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386节

  过了眼前这个村,以后可没有这个店了。

  现在要走的,身价银子我不要了,直接给你们脱了奴籍,以后由你们自便。

  现在不走的,以后就得在贾家老老实实地做好你们的本分。若是还跟你们现在这个德行的,我这里可不容,就直接往外撵了。

  撵出贾府的,都是送去庄子上干农活儿,那边可没有偷懒的机会。”

  .

  这些婆子们里不少都是几辈人都在贾家的,一家老老小小都是贾家的奴才。头三天里,她们的男人都不得不把这些年贪墨的银子还上,几乎没人不心疼这些年刮来的钱。

  此刻听贾琏如此说,果然有人动了心,小声道:

  “真放了我们的奴籍啊?”

  贾琏并没有回答。

  他嗑着瓜子,转头向林之孝吩咐道:

  “贾家宅里的婆子又不都在这里,漏下谁也不好。

  我办事公平,你这会子就去,按着花名册,挨个都去问一遍,今天就把要走的人名单列出来给我看。

  凡是年纪过了四十岁的,只要她家里贪墨贾家的银子都归还清的,想走我这里就放,卖身契还给本人。

  但,只放本人,可不是一家子。

  要是前头贪墨的银子没归还上的,那可就对不起了。

  男的去辽西垦荒,他媳妇自然也得跟着去,想走也走不了。”

  这些奴才都是贾家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也不能真都白扔了啊。

  只不过如今贾家出多入少,确实负担不起那么多的人口。而且,在贾家下人当中,人浮于事的情况实在太过严重。

  尤其是这帮老婆子,一天闲到晚,没事就吃酒、赌钱、传闲话,更严重的,还有挑唆主子无事生非的,摆老资格拍老腔欺负年轻主子的,输了钱互相动手打架的、偷东西的,闹得后宅更加乌烟瘴气。

  这种老货,卖出去也没人要,“扔了”得了,就当做点儿善事,直接让她们自己走,倒也省事。

  下一步,贾家要肃清整治,不好好儿干的,偷奸耍滑的,搬弄是非的,到时候肯定都得扔去庄子上干农活。

  贾琏是下决心要给贾家搞一回“断舍离”了。

  该扔的扔,该卖的卖,生活才不至于乱糟糟的。

  .

  看林之孝家立刻答应着就去取花名册统计,一旁的探春瞧得两眼放光,对贾琏更是钦佩得五体投地。

  这琏二哥做事是真果决啊!

  杀伐决断简直如同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

  探春由衷向贾琏赞叹道:

  “都说凤姐姐做事干脆利落杀伐决断,今日一见,才觉出比琏二哥竟还差着一大截呢。”

  探春虽然是个庶出的女孩儿,却自幼长在贾母身边,由贾母教导长大,她自己又是个好学上进的性子,有管家的精明才干,也颇懂得些人情世故。

  这位三姑娘虽然被禁锢于闺阁之中,但却从不甘心屈从于命运,有志向,有抱负,哪怕有个有事没事都要生事作妖的生母赵姨娘,但探春仍然会在给赵姨娘收拾过烂摊子之后,仍然努力建立自己作为贾府“三姑娘”的威信和尊严。

  相比于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贾环,探春当然更喜欢同父异母的哥哥宝玉。

  除了因为宝玉喜欢在女孩堆里厮混这个原因之外,也有探春一直在努力向嫡母王夫人靠拢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探春和宝玉都有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只可惜,探春一心要与宝玉亲近,可宝玉对探春的态度却是既维护又疏离。

  之所以会疏离,是因为探春已经看出了贾家的败势,她希望同母异父的哥哥宝玉能够担负起重振家业的责任,可偏偏宝玉最痛恨的就是“科举”,最烦的就是“担当”。

  为了不惹宝玉烦心,探春从来不劝宝玉读书考科举,也不用家里的琐碎事务去烦宝玉。

  可没有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贾家的未来怎么办呢?

  眼前的堂哥贾琏,让探春眼前一亮。

  原来,贾家未来的“担当”在这里!

  此刻在探春眼里,贾琏就是力挽狂澜的英雄。

  .

  可这位英雄此刻却在闲闲嗑着瓜子,漫不经心地向探春说了句:

  “三妹妹刚才那主意挺好,这些婆子确实需要重新安排,只不过最好等前头人员调整完毕之后,三妹妹再大刀阔斧地实施也不迟。”

  探春瞬间黯然了下去:

  “等琏二嫂子出了月子,就轮不到我来管这些了。”

  贾琏笑问:

  “三妹妹真心想管?”

  探春欲言又止,还是李纨在旁道:

  “三妹妹是个胸中有丘壑的女中豪杰,只在房里写字看书,倒白白浪费了她的本事。”

  李纨这一句话,让贾琏心中不由赞叹道:

  能如此替小姑说话,李纨还真是个好嫂子。

  便笑道:

  “那好办得很。

  请三妹妹先等等,我自会给三妹妹找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让三妹妹一展管理之才。”

  贾琏打定了主意,等“大观园”盖好,让探春管理大观园之内,王熙凤管内宅除了大观园之外的其余部分,互不干扰,两全其美。

  .

  他们那边说得一片火热,薛宝钗却被一直晾在了一边。

  但宝钗顾不得觉得尴尬,她一心都在盘算。

  眼瞧着贾琏谈笑之间,几句话就把后宅的一众婆子压制得服服帖帖,贾琏这个家主,必定是坐得稳稳的了。

  这些日子,宝钗也让莺儿私下里去向外头的小厮们打听了,都说贾琏是个有名的色鬼。但贾琏有个喜好,就是他不喜欢吃新鲜的,他喜欢“捡剩儿”。

  贾琏不喜欢“姑娘”,他喜欢“媳妇”。

  尤其是“别人的媳妇”。

  而且,特别特别喜欢“厨子的媳妇”。

  口味那是相当的独特。

  .

  宝钗心下暗想:

  难道……难道我得曲线救国?

  要不我先嫁给宝玉,然后再辗转得到贾琏?

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不许你掏枪

  “哟,大忙人二爷可回来了。”

  贾琏刚一进院,王熙凤就接出屋来了,又吩咐赶紧送上饭来。

  却见平儿跟在贾琏身后一同回来,王熙凤心中猜疑,不由撂下脸,斜着眼睛连珠炮似地问平儿:

  “不是三姑娘叫你么?一去去了大半日?怎么又跟二爷一道儿回来了?二爷也去三姑娘那里了?”

  贾琏也斜着眼睛瞧着王熙凤:

  “我还真去三姑娘那儿了。”

  王熙凤看贾琏不悦,不敢再触他霉头,赶紧又转为笑脸道:

  “等我出了月子,也就不必再这么劳烦三姑娘了。

  这三姑娘是个好样的,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等将来要说亲的时候,遇到个没造化的,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倒不知有哪个不挑姑娘出身是庶是正,得了咱们三姑娘,那才是他的造化呢。”

  肯这样说自己小姑子,看来王熙凤也是个好嫂子。

  贾琏便笑问凤姐儿怎么也没吃饭,凤姐儿拉着贾琏进了屋,道:

  “方才贾?的娘叫她闺女喜鸾来看我。

  我看那丫头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心中喜欢,就跟她多说了会子闲话儿,吃饭的时候就略晚了些。

  后来我留她吃饭,她说怕回家去晚了她娘担心,一定不吃就告辞走了。

  她那个娘也不容易,寡妇失业的,带着一儿一女度日,贾?是个老实的书呆子,偏又没个正经营生,一家子四口人都靠她母女两个做针线活度日,也果然是不容易。”

  .

  进屋二人坐下,王熙凤接过小丫头端上的茶来,给贾琏递在手里,又道:

  “其实,自打贾芸得了差事,也没少有人往我这里跑,我只都回了他们。

  毕竟都是外头爷们儿的事情,我也不好插嘴。”

  贾琏点头:

  “我又不是不让你说话。你建议给我,大主意我来拿就是了。”

  对王熙凤,要放给她些权力,但不能多,而且必须时时加强监管。

  .

  王熙凤听了这话,登时眉花眼笑道:

  “贾?是书呆子,今年都二十九了,只中了个秀才。整日闷在屋里不出门儿,是个闷葫芦罐儿。前年他媳妇死了,都没钱再续娶一个。

  对了,他儿子就是贾菌,在学里跟兰儿很是要好。

  二爷要是看外头有什么差事,不妨也给这位?大哥找一个,好歹也是本家兄弟不是?

首节 上一节 386/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