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330节

  《道德经》有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论语》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要做好了自己,自然没有感化不了的人,又何必天天逼问这妈妈呢。”

  她素来善于教人,高谈阔论,但凡一件事情,往往都能教育别人一番,听者无不折服。

  此时听众里又有贾琏,更是乐得表现她的多才博学,无所不通。

  为了表明她极受下面人爱戴,宝钗又笑着向一众媳妇、婆子道:

  “这些妈妈们,都是府里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懂得体统的。

  头前儿果然是有些酒醉赌博的事情,我昨儿都给你们讲明白了道理,料想你们以后自然也都不会再犯了。

  你们虽难免比之前辛苦些,但我也不会叫你们吃了亏,如今,我又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

  以后各位哥儿、姐儿的月钱,连带着你方才说的那些笔墨钱、书籍钱,就都不要由丫鬟来支取交给主子了,都由各位哥儿、姐儿那里年纪最大的奶娘来支取管着。

  这些妈妈们都是懂得过日子的人,自然懂得省俭,以后当月剩余的月钱,就都由她们再分散给其余伺候各位哥儿、姐儿的妈妈们好了。

  如此,官中也没有多费银子,每月下来,人人都有些额外的好处,人人都不落空。”

  众婆子一听,无不欢声鼎沸,纷纷道:

  “姑娘说得很是。从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我们必定尽心尽力。

  姑娘这样疼顾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

  探春登时就沉了脸:

  “宝姐姐,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当主子的,难道自己的月钱倒要向奴才们伸手去要不成?

  她们为了能多分几个,岂不要克扣我们?

  一旦我们要赏下人时,自己手里分文没有,难不成要叫我们去典当自己的首饰衣裳不成?”

  宝钗笑道:

  “二妹妹那里就一直都是如此的。

  她奶娘一直都是替二妹妹管着钱的,剩下多的时候,她奶娘便多得些益,赶到短了这个、少了那个的时候,她奶娘自然还替她填补呢。”

  探春可是又红又香的玫瑰花,登时冷下脸来:

  “且不说二姐姐那里辖制不住下人,反给那起子下人辖制。

  便是只说此事本身,宝姐姐也不该拿我们给下人做人情,为了邀买人心,坏了我们府里原本的规矩。”

  “啪、啪、啪——”贾琏鼓起掌来,“好个三妹妹……”

  话未说完,听得外头传来兴儿的声音:

  “禀二爷,前面的一众人等都已经叫到前院了,吴新登和吴新柱已经带到了。”

  .

  就这一句话,小花厅里登时炸了锅。

  尤其是吴新登家的,登时“咕咚”一声跪下,哭道:

  “求求二爷饶了我当家的,我们都是几辈子伺候贾家的,纵有些不周到的地方,也都是无心之失啊。”

  贾琏瞥了她一眼,并不搭理,只向探春和宝钗道:

  “哟,我外头的事情预备好了,都等着我呢。

  你们里头的事情,也不是小事,据我看,做些变革是必要的,但具体怎么变,你们还要斟酌。

  方才说的什么‘无为而治’,只会叫家里的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乱象由此而生,可了不得。”

  说罢,转身就朝外走。

  宝钗吃了他一个“烧鸡大窝脖儿”,却并不觉尴尬,只追上两步问道:

  “琏二哥,外头那预备好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贾琏回头一笑,淡淡说了句:

  “哦,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叫他们都明白明白,主子像个主子了,奴才就得像个奴才。”

  这淡淡一句话,仿佛一个巴掌抽在宝钗脸上,让她银盆似的脸上,终于腾起了一片红。

  .

  贾家的前院里,东边是南院马厩,西边是贾政的外书房梦坡斋,北面是仪门。

  院子虽大,但此时几百号男丁下人都聚集于此,还是显得挤挤插插。

  奉贾琏之命召集众人的是林之孝,这让原本的大管家赖大极为难堪。

  但如今众人也都知道贾家换了家主,赖大之前深得贾政的信任,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不吃香也很正常。

  看着赖大一脸的不自在,林之孝心里得意,脸上却不敢显现出来,只忙着尽心尽力地将一众人都按照所负责的差事分好组,数百号人垂手低头,都站着等贾琏出来。

  可偏偏这时候,兴儿、隆儿等八个贾琏的小厮还领着几个陌生小厮进来,而那几个陌生小厮手里,正架着捆得像个粽子似的吴新登和吴新柱。

  众人登时大乱起来。

  年纪大些的还稳重些,只是心里打鼓,可年轻的小厮就不管不顾了,他们尤其爱看热闹,本来站在后头,偏偏要往前挤过来,唯恐看不清楚吴新登和吴新柱死灰似的脸色,和被破布堵得严严实实的苍白嘴唇。

  赖大悄悄拉住自己的小厮,吩咐道:

  “快进去告诉吴新登家的,救他男人的时候到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兴儿心疼赖大

  赖大瞧着自己的小厮悄悄溜进了角门,料想他很快就能让吴新登家的得到信儿。

  只要吴新登家的去找周瑞家的求助,那么王夫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赖大心中忽然一动,觉出今日应该不止于此,又赶忙叫了个小厮过来,吩咐他赶紧去自己家告诉给赖嬷嬷。那小厮刚刚大步跑了,就听得仪门里有人高声道:

  “琏二爷来了。”

  原本正挤得东倒西歪的下人们登时又改为赶紧各自找地儿跪下,你踩了我的鞋,我撞了他的腰,一时间乱做一团。

  林之孝和单大良是副管家,都瞧着不像话,可他俩毕竟不是总管家,赖大此时在这里却一言不发,他俩也不好越俎代庖,只好也跟着不出声。

  贾琏来到仪门口,兴儿赶紧搬了椅子过来,让贾琏坐下。

  赖大、林之孝、单大良等极有眼色的,以及贾琏自己的其余七个小厮都立马跪了下去,朗声道:

  “见过二爷。”

  贾琏没叫他们起来。

  冷眼瞧着一众下人闹腾得人仰马翻,贾琏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

  按照贾琏早就做好的筹划,只要他当了荣国府的家主,就要名正言顺地整治贾府。

  等他当了族长,就要名正言顺地整治贾家全族。

  等他……

  别说那么远了,就说眼下,他已经完成了“当上家主”这一步,该动手就得动手了。

  贾府里的问题,有政治问题,有经济问题。

  政治上只要皇帝不抄家治罪,也还算过得去,可贾家的经济问题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所谓经济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赚进来的钱少,和花出去的钱多”。

  进项的问题,是因为贾家子孙没出息,坐吃山空,混吃等死,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出结果的事情。

  但花出去的钱多这个问题,则好解决得多。

  首要一点,就是先要解决掉奴才里的这帮子以权谋私、贪污渎职的“吸血鬼”和“蛀虫”。

  不尽忠职守,还奴大欺主、蛀空贾府,这还是轻的。

  更有专门勾心斗角,调三窝四,挑拨离间让主子们内斗,他们好浑水摸鱼,从中得利的。

  而更可怕的,则是他们这群刁奴层层利益勾连,裹挟主子,对外还要巧取豪夺,让贾家背负上“纵容恶奴”的罪名。

  .

  其余人等一见琏二爷冷了脸,什么也顾不得了,挤着挨着也都赶紧跪倒在地,你一声我一声的“见过二爷”此起彼伏,乱糟糟听不清楚。

  贾琏,斜了一眼低着头跪在地上的三个管家,悠悠道:

  “管家,管家,这个家,就给我管成这样?”

  赖大作为荣府大总管,事实上管理着荣国府内部的所有大小事务,此时听贾琏如此责,他心中甚为不满:

  哼哼,你贾琏不是让我的副手林之孝组织叫人吗?这会子乱了套,不问林之孝,倒来问我?老爷都不敢对我不客气,你算什么东西!

  但赖家人的长项,一向是身段够软,别管私下里怎么狠啃贾家,但表面功夫一定是做足的。

  于是赖大故意先咳嗽两声,才规规矩矩答道:

  “奴才年纪大了,总有些头疼脑热的,这府里的事情管得也少了。今儿更是犯了痰疾,咳得头晕糊涂了,是奴才失职了。”

  说罢,又咳嗽两声,示意自己是因为身体不好才管不了,有事别找我。

  贾琏认真瞧了瞧他那张比自己还红润的油光光大脸,哪里有一点病容?

  于是贾琏点头道:

  “既然是病了,我也不好太过责怪你了。”

  .

  赖大听贾琏如此说,心里更是一个冷笑:

  责怪我?你也配啊!

  我是伺候老爷的,能轮到你个小辈在我跟前使主子性儿?

  东府里的蓉哥儿和蔷哥儿,见了我都得规规矩矩叫“赖爷爷”。按规矩,你也得宝玉一样,叫我一声“赖大叔”才对,见了我必得站着说话,你还敢坐着?

  老太太、老爷、太太见了我还客客气气呢,你算哪根儿葱,敢跟我挺腰子?

首节 上一节 330/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