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291节

  贾政依言,果然立刻去了贾母那里,将“要贾琏去接替自己主管营建省亲别院、不再让他管理荣国府事务、以后家事都交给赖大”的话都说了。

  贾母静静听着,面上分毫不显,心中却是狠狠一沉——这个琏二!竟全叫他给提前说中了!

  贾母慈爱地看着自己一向最为看重的二儿子,满心里的不是滋味。

  贾政不同于好色贪财、骄奢淫逸的贾赦,不是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代善公还在世的时候,就最疼爱这个自幼酷喜读书的小儿子,一心盼他能从科举出身,出人头地,让军功出身的贾家,完成向科举文官的转型。

  忠君爱国,为官清廉,勤俭谨慎,事母至孝,严于律己,谦恭厚道,礼贤下士,济弱扶危……这个儿子有如此多的优点,试问哪个母亲会不喜欢?

  但是,知子莫若母,贾母也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很有“先祖之风”的贾政,却没有“先祖之能”。

  这个儿子忠厚有余,聪明不足,虽然他常骂宝玉不肯上进,而其实贾政自己的骨子里,也全然是个只爱诗酒风雅、不愿谋划实际的性子。

  而更要命的,则是贾政耳软心活,没什么准主意,还偏偏娶了个霸道私心的王夫人。

  .

  当年,贾家为了向新登基的元和帝表忠心,宁国公贾代化主动让出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交出了整个京营的兵权。

  但为了长远打算,贾家还是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留给了自己原先的部下王子腾。

  正因为早有了这个贾代化、贾代善两兄弟的长远谋划安排,才会在贾家交出京营节度使兵权数年之前,就先让贾政娶了王子腾的姐姐为妻。

  王夫人正式进门,贾母便将管家权交给了儿媳,自己颐养天年。

  贾母明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更明白只有她显示出“安心”享乐,才让儿孙们安心。

  但虽然不再管理贾府内宅事务,贾母的眼睛却没有瞎,她只冷眼看了一二年,便已经暗自摇头叹息:这个儿媳,娶错了。

  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

  嫁错毁一生

  娶错毁三代!

  王家祖上也是武功出身,曾做过都太尉县伯,后来又因得了贾家的提携,王子腾在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一坐几十年,近来又升为九省统制,贾家江河日下,王家反倒愈发富贵。

  但王家富贵归富贵,却与贾家这等钟鸣鼎食的簪缨望族还差着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教养。

  尤其王家的女子,个个不识字,个个都霸道。

  如今贾府上下都知道王熙凤霸道妒忌,而当年的王夫人,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熙凤一嫁进门,就开销掉了贾琏原有的身边通房大丫头和自己的陪房大丫头,就和当年王夫人的做法一模一样。

  如今王熙凤身边的平儿,也如同当年王夫人身边的周姨娘,一模一样。

  说是妾,却决不许贾政碰,碰了也不许怀孕,才致使如今已经年近五十的周姨娘无儿无女。

  直到王夫人自己顺利生下两儿一女,才对贾政略略放松了些看管。

  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

  王夫人的霸道,没能防得住趁虚而入的赵姨娘,更没能敌得过赵姨娘的“狐媚子霸道”。

  被严防死守了半辈子的贾政,忽然间得了赵姨娘,简直如同着了魔一般。

  这个一向只求息事宁人的老实人,趁夜跑来求贾母护住赵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更求贾母等孩子生下来,无论如何也要请贾母放在身边教养。

  娶了王夫人,贾政是倒霉第一代。

  贾珠是倒霉在王家人手里的第二代。王淳凤的事情,贾母实在不愿再回想。至于元春和宝玉,希望祖先保佑,可千万不要再被毁了才好。

  而贾兰,则是第三代。

  为了让宝玉娶宝钗、死死攥住贾家的家产,王夫人不让长媳李纨掌家也罢了,但对长孙贾兰不闻不问,这就说不过去了。作为贾家二房长孙,贾兰在府里的地位,甚至不如贾环!这还有没有天理?

  可,王夫人就那么干了。

  王家人霸道,私心重,这些贾母早已心知肚明,可为了王家的私心,就不惜损害贾家,这就……太丧心病狂了。

  贾母不得不承认,贾琏对此事的认识比自己更深刻,而且,更有预见性。

  贾家最缺的,就是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到、做得出的人,偏偏这个人,不是宝玉,而是贾琏。

  这小子,果然是个下棋的高手。

  他下出“惩治赖大家的”这一步棋,就已经算准了必定能逼出他们这一群的牛鬼蛇神,那么后头的几步棋,就由着他吗?

第三百七十章 王熙凤不能宠

  贾政看贾母一直沉默不语,便疑心是贾母不答应,他一向孝顺,赶忙又改口道:

  “若是母亲认为不妥,那就都不改了罢。”

  贾母瞧得出儿子的心思,知道他此来是被王夫人鼓动的,若无功而返,必定会在媳妇面前十分为难,但他事母至孝,又不愿让母亲不悦。

  正是因为都看得明白,贾母心中涌起一阵难过。

  思量再三,贾母笑道:

  “我老了,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好些事情想一想都费劲,这事你既然同我说了,就也容我想想。”

  贾政听了,赶忙跪下道:

  “让母亲还要费心这些事情,是儿子的不孝。”

  贾母摆手道:

  “起来起来,咱们自己娘两个说话,哪儿那么大的规矩?我不过是有年纪了,凡事一时也想不明白罢了。”

  .

  看着贾政退出门后远去的背影,贾母忽然一手捂住心口,老泪纵横。

  鸳鸯见状,赶忙摆手让门口的小丫头子也先下去,自己上前给贾母摩挲前心后背,问道:

  “老太太这是哪里不舒服?”

  贾母拉着鸳鸯的手,落泪道:

  “等你做了娘、养大了儿子、又看他娶妻生子之后,就懂了。这心里啊,老是揪得慌。”

  鸳鸯心中很是不解,却又不敢多问,只好道:

  “若这么着,我横竖也不嫁人了。老太太这样大富大贵的享福人还如此,那我这等人,日后还不知要烦恼成什么样儿呢。”

  贾母长叹一声:

  “我倒瞧着,你是个有造化的。

  你跟了十几年,是我身边最靠得住的一个,我自会替你打算。

  而且不单是你,我身边的这些人,我个个都得替他们打算。”

  .

  却说贾琏还没回到自己院子里,他在贾母院子里处置一众奴才的事情,就因为婆子丫鬟都被叫去当众训话,而已经传到了凤姐耳中。

  待贾琏回来时,平儿已经在院门口候了好一阵子,一见贾琏,就迎上来说凤姐请贾琏到屋里说话。

  贾琏一进屋,凤姐已经从炕上下来,笑着赶上来请贾琏坐下。

  贾琏见屋中并无旁人,凤姐又是已经梳洗过,连家常衣裳都是新换过的,半点褶子都没有,便知道她是早打扮好等自己,便笑道:

  “别劳动了,你且上炕去歇着,咱们坐着说话儿。”

  凤姐儿看贾琏脸色和缓,猜想他必定已经知道了自己处置了水月寺的净虚老尼姑,并且对此很满意,赶忙赔笑道:

  “二爷在外得胜还朝,小的这是赶来接驾的,虽然我还在月子里头不好出屋,在屋里头还是巴不得殷勤些的。”

  凤姐儿嘴甜起来,没几个人招架得住。

  贾琏也在炕上坐下,接过凤姐递上来的茶吃了一口,笑道:

  “你既然都听说了,就该知道,我这回可是将你姑母和表妹都彻底得罪了。”

  “什么得罪不得罪的,是她们没管好自己手底下的人,给自己手底下的人带累着被打了脸,活该。”

  凤姐在炕桌另一边坐下,端过一盘瓜子,和贾琏一道儿嗑瓜子说话。

  贾琏接过瓜子嗑着,笑道:

  “这可不大像你以前说的话,王家和薛家丢了脸,你……”

  “我嫁给你,就是你的人。”王熙凤打断贾琏的话,“你把我休回娘家去,那我才是王家的人。我可不能被你休回去,我还得霸着你这个正妻的位子不松手呢。”

  她丹凤三角眼故意将贾琏一瞥,风情万种。

  贾琏“噗嗤”一笑:

  “你这弯儿转得可真快,我一时半会儿都不大适应。你要早些明白了,咱们和和睦睦的岂不是好?”

  “呸,我头前儿早就明白了,不过是今日才说出来罢了。”

  王熙凤这个“死鸭子嘴硬”的毛病,估计真的是到死也改不了了。

  看贾琏高兴,王熙凤趁机道:

  “咱们家的婆子之前夜里也偶有打牌的,却并不怎么赌钱,就是赌钱,也不过几十个大钱,还偷偷摸摸玩一会子赶紧散开。自打薛家来了,他家婆子才设了大赌局,把他家的赌博毛病带来了咱们家。

  薛家人连自己家的婆子都管不好,还能来管咱们家的事?你就没跟老太太说,咱们家的事儿,还让我去管得了?”

  贾琏心中一哂:

  瞧见没?王家人薛家人,就这么功利,连掩饰一下都不会。

  贾琏一摇头:

  “这个倒不必,你还没出月子呢,身子要紧老老实实在屋里养着罢。”

  王熙凤登时立起眼睛来:

  “你说过还叫我管这府里的事情的!”

  .

  “哗啦”一声,贾琏将手里没嗑完的瓜子往攒盒里一丢,淡淡说了句“我还有事”,起身就往外走。

  王熙凤还是一个不满意翻脸就闹,这毛病不能纵容,否则以后还得闹腾。

  试用期,减分。

首节 上一节 291/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