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90节

  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单一,亦或者说还有很多人才并没有被发掘。

  卫宁回东宫的时候,发现东宫外有人在等候自己,卫宁不由蹙眉走了过去,江充急忙抱拳对卫宁道:“臣参见殿下。”

  卫宁狐疑的道:“有事?”

  江充道:“微臣罪该万死,微臣知道殿下不喜僭越之臣,但身为臣子,自当替君主分忧。”

  卫宁眯着眼,似笑非笑的道:“哦,这么说伱要替孤分忧了?”

  江充郑重的道:“臣听闻殿下这月余在为治水之事烦忧,尤其黄河之治。”

  “微臣倒有几条浅薄的建议。”

  卫宁盯了他一会儿,道:“说。”

  江充忙不迭道:“分段治理理念。”

  “拓宽上游河道、修建分流沟渠、修建高堤坝。”

  如此三策治理,只需一年,便可使黄河无忧,百姓无扰。

  高含沙量的泥沙、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和人口密集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黄河经常性地决堤、改道,泥沙严重淤积,洪灾频发,对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危害。

  拓宽上游河道,可使洪水冲击速度减缓,分流沟渠让中游两岸庄稼得到农业灌溉,下游高修堤坝,确保洪水不会侵害两岸百姓房屋。

  针对黄河三段,按照三段特性进行治理。

  卫宁听后忍不住暗自点头,又狐疑的看着江充,道:“你去考察过黄河?”

  江充微微愣了一下,然后从容的道:“此前在邯郸的时候,奉命治过一段时间黄河水利。”

  原来如此。

  卫宁点点头,欣赏的道:“你的建议不错,先回皇医署吧。”

  江充抱拳恭敬的道:“臣遵旨!”

  ……

  江充面上带着一抹兴奋,下值后便去了长安城中的宅院,没多时便出门赴宴,来到一家邸舍。

  面前一名男子早早在邸舍等候,见到江充一脸期望的问道:“江兄,如何?”

  江充道:“贾兄,我已将此策告知皇太子。”

  贾让,邯郸人,是江充在邯郸的好朋友。

  贾让对自己治理黄河的分段三策很有自信,问江充道:“如何?皇太子接受我的建议了吗?”

  他千里迢迢从邯郸来长安,就是为了寻找机遇,当听闻皇太子需求治水人才后,他毅然决然的来到长安,恰好好朋友江充在皇医署为官,能将自己的治水思想传达给太子。

第342章 谩骂皇太子的下场

  长安大街上灯火如昼,一处邸舍内,贾让和江充对坐而谈,面前放着一壶美酒。

  贾让满怀期寄,他觉得自己关于治理黄河的三策很是完美,千里迢迢从邯郸来长安,就是为了将自己的策略献给皇太子。

  他见识过黄河吞噬人的场景,他虽是邯郸人,但祖籍却不是邯郸,而是河西张掖人。

  他的父母和亲戚就是被黄河洪水给淹没,他一路流亡到邯郸。

  那个时候他便立下宏愿,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治理黄河水患,为此他准备了二十年。

  这二十年时间他一直在研究如何治水,他也并非凭空想象,每一次黄河治水他都会身先士卒。

  这么多年他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听闻皇太子在治理全国水利工程,于是他毅然决然来到长安,托江充献策给皇太子,希望能讨得一官半职去亲自治理黄河。

  他想驯服这头猛兽,让两岸百姓再也不会遭遇到他的痛苦。

  江充沉思了片刻,叹息了一声,对贾让道:“贾兄,我已将你的计策献给皇太子。”

  “但皇太子似乎并不满意。”

  贾让愣了一下,道:“怎么可能?但凡他懂点水利,都能看透其中玄机。”

  “是不是你没解释好?要不要我亲自去和皇太子讲解?”

  江充压了压手,道:“我解释的很详细,我固然知晓贾兄你的才能,但皇太子……不看重这些。”

  贾让疑惑的道:“可皇太子不是在全国治理水患么?”

  “他亲自主持此事,怎可能不看重这些?”

  江充想了想,对贾让道:“伱真觉得当政者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么?”

  “皇太子需要政绩稳固自己的地位,治理水患无疑最能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否真的治理,谁在乎呢?”

  “只要百姓感受到你重视,那就会对你歌功颂德……有些话我不适合说太深,贾兄你明白就好。”

  贾让愣了一瞬,他明白了,大汉的太子和他想象的不同,他以为大汉太子是真为百姓着想,真想治理水患兴修水利。

  屁!不过只是为了自己那点政治声望罢了。

  贾让一脸失望,面带萧瑟的道:“我懂了。”

  “我本打算来长安施展抱负,终究是我想多了。”

  “多谢江兄了。”

  江充叹息的举杯,道:“喝酒喝酒,这操蛋的世道,没办法。”

  ……

  东宫,夜深了,卫宁在认真思索着江充献给他的治黄河三策,他将路充国叫来一同商议。

  路充国听完后都惊为天人,这些策略绝对可以实施。

  卫宁点了点头,等路充国离去后,他便思考自己是不是对江充的成见太大了?

  是不是该用一用江充?他对黄河水患的见解颇深,说不定让他治理黄河真能得到奇效。

  只是一旦这次给江充授予官职,日后江充则会得到政治资本,再也不会委身在皇医署,未来会不会成为祸患?

  卫宁还没想清楚。

  夜深了,卫宁早早入睡,翌日一早,卫宁早起。

  今日百官旬休,卫宁去未央宫给汉武帝请了安,便回东宫。

  秦子榆自从嫁到东宫就没怎么出去过,一直说着想去长安见见世面,卫宁一直没时间,今天恰好有时间。

  长安街肆还是如往常一样繁华,人来人往,拥挤不堪,热闹非凡。

  卫宁和秦子榆两人骑着马匹,郎君俊俏英武,娘子美艳动人,成为长安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姓看到不由感慨一对金童玉女,却也不知哪家的小夫妻。

  卫宁带着秦子榆逛了一圈,然后朝京兆尹衙门走去。

  衙门外还张贴着榜,是卫宁下发召集治理水患的人才。

  榜前围着一群人指指点点,贾让听着百姓们议论皇太子贤的言语,嘴角勾出一抹冷笑,自言自语的道:“狗屎!假仁假义罢了!”

  卫宁本打算进京兆尹衙署,隐约在人群中听到这话,不由眉宇微蹙。

  便衣的东宫禁军似乎也听到了,忙不迭对卫宁道:“卑职去抓了他。”

  卫宁摇摇头,示意秦子榆先去找秦大人,他自己则跟随贾让朝前走去。

  “阁下方才在榜下似乎对当政者嗤之以鼻?”

  贾让看了一眼卫宁,随意拱手道:“不敢。”

  卫宁道:“我听到了你埋怨朝廷的话,这些话若是传出去,你要吃官司。”

  贾让哼道:“吃便吃,我也没说错。”

  “招贤榜发的有模有样,可当政者真需要人才吗?”

  “不尽然吧?说不得只是为了揽获民望用的伎俩罢了。”

  周围东宫禁军面色不善,要上来拿人,被卫宁微微瞪了一眼,便赶紧后退。

  卫宁笑着道:“阁下对朝廷似乎很不高兴。”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人,一种自视甚高假装怀才不遇,故而怨恨社会不公。”

  “一种真有本事,受到冤屈,对朝廷失望。”

  “就是不知阁下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是真材实料之人。”

  贾让道:“足下权当我是沽名钓誉吧。”

  卫宁冷笑道:“那不行,若你沽名钓誉却敢出言侮辱朝廷,我自会让你付出代价。”

  贾让愣了一下,打量一眼卫宁,道:“足下朝廷之人?”

  卫宁点头:“是。”

  “所以你为何要抨击当政者?说清楚我让你离去,说不清楚我让你进京兆尹牢狱过几天。”

  贾让哼道:“我也不惧进京兆尹,在下句句属实问心无愧。”

  “在下曾托人献策当朝储君,当朝储君对在下治河之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我便知道他们压根不是想治理黄河,只是做样子给天下百姓看,让百姓感恩皇太子,稳固他的地位罢了。”

  卫宁愣了一下,道:“你献了什么策?托了什么人?”

  贾让道:“与你说也无妨,我托了好友江充献策皇太子治河三策。”

  卫宁不动声色的道:“然后呢?”

  贾让呵呵道:“然后?没有然后了,我也不打算在长安待着。”

  “若阁下认为我议论朝政有罪,便抓我去京兆尹,若无其他事,我要回邯郸了。”

  卫宁噢了一声,淡淡的道:“你可能暂时回不去了。”

第343章 治一治他的性子

  卫宁直接让禁军抓人,丢给京兆尹秦川,让秦川将贾让关进了京兆尹牢房。

  等卫宁见到秦川的时候,秦川已经下值回到二衙后院。

  秦子榆在忙碌着做饭,虽然现在已经贵为太子妃,秦子榆还是和往常一样居家过日子。

首节 上一节 290/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