在了左手食指上,也不知拔下来,只大睁着一双秀美的眼睛,失神地盯着手帕上绣了一半的梅花鹿。

  忠顺王水祯也是一惊,但随即便冷静下来,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出去罢。”

  手里却是极为利落地将绣花针从王妃手指上拔下来,双手抓住她的双臂,待外面管家去远,才轻声道:

  “莫急,这才是皇上要对贾家动手了。”

  (忠顺王:皇上英明!臣为陛下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百三十二章 忠顺府蒋玉菡

  忠顺王妃见夫君镇定若此,很快也平静下来,只是再开口时,声音还有些颤抖:

  “贾政长女贾元春是九年前因为贤孝才德才选入宫的,做了皇后身边的女史,执掌皇后宫中的内治礼仪,如今已经是二十五岁了吧?

  她默默无闻做了九年女史,怎么平地一声雷,忽然间就盛宠加身,一步登天了?”

  忠顺王水祯深邃的眸子里寒光一闪:

  “一步登天?

  没有根基的一步登天,那就是要粉身碎骨的前兆。

  当今皇上贤明好学、崇文尚德,将在皇后身边服侍九年的一个女史加封个什么凤藻宫尚书,也罢了。

  白居易有首《上阳白发人》,当中一句‘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封号?不过就是个安慰寂寞的空头衔罢了。

  你方才也说了,那元春都二十五岁了,今年选秀进了宫的十四五的女孩子还几十个呢,皇上就是要宠,也轮不到她。

  再说你瞧瞧这加封的‘贤德妃’三个字,看似褒奖贾元春贤明有才华,可你细想想,这是个给宠妃的封号么?”

  几句话,说得王妃连连点头,反手握住自己夫君的手:

  “还是王爷心里头清明,倒是我糊涂了。”

  说着话,揉了揉给绣花针扎过的手指,伸手又拿起绣花绷子,幽幽叹道:

  “只是终究也是给了贾家一件非常的喜事,看他家如此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教人心里头堵得慌。”

  忠顺王安慰道:

  “皇上给贾元春封妃,就和皇上给贾琏封个官职一样,都不过是个幌子,是眼下且先稳住贾家,后面才好慢慢收拾。

  成大事者,个个都是耐得住性子的;而那些没出息的,莫说心里盛不住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身边更是连个馒头都放不隔夜。”

  忠顺王妃闻言,忍不住抿嘴一笑:“你这嘴,还是这么刁钻毒辣。”

  正说着,院里又来了人,随即,便听管家何金又在门口来报:

  “禀告王爷,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叫人又送信儿来了。

  说贾政从临敬殿陛见领旨出来,就直奔东宫谢恩去了。

  荣国府贾赦、宁国府贾珍都换了朝服,带领贾琏、贾蓉入朝谢恩;贾家老太太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也按品大妆,入朝谢恩了。”

  .

  何金去后,忠顺王笑道:

  “你瞧瞧,还用咱们着急?

  那个贾政不是已经自己找死去了?

  皇上封他的女儿为妃,他只在临敬殿接旨谢恩,不赶着去太极宫亲自向陛下谢恩,倒先跑去东边的太上皇那里,可不是又招了当今皇上的大忌讳?

  再说贾政的儿子贾宝玉,今儿在当街,大庭广众之下,接了北静王的鹡鸰香念珠,那可是皇上前日亲赐给北静王的。

  那手串的意思是皇上要拿水溶当兄弟,水溶竟敢全不搭理,一转头就把皇上的殷殷心意,转赠给了贾家的一个膏粱纨袴浪荡子,而贾宝玉那浪荡子竟然还就接了,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咱们派在贾府里的人还说,那浪荡子回到家里,不知去供奉皇上的手串念珠,竟然还要将鹡鸰香念珠送给他一个什么妹妹去戴,你瞧瞧,还有比这个更糊涂的么?”

  忠顺王妃紧紧抿着嘴,嘴角也微微上扬,手中的绣花针一上一下,翻飞不停:“咱们知道了,不就是皇上知道了么?”

  顿了一阵,忠顺王妃轻声道:

  “王爷,咱们府里预备了许久的蒋玉菡,这回可该上场了吧?”

  忠顺王闻言连连点头:

  “果然!正是好时机!

  贾政糊涂无能,有詹光、程日兴两个在他身边就足够了。

  贾政那个儿子贾宝玉,不是常说什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么?这回,北静王看上了他,咱们的事倒愈发好办了。”

  “只要鱼饵设得好,没有钓不上来的鱼。”

  王妃轻声说着,在手帕上的梅花鹿嘴里,绣上了一条赤红色的鲤鱼。

  “王爷放心,蒋玉菡的爹娘,我都已经安顿得妥妥帖帖了。”

  忠顺王嘴角上的微笑渐浓:

  “你做事总能快人一步,不愧是我的贤内助。”

  顿了顿,又问:

  “我倒忽然又想起来一件,蒋玉菡的小妹,也是优伶,生得还很不错?”

  王妃抬起头,望着忠顺王,轻轻点点头:

  “是,他妹妹叫蒋清宁。”

  忠顺王望着王妃摇摇头:

  “不是我要,是要想法子,把这丫头送去给贾琏。

  叫她哥哥告诉她该做什么,做不到,就别想她爹娘活命。”

  .

  却说这蒋玉菡,艺名唤作琪官,因生得妩媚温柔,聪明伶俐自幼学戏,便做小旦。后进入内廷戏班供奉,也因极擅应对很得喜爱。后来被皇帝赏给忠顺王,也颇得忠顺王的心意。

  蒋玉菡自从到了忠顺王府,这半年里几乎从不出府,但因他在内廷戏班的名声甚大,不知多少高官贵宦都想一睹风采,与之结交。

  近来忠顺王事多,暂时停了府中戏班的差事,于是蒋玉菡便得了便宜,时常出府游冶,不一时,就成了北静王、冯紫英等人的座上宾。

  也不过几日,冯紫英请宝玉来家。

  宝玉到时,薛蟠、蒋玉菡和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早已在那里久候,众人饮酒唱曲,十分尽兴。

  偏偏宝玉是个一见美色便十分留恋的,紧紧的搭着蒋玉菡的手问这问那。

首节 上一节 105/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