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456节

  那不就是拉皮条吗?

  .

  马道婆给贾琏常识的第二个震惊,是“马道婆不是道婆”。

  本来嘛,大光明寺再怎么也是个佛寺,又不是道观,里面住的该是尼姑,怎么会出个“道婆”呢?

  贾琏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在庙里的出家人叫尼姑,但干活的杂役、甚至掌管香油灯烛、或者能引诱香客来舍香油灯烛之后从中赚取抽头的半出家神婆,并不是被称为“佛婆”,而是叫“道婆”。

  .

  “混账!”

  贾琏一拍桌子:

  “掌嘴二十!”

  一直摩拳擦掌的铁头儿见贾琏忽然就喊打,兴奋得高喊一声“好嘞”,冲上去连皮掌都来不及戴,直接抡起大巴掌,就左右开弓,直打得马道婆一张老脸脆响连连,眼泪口水翻飞,就差往外崩火花了。

  瞬间二十巴掌抽完,后槽牙都被打飞了两三颗的马道婆魂儿都打掉了,哆嗦得像得了痢疾打摆子,口里含混不清地不住哀求:

  “大人……饶命……老婆子没说瞎话啊……”

  贾琏不疾不徐问道:

  “没说瞎话?

  那我问你,你说你在大光明寺里半出家,那你也该算是半个佛门中人。尼姑都是念经烧香,你又为何随身带着纸人、纸鬼?

  这显然都是道门巫术!可见是你胆大包天,没说实话!”

  铁头儿闻言两眼一亮,赶紧抓过皮掌急急戴上,就等着贾琏一声令下,就拿马道婆过瘾了。

  马道婆一见,魂儿都飞了,立刻带着哭腔道:

  “饶……饶命啊……是真话啊……

  我老婆子早年是个‘道马子’,会看相,会画符,会祈福消灾,有几分法术。

  因在原籍惹了个事情,待不得了,便背井离乡来京城讨生活。

  老婆子在京里没有根基,打听着京里的贵人们大多信佛,就想法子找尼姑庵里做杂役。

  后来大光明寺的姑子们见我善于应对,就让我到大光明寺里头做营生。

  我听尼姑们讲佛经故事,一遍就记住了,又把早年间做道马子那一套说辞都加上个‘阿弥陀佛’,再把道马子的法术加上因果报应的说辞,张口‘菩萨’,闭口‘福报’,渐渐信我的人就多了。

  我整天就是串串大宅门,不过也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钱罢了。

  宅门深处的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终年累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有个不闷得慌的道理?

  她们都爱听我讲些佛经上的故事,再有我带着说些新鲜事儿,给她们解闷儿。

  何况纵然是富贵人家,谁又没有些烦恼憎恶?

  老婆子给她们说因果故事,拿纸人使个咒魇法术什么的,骗钱而已,可从没伤人命的!”

  “呸!放屁!”

  贾琏一口啐道:

  “我若没见识过你的本事,单听了你这一套说辞,或许还能上你的当。

  可我家里的事情是我亲眼见了的,你还敢睁眼撒谎说没伤人命?

  我也懒得跟你费唾沫,铁头儿,这个贼婆子我交给你了。

  她能说出多少句实话来,就看你的手段了。

  你记得啊,收拾一阵子,就给她治一治,别彻底弄死了,倒便宜了她。”

  铁头儿就爱接这种“放开了干”和“救活了还能继续干”的活儿,高兴得两眼放光,激动得浑身骨头节儿都“咔吧咔吧”作响。

  马道婆瞬间吓得又尿了裤子:

  “爷爷饶命啊!我啥都说!要死也给个痛快啊!”

  “呸!晚了!”

  .

  贾琏走进荣国府大门的时候,天早都黑透了。

  他袖子里揣着一摞马道婆的供状,抬头看了看门楣上挂着的赤金九龙乌木大匾,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多少富贵人家,从外头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家中高官贵妇,冠冕堂皇。其实呢,你怨我恨,你争我夺,恨不得你死我活。

  一家子骨肉血亲,表面上你好我好,内心里勾心斗角,明刀明枪的也罢了,暗地里还要背后捅刀,最后不过白白便宜了外头的阴险小人。

  他想着心事,沿着抄手游廊快步而行。

  正走着,忽见昭儿一路小跑而来,见面就小声道:

  “二爷二爷,方才老爷又派人往二爷院子里去找二爷了。

  打晚饭之后,老爷已经叫人去找了二爷四五回,看着像是有什么急事似的。”

  贾政找我?

  那个读书读糊涂了的政老爷,一贯是个耳根子软的,刚刚王夫人一句话,他竟然还把宝玉被魇镇的事情怀疑到了贾琏头上。

  什么玩意儿!

  贾琏登时一皱眉,却先问昭儿:

  “二奶奶怎么样了?”

  昭儿赶忙回道:

  “听平儿姐姐说,二爷走后没多少时候,二奶奶就醒过来了,张口就说肚子饿。

  平儿姐姐喜得又是哭又是笑,叫人熬了米汤给二奶奶。

  结果米汤刚端进去,就给二奶奶骂了一顿,说她饿得前心贴后背的,只给喝这清汤寡水算怎么回子事,叫立刻做火腿炖肘子送进去。”

  贾琏听说,放下心来,心道:

  王熙凤是得吃俩肘子,她肚子里怀着孩子,还能一手一把菜刀,连窜带跑耍了半天,搁谁也得饿得前心贴后背。

  随即,贾琏又低声问:

  “我不在家的时候,有人来找老爷么?”

  昭儿凑到近前,悄悄道:

  “将近晚饭的时候,傅试傅二爷来过。

  他在老爷屋里说了一会子话,至于说的是什么,小的就不知道了。

  不过,他们家还派了两个婆子来给老太太请安。

  我在外头听老太太屋里的丫头抱怨,说那两个老婆子讨人嫌,叨叨个没完没了。

  不过又是来夸他家姑娘长得怎么好,心地怎么好,礼貌上又能,说话儿又简绝,做活计儿手儿又巧,会写会算,尊长上头最孝敬的,就是待下人也是极和平的。谁要是娶了她们姑娘,必定旺家旺财旺人丁。

  还说什么他们姑娘现有多少人家儿来求亲,只他们老爷总不肯应。

  两个婆子一回夸奖,一回奉承,说他们老爷只要和咱们这样的钟鼎人家作亲才肯,哪怕做二房也是好的。”

  贾琏一听“二房”两个字儿,顿时想起兴儿的话儿,心里一阵轻蔑。

  正此时,一个贾政的小厮沿着廊子跑来,见面就打千:

  “老爷请琏二爷赶紧去一趟。”

  贾琏一愣。

  贾政是长辈,贾琏是晚辈,往常都是“老爷叫琏二爷”,今天怎么忽然改成“请”了?

  好家伙,为了个傅试家嫁不出去的老闺女,贾政对自己亲侄子都用上敬语了。

  这……这是不是有点儿过了?还是出了什么大事儿?

第五百八十章 在赵姨娘屋里

  往常贾政见自己的子侄,或者是在东廊上的三间小正房内,那里是他和王夫人的日常起居之处,或是东廊内的东厢房,那是贾政除了外书房梦坡斋之外的内书房,甚至有时候遇到大事,也会在荣禧堂东边的三间耳房里,那是贾家比较正式的待客之处。

  而今天,贾琏被“请”进来的地方,却是在东廊的侧院东小院,这里头住着的,是赵姨娘。

  白放着荣国府里头的几百间房子,贾政怎么非在自己小老婆的屋里见侄子呢?

  这就和刚才的那个“请”字一样,相当的不合情理。

  .

  贾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位政老爷平素那可是一派谦恭端方之气,时时刻刻一本正经。

  比起他那个世袭的官儿也不好好当、有事没有就往屋里添加小老婆的大哥贾赦,政老爷则完全相反。每天按时按点去衙门点卯,房里女人就是标配的一妻二妾,规矩得不要不要的。

  可府里各人也都知道,把赦老爷那十几个新旧小老婆全加在一起,也比不过政老爷的一个赵姨娘能没事生事。

  赦老爷虽说好色,可也不像政老爷,十天里头倒有九天半都是住在赵姨娘屋里,把正房太太给当成了一条咸鱼,高高晾了起来。

  贾赦和邢夫人这一对奇葩,在奇葩的荣国府里,已经是最“和谐”的夫妻了。

  一个好色,一个贪财;

  一个挥霍,一个贪啬;

  一个任性,一个承顺。

  都说邢夫人是个出了名的“尴尬人”,那是说邢夫人这人本身个性愚强还不听劝,她那犟驴似的缺心眼是先天的。

  虽说邢夫人出身一般,家道中落,无儿无女,甚至连个心腹都没有,可至少在表面上,他们这对再婚夫妻俩互相打掩护,还是彼此都挺过得去的。

  反观政老爷的结发太太王夫人,出身好,背景大,陪嫁多,儿子、女儿都生了,还把娘家侄女、外甥女也都弄进了贾府,娘家妹妹也常年赖在贾府住着,可谓要什么有什么。

  但在和贾政的婚姻里,王夫人却只落了个“白天进佛堂,晚上守空房”的尴尬境地。

  .

  赵姨娘打起帘子,贾政正坐在炕上看书,一见贾琏进来,愣怔了一阵,半晌才说道:

  “琏二,你出府去的这时候,宝玉也没事了。

  他睡醒了,也吃了东西,也知道认人了,老太太也已经放心了。

首节 上一节 456/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