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134节

  这个臭小子,居然还能想着朕的难处。

  他微笑道:“大人的事,你就莫要操心了。”

  “还没难到让朕忧心的地步,虽然府库少钱,但过几年总会丰盈起来的。”

  “你不是还建议让山东开荒了吗?已经给朕想到好办法了。”

  卫宁摇头道:“那太慢了。”

  “我知道陛下一直想打河西走廊,等开荒出来,不知要等多少年。”

  汉武帝微微叹口气,又笑着道:“那你出去想一天,想到办法了吗?”

  卫宁笑道:“还真给我想出来了。”

  卫宁忽然想到明朝朱元璋时期的一则故事,笑着对汉武帝道:“其实一开始脑子里杂七杂八的想法一大堆。”

  “还想着增加铜钱刊造呢,可事后想想,这想法太幼稚了。”

  汉武帝好奇的道:“哦?说来听一听,怎么就幼稚了。”

  卫宁道:“铜钱刊印多了,会给天下造成大乱。”

  这些经济原理,汉武帝当然知道。

  桑弘羊等财官不是废物,他们怎么可能没探讨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但最后都被否决了。

  汉武帝想听一听卫宁的认知。

  卫宁笑着道:“举个例子吧,我把国家比喻成我们两个人,你是君,我是百姓。”

  “你最开始发行了一千钱给我,按照市场物价,我们眼前这个茶盏需要三个钱。”

  “可是如果陛下你再发一万钱,那这个茶盏它势必要跟着涨价对吧?”

  汉武帝点头:“嗯。”

  卫宁又道:“那么茶盏涨到三十钱一个,而我手中拥有的钱还是一千。”

  “在以前我用三个钱就能买一个茶盏,现在我要用三十个钱。”

  “我拥有的钱财不值钱了呀,缩水了!”

  “如此我心里定会对朝廷不满意……那如果全天下都是如此,岂不是怨声载道啊?”

  汉武帝听完后,哈哈大笑,道:“你小子不错!知道自己想出想法,然后自己去验证你的想法正确与否。”

  “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卫宁点头:“嗯,都是瞎想的。”

  汉武帝郑重的摇摇头,对卫宁鼓励道:“这不是瞎想,做任何事都该如此,首先就要敢想。”

  “若是连想的勇气都没有,那定是不行的。若是想了后,又不思考可行性,一切拍脑门决定,那更是愚蠢的。”

  “你很好,能想,能验证可行性,这很好,做什么事都该如此,尤其治国更当如此。”

  “治国非小事,国家层面的事要决策,决不能拍脑门就决定,就提出来了,不然会被人闹了笑话。”

  “知道么?”

  卫宁受教的点头道:“臣知道。”

  “额……那臣这算不算闹笑话?”

  汉武帝白他一眼,道:“自然不算,你自己都把自己想法否决了……你这顶多是当个笑话说给朕听罢了。”

  “嗯,好啦,说说正事,你究竟想出什么办法给朕赚钱了?”

  “朕也帮着你参考参考可行性。”

  卫宁思忖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的对汉武帝开口道:“现阶段朝廷想要从商业上赚钱丰盈国库,这不现实。”

  “所以还是要得从农业上入手。”

  汉武帝似笑非笑的道:“还要吸百姓的血啊?老百姓已经不堪战争的重负了,不然桑弘羊不会建议朕与民生息一年时间。”

  卫宁道:“我知晓,我说的从农业上入手,并不是让朝廷增加税收。”

  “所谓丰盈府库,无外乎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节流且不提了,没有哪个国家靠省钱能富饶的,还是要从开源上找解决办法。”

  “传统的农耕系统依旧是传承秦朝的耒耜耕种,耕种效率很慢,开荒就更不用提了。”

  “臣想到了一种农具,可以替代耒耜耕种,效率大大提高。”

  “农业效率提高,非但能增加百姓的耕种积极性,更能让土地开荒效率提高,从而粮食产量提高,以达到税收提高的最终目的。”

  汉武帝认真的听着卫宁的话,好整以暇的问道:“哦?那你打算怎么提高耕种效率?”

  卫宁道:“以曲辕犁替代耒耜耕种。”

  他直接跨了两个阶段,连直犁的设想都没提出来,直接将唐朝的曲辕犁给提出来了。

  系统内有曲辕犁的模型,只要化成纸张模板给造出来,大汉的耕种效率就会提高,以达到最终实现税收丰饶的目的!

  汉武帝好奇的问道:“什么是曲辕犁?”

  卫宁道:“我也没办法形容,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耕种效率上一定会大大提高。”

  “现在传统耕种一天一人开垦一亩左右,曲犁大概能提升到十倍,十亩吧,最少应该会是这么多。”

  噗!

  等卫宁说完,汉武帝嘴巴中的茶水全部喷了出来,喷卫宁一脸。

第154章 亲子不过如此啊

  汉武帝真不是故意喷茶的。

  他太震惊了。

  耕种效率提高十倍,单人单天耕十亩,这是什么概念?

  也幸好桑弘羊没在这里,不然他可能反应比朕还要大。

  这要么是吹牛,要么是胡扯,要么他就压根不懂农耕!

  可这解释不通,卫宁前十三年都在蓝田浅水村,都在耕种劳作,这点基础道理他会不懂吗?

  卫宁一脸无语的用毛巾擦着脸。

  “陛下……”

  汉武帝赧然道:“抱歉,朕刚才有点失态,实在你说的……”

  “你应当知道你在说什么对吧?伱以前在浅水村务农过,对么?”

  卫宁道:“我当然知道啊……额,陛下你以为我在说笑?”

  汉武帝严肃道:“难道你不是在说笑吗?”

  卫宁:“……”

  “当然不是。”

  他暂时没办法给汉武帝解释,曲辕犁的图纸他还没来得及兑换,于是对汉武帝道:“明日吧,明日我把想法画出来,陛下可以让宗正大农府去实践。”

  “好!”

  汉武帝也没多说,又和卫宁聊了一会儿。

  等汉武帝回到未央宫的时候,天色渐晚。

  ……

  等汉武帝走后,卫宁花了500点声望值购买了曲辕犁构造,系统声望值余额还剩13100,依旧很多。

  他用了将近两个时辰左右,认真的将曲辕犁每一个小构造全部画出来,时间已到深夜,画完后卫宁便去睡了。

  翌日一早。

  汉武帝兴致勃勃的早起,洗漱完毕便准备出宫。

  不过内宦苏文却对汉武帝说内史石庆急事求见。

  汉武帝略有好奇,还是道:“让石内史进来吧。”

  “喏!”

  不多时,石庆从外走进大殿,恭敬对汉武帝抱拳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汉武帝挥舞衣袖,道:“石内史不必客气,找朕何事?”

  石庆抱拳道:“臣恭喜陛下,得麒麟子。”

  汉武帝:?

  什么意思?

  他知道卫宁身份了?他怎么知道的?

  汉武帝迷茫片刻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有另外一名叫刘焕的儿子。

  石庆是刘焕的老师,他说的自然只能是刘焕了。

  不过汉武帝还是很好奇,问石庆道:“刘焕怎么了?”

  石庆忙道:“回陛下,长公子忧虑国朝缺钱,殚精竭虑,日思夜想,耗费心血写出一篇治国大策,此策若出,定可解国朝府库短缺之急。”

  汉武帝惊愕的看着石庆,道:“当真?”

  石庆无比认真,将手中奏疏拿出,对汉武帝道:“请陛下过目。”

  苏文接过奏疏,小心翼翼递给汉武帝。

  他虽然在伺候汉武帝,但其实早就被刘焕用金钱买通。

  汉武帝接过奏疏,十分认真的开始阅览,想看看刘焕究竟写了什么。

  看到一半,他忽然凝固住了,不确定的问石庆道:“就这……些?”

  石庆捋须微笑道:“此乃长公子连夜写出来对策,老夫以为此策极佳,还请陛下速速执行。”

首节 上一节 134/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