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00节

  征西想了想,道:“好。”

  待纳木吉回到自己部落后,便将此事告知其父措西。

  措西若有所思,沉默许久后才道:“好!”

  “你随她去了长安后,找机会将她的身份告知汉人。”

  纳木吉愣了一下,道:“阿父,你说什么胡话?这不是让表妹去死?”

  措西冷着脸:“就是要用汉人的手杀了她!”

  “只有她死了,诸部才会归顺于我们。”

  “她只是个女人,哪有部落能让女人一直统领的?”

  “阿父,我若娶了她,部落还是归我们,何必将事情做的这么绝?她是我的表妹。”

  “意气用事!”措西厉声道。

  纳木吉坚持道:“我不会做此恶毒之事,阿父你莫要再说了,不然父子都没得做。”

  “你!妇人之仁!”措西气的不轻,便道:“那你尽快将征西娶到手。”

  “嗯!”

  十月末,征西带着使团一百余人,以及两名无关紧要族人的头颅,启程朝长安进发。

  ……

  镇北侯府。

  灯火摇曳,田千秋在中厅觐见了卫宁。

  “草民参见卫侯爷。”

  田千秋心里有些发虚。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没见卫宁之前,总认为卫宁年纪小,好忽悠。

  认为卫宁是靠着卫氏家族和汉武帝这两层关系,才有今时今日之权势。

  但他真正见到卫宁后,所有幼稚的想法全部被推翻。

  在长安大街那一场作秀,被卫宁拆穿后,田千秋心里翻江倒海。

  这个年轻人能走到今时今日之地步,和卫氏家族、汉武帝有关系,但绝对不大!

  他的城府、自信的神色、睿智的眼神、洞悉一切的神态,无不彰显着这名年轻侯爵的老练。

  卫宁盯着田千秋看了一会儿,才道:“你觉得大汉的官,是不是很好做?”

  “结交巴结个人,随意就能让你坐稳官?”

  田千秋忙不迭道:“草民不敢。”

  卫宁继续道:“大汉缺官,可我为什么要用你?你有什么值得我用的?”

  田千秋冷汗涔涔,眼前这名侯爷说话太有压迫感了,让他有些心神不宁。

  他赶紧道:“草民,草民日后绝对忠心卫侯爷。”

  卫宁冷笑道:“忠心于我?你的官是出于上,出于陛下,你忠心我是打算和陛下作对了?”

  “还是要陷我于不义之中?”

  田千秋心脏跳的厉害。

  但很快,他便给出了一个让卫宁满意的答复。

  “卫侯爷对大汉之忠心日月可鉴,忠于卫侯爷便是忠心陛下。”

  卫宁忽然释然的笑了。

  这个人情商还可以,不愚笨,说话水平也高,能顶得住压力,反应也快。

  虽然历史已经印证了他未来成就不低,但卫宁依旧不放心,要是什么阿猫阿狗投靠卫宁,卫宁都给予赐官,那他成什么了?

  做官可以,拿出你的本事来。

  “认识字?”

  田千秋绷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道:“祖上战国田齐后裔,乃落魄寒门,自认得字。”

  原来是名臣之后。

  卫宁点点头,道:“南疆还有缺,我在开发南疆,陛下令我治理南疆,此后南疆不再让夷制夷,改派我中华之官吏去治南疆。”

  “我会给你配备武将,治好了回来大功一件。”

  卫宁对李其是不强求,南疆苦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但对田千秋,他则需要用权势去压,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

  “你可否胜任?”

  田千秋没有丝毫迟疑,他是寒门,一直郁郁不得志,想入朝为官,却始终不得机会。

  如今这个机会给了他,无论南疆是否苦厄,他都要试一试。

  人的一生,机会不多,他没有人脉,也没有武力,若失去机会,田家再也无法崛起。

  “草民定不会让侯爷失望。”

  卫宁挥挥手,道:“我知道了,回去等我消息。”

  “喏!”

  等田千秋离去后,卫宁微微闭上了眼睛。

  这次选拔班底的时候,卫宁忽然发现大汉的人才选拔机制很有问题。

  此前汉武帝也和他探讨过这个问题,卫宁一直没重视。

  现在大汉是察举制,这项制度注定对很多人是不公平的,乃至许多人才被埋没乡野。

  若是没有人举荐,即便你再有才华,也无法入朝为官。

  而察举制发展到最后,势必会让一个接着一个的世家崛起,到东晋发展到顶峰,他们的权势甚至可以抗衡皇朝。

  这种影响直到武则天残酷屠杀世家,才算彻底结束。连雄才大略的天可汗陛下李世民都没办法解决,足可见世家大族最后生长的究竟多么狂野。

第227章 印刷术

  入夜,关中的雪渐渐大了起来。

  婢女拎着火炉走进来,给火炉内添了木炭,降温了,屋内随处燃烧着旺盛的木炭,烘的暖洋洋的。

  婢女给卫宁温了一壶茶,安静的在书桌旁边给卫宁添茶,然后才悄悄的离开书房,将门开了一道缝隙。

  卫宁看着红泥火炉上的火光在发呆,以前在浅水村的时候,最怕冬天。

  那时候他好希望屋内能暖和,这样母亲不用受冻挨苦,自己也不会被冻伤。

  时光荏苒,现在红袖添香锦衣玉食,两相比较,天差地别。

  卫宁没有过多伤感,他将赵策叫了进来,让他去弄点胶泥过来。

  不多时,赵策便将胶泥给卫宁送来。

  卫宁坐在蒲团上,用刀在胶泥上刻着隶字,不过是反刻的。

  一个简单的‘汉’字反刻完毕,他便拿着胶泥去火炉上烘干。

  ……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

  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赵策带着家将婢女们在扫雪,卫宁披着汉武帝送的大氅,将烘干的胶泥揣入怀中,然后朝未央宫走去。

  汉武帝椒房殿和卫子夫吃着早膳,卫宁来后,被汉武帝叫过去,三人围着低矮的餐桌一起吃着丰盛的早膳。

  汉朝施行分食制,不过这里也没外人,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吃了早膳后我,卫子夫去织衣,汉武帝则带着卫宁在椒房殿外的庭院走着。

  数十株梅花傲然生长,妖冶艳丽。

  “陛下,我打算推举两人去南疆。”

  汉武帝道:“人都选好了?”

  “两个人不够吧?”

  卫宁点头道:“两个人自然不够,余下的官吏我现在也找不到了,还请陛下帮我选人吧,我实在不知该怎么选。”

  汉武帝白了一眼卫宁:“自私自利的典型思想。”

  “啊?”

  汉武帝对卫宁道:“朕给你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找不到人你可以去找庄青翟,他是丞相。”

  “李蔡朕给你杀了,还有人敢不配合伱吗?”

  “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你精心挑选,你哪有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些事?”

  “让下面的人帮你做,朝廷养着这些人做什么的?凡事你都要亲力亲为,不给你累死了?”

  卫宁:“……”

  额,我确实没想过这一茬事了,主要卫宁还是带入在臣子的思想中去考虑治理南疆的事,完全没意识到他现在已经是南疆的最高领导者,决定南疆一切治理事宜和未来的方向。

  卫宁道:“我晓得了,待会儿我去一趟丞相府。”

  汉武帝叹息道:“每年冬天,百姓最是难过,关中天冷,每到冬天就会活生生冻死一大批百姓。”

  这丝毫不夸张。

  卫宁在最底层生存过,他知道冬天对普通民众的危害究竟多大。

  可惜,汉朝没有棉花,要是能种植出来棉花冬天就好过了。

  他劝汉武帝道:“陛下不要过于担忧了。”

  “对了。”

  卫宁从怀中拿出一块胶泥递给汉武帝。

首节 上一节 200/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