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117节

  如此一来,至少项目总经理不在的时候,还有个项目副总经理当家作主。

  项目部里最大的技术负责人,是规划副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山子野老先生,负责省亲别院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一应堆山起坡,凿池引水,起楼竖阁,种竹栽花,都由山子野老先生筹画起造。

  而真正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则是工程总经理贾珍。

  这才几日,行动力极强的贾珍已经带着门下清客相公和赖大等管理人员,踏勘丈量了荣、宁二府的周边情况,组织山子野老先生缮画省亲殿宇,同时,将项目部的人员名单都准备好了,一并呈送给了“项目总经理”和“项目副总经理”两位领导。

  两位领导是以听汇报为主要工作的,而具体的点人丁、开册籍、监工、施工等等这些事务,则只能由贾珍这个工程总经理协调和负责。

  此时,贾珍正说着省亲别院项目的规划设计范围,要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建一个周长三里半大的一个花园子。

  贾琏在心里一通计算。

  古代的一里是180长,合1800尺。

  明清两代的一营造尺相当于32厘米。

  这么算下来,那时候的一里,就不是现在的500米,而是576米。

  那么这个花园的周长三里半,换算完就是2016米。

  按照正方形折合一算,每个边长,就是大概500米。

  好家伙,横竖都是公交车的一站地啊。

  .

  那边贾珍又说,拆迁工作已经开展:叫人将宁国府的会芳园墙垣拆掉,又拆了两座小楼阁,同时将荣国府东边的所有下人一带群房也尽已拆去。

  当年修造宁、荣二宅,中间留有一条小巷,作为界断使用,并不通行,这小巷本来就是贾家私地,故可以占用,如此一来,荣宁二府就可连属一片。

  备料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

  引水工程因地制宜:宁国府的会芳园本来就有从北角墙下引来的一股活水,就此无须额外再引水,倒也可以省下一笔。

  挪移施工节省财力:山子野老先生还算了原本会芳园的山石树木,不够用的,就将贾赦所住的荣府旧园中的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都就近搬过来,又省了不少钱。

  .

  贾琏听贾珍张口闭口“省钱”,心中却道:

  “旁的我不知道,就知道单单贾蔷下姑苏割聘教习、采买戏子、置办乐器行头等物事,就用了三万两银子,下剩二万两银子,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

  只这些琐碎,就将江南甄家收着贾府的五万两银子用尽了。至于金银器皿、古董陈设之类的,更不知要用多少。

  更让贾琏越想越心惊的,是贾蔷采买所需的这一项银子需从哪里调配出来,贾珍、贾赦、贾政俱皆不知,还是赖大提起江南甄家还有存银,只写一封书信会票即可。

  你听听,这工程具体工作人员,全是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

  这个家,到底是谁的家???

  .

  说到此处,贾琏才想起,除了贾蔷之外,贾蓉负责打造采购金银器皿,自己则被分配负责采购帐幔帘子、陈设玩器古董,都是“采购经理”,直接汇报上级是项目总经理。

  而后勤支援总负责,则是王夫人带着王熙凤。采买入库和从家里库房支出,都得她们负责。

  贾珍那边还在洋洋自得,自以为此举为贾府省钱不少,说以家中如今的光景,还能几乎要掏净了家底,盖出如此大的花园子,少不得靠得都是筹划的心血。

  .

  反正也轮不到贾琏说话,他坐在一边,在心里将贾府如今的情形和他前世的房地产项目进行管理对比。

  登时发现,好家伙,这千疮百孔的项目部人员架构,千疮百孔的管理团队,和这千疮百孔的管理制度,简直就是一个八面漏风的破筛子,财务问题大了去了。

  这样的后果,必然是人尽可贪,说什么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有多少银子,也架不住这么当成土泥地作践。

  自己如今掺和进这么个破项目部,简直如同扎进了烂泥坑里,犯不上和这群要死的货色同流合污,倒是得想法子避开才好。

  可偏偏贾珍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忽然话锋一转,竟是将贾琏夸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荣、宁二府的此时许多管理重任,年轻一辈里面,数得上的领头羊是已成家、又做了官的贾琏,理所应当能者多劳。

  贾琏连连自谦,贾珍却愈发说须得抬举贾琏才是兴家之道。

  贾琏正没奈何处,忽听贾赦不悦道:

  “他一向甚无能为,能做什么像样子的事情来?倒要少给他脸,省得他不知自己的斤两。”

  贾珍闻言,便不好说什么,转而言他。

  贾琏悄悄瞧了瞧贾赦,见他说完话,便又拈须迷眼,一副不清不楚的德行。也瞧不出他方才是故意为贾琏解围,还是觉得自己受了冷落,便拿儿子撒气。

  及至“贾氏宗族省亲别院项目部”散了会,贾琏特意追上贾赦说话,岂料贾赦一瞪眼:

  “我方才说的有错么?你有什么能为?

  我这里正好有件事情,你去替我办一办。

  南城葡萄巷有个穷鬼石呆子,他家里有祖传的二十把稀世古扇,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扇面皆是古人写画真迹。你去给我买来,不拘多少银子。”

  贾琏一咧嘴:

  这大冬天的,你要二十把扇子,你烧得慌啊!

  .

  而另一边,王熙凤被王夫人急急叫了过去。

  才一进门,就听王夫人道:

  “林家来信了。”

第百四十八章 让贾琏快滚蛋

  林如海自扬州寄信来,自说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独女林黛玉回去一见。

  当年代善公明白不可只靠隆恩世代富贵,便一心盼望贾府后世儿孙能以科举入仕途。对读书致仕的世家子弟尤为喜爱,见姑苏林家独子林如海学识渊博且人品修养出众,便将最受宠的幺女贾敏许为婚姻。

  代善公命中虽有四个女儿,奈何个个短命,贾敏亦如是,三十三岁便一命归西,只留下一个独生女儿林黛玉。

  贾母闻听女婿在扬州病重,顿生烦忧,也不敢耽搁,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

  方才贾母与王夫人商议送黛玉去扬州之人,王夫人力荐贾琏,称此行非贾琏不可,其余人等皆不及贾琏做事稳妥得力。贾母思来想去,也觉贾琏最是合适。

  此时王夫人叫了王熙凤来,将身边人都屏退了,才道:

  “这里头老太太跟我已经定下了,叫琏二上个奏疏请假三月,送林姑娘回扬州探望重病的父亲。

  老太太的意思,是叫送过去,过后仍带回来。我这里却另有打算。

  叫了你来,是叫你多想法子,让琏二全听你的。

  你回去跟他说,若林老爷能大安,就将林姑娘留在他父亲身边,以尽孝道;若林老爷不好,务必请林老爷在当地给林姑娘定下个亲事,早早完婚,也省却后顾之忧。”

  王熙凤自然听得懂,这是要将林黛玉“送神回去”的意思。

  王夫人这一招“调虎离山”,又是“一石二鸟”。

  一来,是送回林黛玉,回家就不必再来,算是给宝钗让路,免得碍眼。

  二来,也是要暂时调开贾琏,免得他在老太太身边说起薛蟠之事,影响宝玉宝钗的婚事。

  王熙凤不敢违逆王夫人,赶忙应下:

  “太太放心,我回去盯着他上本请假。

  琏二那差事上,也没什么必定离不开的大事,哪里还有比送林妹妹回去的事情更紧要的?

  只要皇上赐假,没有不成的。”

  王夫人随即道:

  “皇上那头就不用你操心了。

  我下月初二就进宫,亲自跟娘娘说一声,只要琏二赶着早些上折子,一准儿就准下来了。

  如今咱们也都成了皇亲,贾家王家都有脸面。

  你可还记得林姑娘的那个老师贾雨村,当初是靠老爷保举,才授了应天府尹。

  这个人是个有眼色的,立刻就攀附着你舅舅,这回你舅舅提拔推荐他来京候补京缺,他这个大司马,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王熙凤见王夫人心意已定,只得赶忙连连答应:

  “太太说的极是。

  头前贾家保荐他做了府尹,如今王家保荐做了大司马,换了是谁,也明白哪个才是该背靠乘凉的大树。”

  从王夫人屋里出来,正迎面遇见袭人,王熙凤也不敢怠慢,笑着袭人问宝玉可好。

  .

  贾琏刻意要避开省亲别院的修建事宜,便借口奉贾赦之命,出门要去南城石呆子家弄扇子。

  京城里有句俗话:东富西贵,北贫南贱。

  就是说京城的东部挨近京杭大运河,绝大多数的仓场都设于东城,南来北往的货物都会汇集于此,商家因货运方便,铺面、金铺、银号也便多聚集于东城,便形成了富商巨贾的居住区域。

  而西城之中,又分西北、西南两部分,西城的北部,王府、官邸比比皆是,而西城南部,则是各府各部、各司各院的官员宅邸。到处是达官显贵,不贵都难。

  北城多是普通百姓,房舍低矮破旧,居住在此间的百姓,一旦有了些钱,也会找机会搬离这里。

  而南城则为鱼龙混杂之地,除了以出苦力为生的老百姓之外,还有茶馆、戏院、妓院相互掺杂,可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百样吃食,热闹非常,也混乱非常。

  葡萄巷就是南城靠南边的一条陋巷,巷子狭窄而七扭八拐,每一个拐弯处都堆满肮脏的垃圾。

  洁白如雪的照夜雪狮停在巷口,打着喷鼻儿不肯进去。

  “你也有洁癖?”

  贾琏嘲笑了一句白马,自己也是一皱眉。

  那个什么石呆子,收藏了二十把什么稀世古扇,想来也该是个风雅人啊,怎么住在这种破地方?

  这地方到了夏天,扇扇子绝对不是为了乘凉,估计得拿大蒲扇轰苍蝇赶蚊子还差不多。

  .

  此时,破门响动,有个挎着草筐的跛足老人从巷口第一家走出来,见到贾琏这等华服公子,又骑着金鞍玉辔的雪白龙马,不由连连打量。

  贾琏下马拱手:

  “请教老丈,这里可是葡萄巷?”

  老头没说话,只木木然点点头。

  贾琏又问:

首节 上一节 117/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