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212节

第二百六十三章 赵姨娘熬出头

  却说王熙凤自打那日瘫倒在了地上,便病恹恹在床上躺了三日,对外只说是操劳得过了。

  老太太到底心疼凤姐,命人除去将凤姐的每日份例菜送过去之外,额外给她另添了两碟子精致小菜并一碗燕窝粥。

  还命鸳鸯过来传话,说让凤姐千万要安心静养,到底是腹中的孩子更紧要些。

  凤姐憋了一肚子委屈,偏又没法子说出口,只眼泪汪汪地说了句“替我谢谢老太太”。

  鸳鸯也只道她是身上不好,回去向贾母说了,贾母更觉应该再早些让凤姐休养才是。

  .

  凤姐病倒,荣国府中的下人们起先听闻是李纨暂时管家,各人都知道这位寡妇大奶奶是个只赏不罚的,远比凤姐好搪塞,心中都暗喜不已。

  及至听说管家的又加上了宝钗和探春,众人心中也不以为意。毕竟这两个都是未出闺阁的姑娘,素日又都平和恬淡,不似凤姐那般狠辣不留情面。

  再后来,又暗地里传出了宝钗要成为“宝二奶奶”、彻底取代凤姐管家的传言,登时各人心中各有算计,唯恐这位宝姑娘比凤姐更精明谨慎难以对付。

  那些每日里跟着宝钗的小轿入夜巡察的上夜人,不久都大呼抱怨:

  “刚刚的倒了一个‘镇山太岁’,又添了个‘巡海夜叉’,叫人连夜里偷着吃酒玩牌的工夫都没了。”

  其实也只有第一日是真抱怨,第二日就明白了:这是宝姑娘“疼可”大伙儿,故意让大家各得其所。

  于是,后面的日子,大家便继续假装抱怨,实则是为了给宝姑娘买好——人家宝姑娘是故意放大家夜里玩的,怎么能不帮着人家宝姑娘得个“勤勉认真”的好名声呢?又怎么能不借机表示一下“凤姐管家的时候,我们偶尔吃酒玩牌,现在宝姑娘管家,我们已经彻底不吃酒玩牌了”?

  .

  宝钗是个有事儿没事儿都会来事儿的。

  正好这些日子,薛蟠的南货铺子里过账进货,收拾出一批南边来的笔、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头油等物,装了一个夹板夹的小棕箱子,宝钗便叫人抬进来,给她送人使用。

  宝钗看东西不少,立刻亲自一份一份打点好,按照贾府里的各人喜好,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脂粉头油的,挨个将贾家与自己平辈之人都送了个遍。

  尤其到贾环那里,更是特意将笔墨纸砚之外,还加上了一份脂粉头油,算是给了个双份,知道这肯定会落在赵姨娘手里。

  宝钗向贾环和蔼笑道:

  “这都是南边的小物件,送给环兄弟也不过图个新鲜罢了。等林姑娘回来,她那里带来的必定比我这个要好。”

  贾环白得了笔墨纸砚,果然将脂粉头油送给了赵姨娘。

  赵姨娘关起门来,将那些脂粉头油一一拿起来看了又看,啧啧连声:

  “宝姑娘就是宝姑娘,又大方,又会做人。

  这些东西她都挨门儿送到,连咱们这样没时运的都没遗漏下,可见是个厚道人。以后要是她管家,咱们娘儿们却不是也能沾了光?”

  贾环近日跟在薛蟠的赌场里头,暗自赚了不少钱,便开始不大看得上赵姨娘这蝎蝎螫螫的小家子气做派,瞥了他娘一眼道:

  “你指望着沾她管家的光,倒不如指望着让我赶紧娶了林姑娘呢。

  娶个两淮巡盐御史家的小姐,别说咱们脸面上有光彩,光嫁妆就能吃肥了咱们。

  既然宫里的娘娘做主了宝玉的婚事,怎么没人操心我的婚事?

  老太太不管也罢了,你也不赶紧跟我父亲说说?白说着他每晚上都睡在这儿,你倒不如太太能做下大事来?”

  赵姨娘拧开一瓶头油的盖子,凑在鼻尖闻着:

  “啧啧,这桂花味儿真比我平时用的好十倍。

  你急什么?你才多大?就急赤白脸地要定亲?”

  贾环一撇嘴:

  “跟你说些他们里头都不知道的事情罢。

  咱们正在盖的那个什么省亲别院,如今盖到一半儿,银子就快不够使了,听说都要借账了。

  你还不趁着这家里还像样子的时候,赶紧给我定下一门好亲事?难道要等他们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咱们能分到手几个钱?”

  赵姨娘给了儿子一个白眼,“呸”地啐了一口:

  “净听外头那起子逼崽子胡沁!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

  这家里啊,若说能败家的,也就只有那个主儿了。”

  一面说,一面咬着牙伸出两个指头来。

  贾环也回了赵姨娘一个白眼,没说话。

  赵姨娘撇着嘴,咬牙道:

  “这个主儿,贾家的全副家私要不教她全搬送了娘家去,我就不是个人!

  可着她如今病倒了,却不是老天爷都瞧不过了?这要是能活生生报应了她,才解了我的心头恨呢!”

  “就算她死了,这一副家私能到得了我手里?”

  贾环这一句话,赵姨娘立马狠狠一拍大腿:

  “唉哟可是老天爷显灵了!

  我的环儿长大了懂事了!我也算是有了指望了!

  可不就是你这话呢!只倒了一个她,那边还有个活龙似的宝玉呢。如今这一家子上下都捧着他,咱们娘儿们到死也出不了头啊。

  我的儿啊,你可得好好跟娘合计合计,难道由着人家来摆布死了咱们娘儿两个不成啊?”

  贾环嘿嘿一笑:

  “得把他们所有人都搅和乱了才好,浑水才能摸鱼啊我的亲娘。”

  .

  第二日,趁着王夫人不在,赵姨娘拿着宝钗送过来的东西,兴头头地来到老太太房中,陪着笑说道:

  “这都是宝姑娘昨儿送给环哥儿的。

  真真儿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竟凡事都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她疼她。

  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老太太也瞧瞧,让老太太也喜欢喜欢。”

  老太太乜了她一眼,只淡淡说了句:“你忙你的去吧。”

  赵姨娘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将东西往炕上一丢,一屁股墩在凳子上生闷气:

  “这家里就没人拿咱们娘儿两个当人啊。”

  贾环听她说了经过,笑道:

  “老太太不高兴才好,她们要是都高兴就不乱了啊我的娘。”

第二百六十四章 环三爷踢黄子

  及至彩云贼兮兮地跑来赵姨娘屋里,急急从怀里掏出一只西洋五彩玻璃小盘,赵姨娘看也没看,就知道是个值钱的物件,抓过来一把塞进贾环怀里:

  “我的儿,你赶紧悄悄儿拿出去换了钱回来,可千千万万别叫人发现了。

  你心里可要记得彩云的好儿,要不是她平素里私赠给咱们娘儿们东西,咱们这日子哪里能过得下来?”

  说着话,赵姨娘又拉着彩云坐在炕上说话。手里又拿出些绸缎边角儿出来,说是要给贾环做鞋,问彩云给挑个样式,顺便问她太太屋里今日有谁去了,又说些什么。

  贾琏乜了一眼正悄悄瞟着自己的彩云,嘿嘿笑着从屋里出来,心道:

  这小骚蹄子还不是也想走我娘的路数,一心思要给我当姨娘,也混上半个主子当当?

  当我不知道,别看这会子跟我娘来说什么对我一片心意,实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和宝玉好呢,昨儿我看见宝玉吃金钏儿嘴上的胭脂,难道就没吃她的?

  真以为我娘是看上了她的人?还不是瞧上了能哄着她从太太屋里拿东西出来?

  还有那个彩霞,看着是个老实巴交的,太太还老夸她是那屋里最规矩守礼的一个。

  结果还不是给我一缠,就立马把身子给了我?还好意思说是头一回给了我,鬼才信你们这群狗操的东西呢。

  这府里的玩意儿也好,丫鬟也罢,不是宝玉玩剩下的,也轮不到我手里!

  .

  贾环这些日子一直在外面跟贾芹一道儿帮薛蟠在赌坊里赚钱,学了不少本事,又得了不少外财,腰杆子硬了的同时,也生出许多雄心壮志来。

  他自认为手段眼界都长进不小,颇有些即将庶子逆袭成龙大杀四方的感觉。

  早先他拿了家里的东西,还不免心中惴惴,总怕给人看出贼相来。如今却已经是做惯了大事的人,从容镇定,很有大家公子风范。

  尤其近来贾政借口忙于政务及省亲别院之事,更是不管家事,连宝玉和贾环的学业都管得少了。

  宝玉那等没出息的,只爱混在丫头堆儿里;贾环却是每天都由舅舅赵国基并一个小厮跟着,大大方方出门上学,顺带着去薛蟠的赌坊照应生意,发奋努力赚钱,如今在南城街面儿上,“环三爷”的名头也叫得响了。

  此时不上学,贾环便独自一人,一溜烟儿从后角门出了贾府,之后就撒丫子跑得比兔子还快。

  只是他不知道,后角门里坐着一人,已经等了许久,终于见贾环鬼鬼祟祟出了门,那人便一路跟了上去。

  .

  李贵一路跟到了南城,两眼死盯着贾环坐的马车。

  因这南城乃是平民杂居之地,三教九流,远比北城热闹杂乱,李贵只怕一个不留神,贾环趁乱下车溜了都难以发现。

  终于,马车停在了一家茶楼旁,贾环跳下车,迈着小碎步跑进了茶楼。

  李贵正犹豫着要不要跟进去,忽然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子,吓得李贵几乎一蹦。

  .

  他猛一回头,却见身后站着一人,一身酒楼伙计打扮,手里拎着个竹编的食盒,显然是酒楼派出来给客人外送的。

  李贵正要说“起开”,猛然觉得这伙计有些眼熟,细看,才认出是贾琏的小厮隆儿。

  隆儿见他认出自己,挤了挤眼睛,小声慢吞吞道:

  “你在那边等我。”

  说罢,脚下却十分利落,已经转身跟了贾环进去。

  隆儿平时说话慢,又有些呆相,但在府里人缘儿一向很好,李贵平素虽与他没什么往来,也觉此人并不讨厌。

  李贵无奈,只得去等着,心中很是郁闷:

  本来是桩大功劳,偏偏自己事先想得不周到,穿了下人的衣裳出来,结果只能给人家抢了先。

  .

  不多时,隆儿回来了,将李贵叫到僻静处,才道:

首节 上一节 212/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