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307节

  贾琏是贾赦的亲儿子,王熙凤是贾政媳妇的内侄女,他们小夫妻既是亲亲密密一家人,又各自是大房和二房利益的代表。由他们来管理荣国府,应该能够均衡大房和二房的利益分配,免得一家独大,也免得另一家没人能说话。

  王夫人一上来就朝贾琏开炮,邢夫人顿觉这是冲着自己来的,立刻便站在贾琏一边:

  “琏二虽年轻,却是咱们家里一顶一能干的孩子,说他败坏荣国府?他可担不起。

  他既然说了正在处理,就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做长辈的,怎么也该支持自己孩子,没有个为了下人说自己孩子的道理。”

  贾母听在耳中,自然明白大房和二房都要借机发难,便故作轻松笑道:

  “做母亲的,自然是信自己儿子,我这做祖母的和她这做婶母的,也未必就不如你。

  他小孩儿家的,学着做事,难保不……”

  话没说完,外头有人报:“大老爷到了!”

  众人都是一愣:

  怎么是“大老爷到了”,不是“老爷到了”?

  .

  随即帘子一掀,进来的还真不是贾政,而是被翠云和娇红扶进来的贾赦。

  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贾政平素常来贾母这里承欢看望,可贾赦却是除非中秋和过年,是绝不在贾母这屋里露面的。

  竟日贾赦忽然到来,委实不同寻常。

  贾母虽不喜欢贾赦,可毕竟是亲生骨肉,此时见他,心中也是一喜,忙叫他坐。

  贾赦还没坐稳,外头又报:“老爷到了!”

  .

  贾母一见贾政脸色不对,便先开口道:

  “好歹都是一家子自己人的事情,急赤白脸的反倒说不清了。

  琏二年纪轻,正是要学着做事的时候,纵有些疏漏有些不妥,能担待要担待些,才是叫他们长进的法子。”

  贾政不敢和贾母相左,可此时憋着一肚子气,还是道:

  “他若只是疏漏、不妥也就罢了,可他不问青红皂白就抓人,可不是仗势欺人的做派?祖宗的脸面何在?”

  贾母还没开口,贾赦倒冷笑一声:

  “该抓就抓,该拿就拿,也算不失了咱们公侯人家的气概,我瞧着倒比那些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书呆子强得多呢。”

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夫人也参战

  整个荣国府里头,就没人能比贾赦更恨贾政的。

  这种恨,是从贾政抓周就开始的。

  在此之前,父亲贾代善掌管边军,常年不在家,母亲除了孝敬两重公婆,还要掌管阖府的家务,家中的唯一嫡长孙贾赦,是被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四个老祖宗捧在手心里宠着的。

  可以说,幼年的贾赦才是荣国府里的真真正正的活凤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星星,就绝对连月亮都一块儿给了。

  可是,在贾赦十二岁的那年,贾政抓周了。

  抓什么不好,他抓了本书。

  时至今日,贾赦一想起爷爷贾演当时的笑容,就觉得心里恨得直恶心。

  爷爷贾演向父亲贾代善笑道:

  “我一生戎马生涯挣下家业,看来要靠此子读书科举,方可改换门庭,诗礼人家,书香门第,才是大道。”

  而他这个一直深得爷爷奶奶的宠爱的嫡长孙,竟然被无视了,就因为他不爱读书。

  自此之后,爷爷和父亲就都对贾政极为重视,对贾赦的话也常常是:“你弟弟尚知读书,你……”

  随着四个老人一一故去,尤其是最后贾赦的奶奶(第一代宁国公贾演的夫人)死后,贾赦最后的护佑,就彻底没了。

  此时父亲贾代善调回了京师,母亲没了上头的两重公婆,有了更多的时间教养儿女。

  看着家中都是一个妈生的、都是一个爹养的哥儿俩,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拿两人做比较。

  老二爱读书,老大不爱读书——不知上进!

  老二谦虚厚道,老大骄奢淫逸——人品不佳!

  贾赦作为家中的嫡长子,完全没有得到父母的器重和喜爱。

  父亲对他是打骂,母亲对他是冷淡,他们都说对贾赦十分失望。

  可贾赦很迷茫啊。

  他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啊,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那时候不是一直很喜欢他的一言一行吗?怎么就因为弟弟爱读书,自己就变成了全是错的呢?

  一个当哥哥的,混得事事都不如自己的弟弟,日子要多堵心就有多堵心。

  别说贾府里的人,就连妹夫林如海,对着贾赦贾政两个大舅哥,都是单夸“二内兄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大内兄呢?就不提了?叫你吃了?

  个个都说贾政天天忙着读书上进,而贾赦则是天天不是忙着纳妾,就是喝花酒,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比老婆,贾赦家的邢夫人,从出身,到心计,没一样比得过贾政的王夫人。

  比闺女,贾赦家的迎春,别说能跟贾政家的元春比了,能比得上贾政家的探春吗?

  比儿子……

  嘿嘿!

  这回可算是终于到贾赦的主场了!

  贾政家的贾珠十四岁考中了秀才,可他死了啊。

  贾政家的贾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可又不是当娈童比谁能打扮得粉妆玉琢,好看没用。

  贾政家的贾环就更别提了,小老婆养的没出息的玩意儿,还不如我们家钻沙子的贾琮呢。

  你贾政的三个儿子,都赶不上我们家一个贾琏。

  正三品顺天府知府,算不算光耀门楣?

  做事果决杀伐决断,算不算光耀门楣?

  他爷爷都看中了这个长孙能出息,你贾政算个屁!

  .

  贾赦会在这时候掺和进来,就是贾琏叫兴儿送的信儿,奔着从贾政这里找场子的。

  事情如何放在其次,先恶心了贾政再说啊。

  此时贾赦瞥了弟弟贾政一眼,向贾母道:

  “抓个奴才怎么了?琏二不也是为了没钱盖省亲别院的事情着急?

  既这么着,反正如今也用不着琏二帮着管荣国府了,不如省亲别院的事情也让他撂下别管得了。省得他操心受累还要招埋怨,没意思。”

  贾赦虽品行不佳,却并不是个心机深沉之人,贾母一听他如此说话,便知他此来的目的。

  若真如他所说,让贾琏彻底都不管家事,那就是大房彻底退出了荣国府,从此两房便是彻底决裂了。

  贾母已经年近七十,一心只想一家和睦,自己子孙绕膝,安享晚年,实在不想再生变故,便和稀泥道:

  “他们小孩子正学着做事而已,哪里就到了这个份儿上?

  岂能为了几个奴才,倒让一家子不痛快呢?”

  贾政的一肚子怨气原本是对着贾琏,此时见一向不干正事的贾赦忽然又掺和进来,一张口就拿“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书呆子”直刺自己,心中益发不快,便也不肯就此作罢,冷声向贾赦道:

  “若只抓了个奴才也罢了,他抓的可是京城里的老名士山子野!

  若给外人知道了,岂不说我们贾家仗势欺人?

  何况欺辱读书人,让孔圣人蒙羞,此等行为,更是让人不齿。”

  .

  这个家里,兄弟俩从小就互相看不上。

  贾赦看不惯弟弟的“假装正经”,贾政也看不上哥哥的“胡作非为”。

  贾赦贪图享乐,贾政自命清高。

  但贾政也没什么本事。

  对外,没本事做出政绩,自然也没能升官光耀门楣。

  对内,理财、治家、教子,这些“俗务”样样不行,如何开源节流,如何让家庭和睦,更是统统不想。

  别看贾政没考科举,却是一肚子的书生气,半点不接地气。其实,他和宝玉一样,从骨子里既不想当官,也不想管家,只爱虚幻的风雅,做个富贵闲人而已。

  .

  “让‘孔圣人’蒙羞?”贾赦故意哈哈一笑,“我看是让‘孔方兄’(钱)蒙羞了吧?”

  转头朝贾琏问:

  “那个山子野,到底坑了咱们家多少银子?你说出来,让大家也听听。”

  贾琏心道:

  幸亏我把这个“爹”给弄来了,要不,谁能替我这么直接拿大炮轰贾政?自己跟这个“爹”一唱一和就好。

  于是规规矩矩答道:

  “据工部算房算出来的数目,至少有一百四十八万两银子被山子野贪墨了。”

  一百四十八万两!

  这个数字瞬间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这……这是贪墨?

  这是分明就是抢劫!

  .

  这回,连贾母也坐不住了,口中喃喃道:

  “这还了得?这还了得?给娘娘盖省亲别院,被贪墨这许多银子,这还了得?”

首节 上一节 307/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