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119节

  “卫兄何出此问?既然兄弟一场,我也不妨直说。

  我贾家世受皇恩,图的不过是个富贵,并无不臣之心。

  北静王拉拢我等功臣之家,尽人皆知,也没什么背后隐瞒之事。宝玉之流,皆不足谓。

  我上回在皇上面前所言,便是实情,有甚吩咐,卫兄也不妨明言。”

  卫同光放下酒杯,略一犹豫,还是道:

  “有个叫贾雨村的,不知老弟可知道?”

  贾琏一笑:

  “自姑苏相识,倒也见过几面。

  此人本是我姑丈林大人家中的西席老师,我姑丈林大人将他推荐给了我叔父政老爷,政老爷保荐他做了应天府知府,闻听他如今又攀附上了九省统制王子腾。”

  “此人为人若何?”

  “第一,学问尚可,否则不能一举得中进士。

  第二,忘恩负义,当年甄士隐赠金助他,后来他得知甄士隐的独生女儿被卖,不思搭救,反而落井下石。

  第三,寡廉鲜耻,此人极为擅长投其所好,讨好我姑丈后,又由此攀上我叔父,待取攀附上王子腾时,又顾不得搭理我叔父了。”

  “如此看来,我这趟就不算白来。”说罢,卫同光自己拿起酒壶,就要给贾琏斟酒。

  贾琏赶忙谦让不敢当,卫同光捏着酒壶,沉下脸道:

  “我这里要给老弟斟酒,是想看老弟饮不饮我这杯酒。”

  (茱萸:我有几个哥哥?你管得着么?

  想让姑奶奶给你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就不许问!)

第百五十章 还有几个哥哥

  贾琏笑着拱手道:

  “那我倒不好谦让了,恳请卫兄指教。”

  卫同光缓缓向贾琏的杯中倒酒,缓缓说道:

  “林大人在扬州中毒了。”

  贾琏陡然一惊。

  卫同光仍然缓缓倒酒,继续道:

  “林大人是皇上登基后第一科钦点的探花郎,是皇上极为赏识之人。

  高中后就做了兰亭寺大夫,掌书奏及印工文书,兼校定宫廷藏书文字。

  皇上特意将他放在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文字差事上磨了几年,见他始终兢兢业业,这才钦点他做了两淮巡盐御史,去整顿旧年积弊如山的两淮盐业。

  扬州盐税,那可占着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多年来被一众旧臣把控,长此以往,必将危及国本。

  可谁能想到,林大人才到任没多久,人就中了毒。”

  贾琏心中明白,卫同光所说的这些“一众旧臣”,指的是“太上皇的一众旧臣”。

  太上皇昔年英武,开创一派元和盛世,但年老之后,确实政事废弛,对昔日旧臣多有放纵。

  如今虽禅位于当今,但仍在大明宫掌控朝政,昔日旧臣、功臣也仍然拱卫太上皇周围。

  如今新皇虽然登基已有数年,一直想要整肃吏治,一振国体,奈何太上皇压在头顶,手下臣子唯太上皇马首是瞻,是以当今皇上无论何时何事,始终束手束脚。

  贾琏低头不语,心中明白:

  皇帝屡屡向自己示好,显然是要将自己当做贾府的突破口,而后当做四王八公的突破口,甚而当做整个功臣党的突破口。

  但——他为什么选中了自己呢?

  .

  卫同光手里的酒壶稳稳,壶嘴里流出的酒液始终细细如丝:

  “皇上已经得了解药,但须得有个合适的人送过去。

  皇上觉得你很合适。”

  贾琏不动声色:

  “卫兄如此阵仗,仅仅是送药?”

  卫同光停下手里的酒壶,酒水刚刚好好,平平齐在杯口,一丝不差。

  “送药是为了救林大人的命,老弟还得帮忙治林大人的病

  他在两淮巡盐御史任上,委实是太辛苦了。

  皇上仁德,不忍心累坏了林大人,让国家蒙受损失。”

  .

  这帮人,好好说人话不行啊?就非得绕弯子?

  真tnnd烦人!

  你就直接说,现在把持两淮盐业的太上皇一众旧臣,都只听太上皇的,不听当今皇上的,当今皇上很不爽啦。皇上想让你去给林如海帮个忙,让他将这些不听话的都清理清理,不就得了?

  这帮当官的,天天这么转着圈儿说话,你就不觉得绕脖子难受啊?

  .

  贾琏笑道:

  “卫兄亲自给我斟酒,我无论如何也得喝。

  只是——斟得如此满杯满盏,我倒不好举杯了。”

  说罢,伸手在一旁窗上的遮阳苇帘上,折下一小截苇子,当做吸管,在酒杯里先吸了一口。

  而后,将剩下的大半盏酒端起来,仰脖一饮而尽。

  卫同光见状,恍然道:

  “我总算明白,为何林大人要向皇上推举老弟的原因了。

  谈笑间就把事儿办了,可不是是个人就有的本事。”

  说罢,给自己也慢慢斟上一杯酒,仰头喝下,哈哈大笑。

  贾琏略一思忖,又笑道:

  “卫兄也知道,小弟如今是有职分在身之人,想去扬州须得有个由头。

  若我猜得没错,林大人病重的消息已经送到我家里了吧?”

  卫同光一挑大指:

  “聪明人!”

  “那——解药呢?”

  卫同光一摆手:

  “解药已经安排好了。

  只不过舍妹从未去过扬州,缠了我许久,就劳动老弟带她走一趟如何?”

  “这好办,反正此行是送林大人的女儿,有个女孩儿与林姑娘做伴儿,一路她两个都不寂寞。

  请问令妹芳龄几何?”

  卫同光用筷子夹了一块糖醋藕片,吃了,又夹起一块椒麻鸡,吃了,又夹起一块红烧鱼,吃了。直到贾琏以为他还得再啃块排骨的时候,他这才缓缓放下筷子,说道:

  “舍妹茱萸,今年十六岁。”

  贾琏手里的筷子“哗啦”一下子掉了。

  .

  这“舍妹”是共享的吗?

  是不是能扫个码的,都能当这茱萸姑娘的哥哥啊?

  那老子扫两回码,能不能当这茱萸姑娘的爹啊?

  .

  卫同光对贾琏的失态却并不意外,而且还十分好心地给贾琏又递过去一双筷子:

  “舍妹脾气不好,还请老弟多担待些。”

  贾琏想了想,郁闷说道:

  “没事,我身边有个丫鬟叫晴雯,脾气也不好,到时候都一块儿带着罢。

  反正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三个羊扔在山岗上。”

  .

  贾琏刚到荣国府门口,就有小厮赶过来:

  “二爷可回来了。

  方才里面还让四下里问呢,说老太太叫二爷进去有话说。”

  贾琏知道是为了送黛玉去扬州之事,便说了句:

  “我知道了,这就进去。”

  脚步朝里走,心中已经在盘算此行之事。

  刚进二门,就见雪雁急急飞跑,便叫住问:

  “出什么事儿了?”

  雪雁急道:

  “里头又闹起来了,宝二爷连玉都砸了,姑娘连药也吐出来了,紫鹃姐姐叫我出来拿药重新去煎呢。”

  “‘又’闹起来了?”

  为什么是“又”呢?

首节 上一节 119/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