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13节

  贾琏捧着脑袋想:我要不要也去卖蜂窝煤?把“琏二爷”变成“煤二爷”?

  他本来不想搭理贾雨村,可最后,在无聊和贾雨村之间,贾琏还是选了贾雨村。

  贾雨村本就是个十分善于逢迎的主儿,一见贾琏有意与自己聊天解闷,哪有个不屁颠儿上前的道理?

  于是,在船头置酒,拣着有趣的话题来谈天说地,只讨贾琏欢心。

  几日下来,贾琏总算夜里又能正常睡觉了,顺便也知晓了许多本朝故事和各地风土,渐渐觉得贾雨村其人也没那么讨厌了。

  这一日天已经擦黑,听兴儿说,舟船顺利,已经到了直沽,再有两三日就可到京了。

  贾琏听着名称似乎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便顺口问了句:“能登岸么?”

  兴儿笑道:

  “二爷还是惦记海津镇上的那个小娘们儿?每回过这里都想起来,可惜人家已经回老家去了。”

  贾雨村见贾琏只是笑,便趁机举杯道:

  “琏二爷果然是风流多情公子啊。来来来,且为风流干一杯!”

  贾琏笑着又饮了一杯酒,心道:

  我这原主真真是匹优良种马,从南到北,无处不留精。

  忽然贾琏想起许巍的《在别处》里几句色色的歌词:

  就在我进入的瞬间,

  我真想死在你怀里。

  我看到我的另一个身体,

  飘向那遥远的地方。

  乘着酒兴,贾琏高唱一句:

  “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

  **像野草,疯狂地生长。”

  贾雨村只听着这仿佛是五言诗,就立刻大声叫好:

  “好诗!好诗!”

  接着却听见贾琏继续吼唱:

  “他们像苍蝇,总是飞来飞去。

  在我身边,侵蚀我身体。

  在每一个夜里,我从梦里惊醒。

  看到我的心,它正在飘向窗外。”

  贾雨村正要继续击案叫绝的手停在半空,愣愣望着闭眼狂吼的贾琏,傻了。

  或许是被憋闷得太难受,让贾琏想起了前世的贾琏成,在快被工作逼疯了的时候,抓着里的麦克风,疯狂发泄的场景。

  他的三首发泄系的保留歌曲,就是《浮夸》、《在别处》和《死了都要爱》。

  等他唱着“飘向窗外”,睁开眼时,正看见贾雨村惊诧莫名半张着嘴,仿佛看怪物似的看着自己,

  贾琏心中一沉:

  太大意了!串剧本了!露馅儿了!

  好在他心理素质还算不错,立刻笑道:

  “雨村可听说过‘啸歌’么?

  岳武穆的《满江红》里,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句子,王摩诘的《竹里馆》里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林七贤’的阮籍也擅啸。

  我有心仿效,又觉引吭高啸,声震山谷,若能再加上些词句,岂不更有趣?”

  贾雨村恍然惊讶:

  “二爷果然是时时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啊!

  风雅!风雅!风雅得紧啊!

  与二爷相比,在下就如乌鸦见了凤凰一般,相形见绌,无地自容了。”

  贾琏沉脸道:

  “雨村你这就捧得过了。我说什么你捧什么,如此聊天还有个什么趣儿?”

  贾雨村也借着酒兴,嘿嘿一笑:

  “就只怕我那书生的狂放德行一上来,二爷要拿酒盏砸我喽。”

  贾琏举起酒盏,做个要砸过去的架势:

  “我预备好了,你赶紧狂放,否则我就真砸了。”

  贾雨村瞧他嘴角微微含笑,便敛衣而起,迎风傲立船头,举酒而歌曰: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琏一见他将在原来在甄士隐面前表演的诗词秀,又在自己面前演了一遍,顿时十分不屑,可又不便说出自己是看过剧本的穿越者。

  “你这是惦记玉人,爷要的,是惦记爷的玉人。”

  顺手将酒盏丢在脚下,用手捻起桌上一片胭脂藕,特意将那藕丝拉起来:

  “偏是玉人怜雪藕,为爷心里一丝丝。”

  贾雨村哈哈笑道:

  “二爷当真是出口成章啊,拜服,拜服。

  二爷的狂放,是有钱的狂放,我这等狂放,是穷酸的狂放,岂可同日而语?”

  摇头仰头一声长叹:

  “想我贾雨村,自幼孤贫,无所傍依。

  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这等贫家子弟,只能指望十年寒窗,冬夏不辍,三更灯火五更鸡,委实是穷尽心力。

  一心指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但大考要在京师,我自湖州老家,一路流落到姑苏,靠卖字撰文为生。得甄老先生资助,才得以千里迢迢赶到京城。也是圣上恩典,将我点中进士,得入仕途。

  这一路走到今日,其实还不是个穷酸?

  似二爷这般出身便为京城显赫,乃是前世造化啊。”

  贾琏一边听他诉苦,一边在心中吐槽:

  科举不就是古代版的“高考”么?

  你们叫“院试”考秀才,我们叫“小升初”;

  你们叫“乡试”考举人,我们叫“中考”;

  你们叫“会试”考贡生,我们叫“高考”;

  你们叫“殿试”考进士,我们叫“公务员考试”;

  投胎是技术活儿,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生下来就是骡马,古今一理。

  越想越有趣,忍不住呵呵笑道:

  “你们这儿有没有‘学区房’啊?”

第17章 贾府2爷来了

  贾雨村听得一个愣怔,眼珠转了几转,才道:

  “二爷经多见广,在下见识浅薄,二爷说的,在下没听说过,也是常有的事嘛。”

  他故意做出个十分夸张的不屑模样来,拧着头撇着嘴道:

  “不过,若是在下说些过去的穷酸苦日子来,比范仲淹断齑画粥的事迹还清贫呢,二爷照样都没听说过。”

  逗得贾琏哈哈大笑:

  “你这穷酸果然狂放!来,喝酒!”

  两日后一早起来,贾琏起来穿衣,发现里外衣裳都与昨日不同,便将兴儿叫进来问话。

  兴儿挠头道:

  “船已经过了通州,两个时辰之内就能到东直门,二爷到家还不换身浆洗过的新衣裳?”

  贾琏闻言差点没蹦起来。

  通州?

  东直门?

  我的天呐,我这是顺着京杭大运河回北京了?

  我说头两天兴儿说什么直沽、海津镇,我觉得听着耳熟,原来那是天津啊。

  这几日与贾雨村闲谈,也是为了打探和印证自己所处环境与原书的差异。偏偏那厮只将京城称为“神京”或是“长安”,搞得贾琏一直以为华朝的京城是西安呢。

  这个曹雪芹曹大哥也是够矫情的,你自己在北京就写北京呗,干嘛这么藏着掖着的?

  贾琏的前世贾琏成跟曹雪芹一样,也是个“北漂”,此时故地重游,说不出的兴奋。

  贾琏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改口掩饰道:

  “这衣裳颜色太艳了。”

  兴儿撇嘴笑道:

  “今日敢是要见二奶奶,二爷心里不得劲?若是这秋香色的箭袖都叫太艳了,那一会儿披在外头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可往哪儿放呢?”

  贾琏又看了一眼摆在桌上托盘里的衣裳。

首节 上一节 13/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