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002节

  连杨锋自己都不知道故事里的事究竟是真是假。

  但刘协决定把故事照搬到现实。

  真真切切、轰轰烈烈的做一件对大汉江山、对大汉子民有利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

  刘协忽然迷上了道法。

  时常召杨锋麾下的葛玄入宫讲解道义。

  甚至还下诏书给豫州的左慈。

  让他回归洛阳和葛玄一起讲解。

  杨锋深感纳闷。

  刘协好端端的怎么就迷上了道法呢?

  经过几次劝说。

  以往对杨锋言听计从的刘协这次一反常态。

  屡教不改!

  就是不肯听从杨锋的建议。

  杨锋见却说无效。

  又因为刘协并没有因为钻研道法而耽误任何正事。

  也就只好由他去了。

  两个多月之后。

  当第一茬儿冬麦收割之际。

  这一日的早朝上。

  坐在龙椅上的刘协看了一眼身旁空着的靠山王宝座。

  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提前授意王允在家装病。

  就是要吸引杨锋前去探望而无法来参加早朝啊。

  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

  是绝不能让杨锋提前知道的。

  清了清嗓子。

  刘协对百官说道:

  “诸卿,自朕登基以来,靠山王屡建功勋,杨家将誓死捍卫大汉江山,朕心中既是感激又是惭愧。朕无法亲临战场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可战死沙场的那些将士们不该被遗忘。”

  “所以朕打算御驾前往泰山,登上封禅台祭奠阵亡将士们的英灵,代替列祖列宗感谢将士们为大汉做出的卓绝贡献。你们今日就议一议前往泰山的吉日吧。”

  注意。

  刘协说的是商议前往泰山的吉日。

  而不是该不该前往泰山。

  这说明他早就打定了主意。

  泰山是必须要去的!

  一些极少数的通透之人立刻就在刘协的话语中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之前杨锋建议在洛阳建造七星台。

  就是为了祭奠阵亡将士的。

  刘协何苦还要舍近求远前往泰山呢?

  要知道自古以来。

  泰山便是帝王祭天之所。

  一般的事情是不需要前往泰山的。

  除非刘协是想搞大事情!

  再联想到泰山最出名的地方便是封禅台。

  那么刘协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已经呼之欲出了。

  不过能猜到刘协心思的只是极少数人。

  而这极少数的聪明人全部都是杨家将的人。

  他们当然不会阻拦这件事了。

  自家大王劳苦功高。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都要比刘协更适合做大汉天子!

  要是没有自家大王。

  早就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

  大汉的江山也早就是冢中枯骨了!

  正是因为自家大王的横空出世。

  硬生生的数次力挽狂澜。

  凭借一己之力为大汉多次续命。

  若说大王他没有资格坐上天子宝座的话。

  恐怕普天之下再无其他人有资格了!

  刘伯温第一个站了出来。

  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面向刘协禀道:

  “启禀陛下!三月寒食节便是祭奠的日子,陛下既然要祭奠阵亡将士们的英灵,寒食节便是最好的黄道吉日。”

  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了。

  寒食节就在三月初五。

  满打满算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从洛阳赶到泰山大约需要十几日的路程。

  按照刘伯温的说法。

  刘协必须明天就动身前往泰山。

  否则便会错过三月寒食节了。

  刘伯温之所以把时间安排的如此紧凑。

  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啊!

  刘协主动流露出了禅让的意思。

  怎么能错过呢?

  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而且刘伯温的话说的滴水不漏。

  他可没有提起半个有关禅让的字眼儿。

  他说的是前往泰山祭奠阵亡将士的英灵!

  至于到了泰山之后。

  刘协会做些什么。

  那就不关他刘伯温的事情了。

  嘿嘿……

  房玄龄紧跟着站了出来:

  “臣附议!”

  房谋杜断从来不分家。

  杜如晦表示:

  “臣附议!”

  紧接着。

  众人一个个鱼贯而出。

  魏征:“臣附议!”

  狄仁杰:“臣附议!”

  诸葛亮:“臣附议!”

  ……

  刘协毫不犹豫的一拍龙椅扶手。

  大声说道:

  “魏征!拟诏!明日一早,朕要前往泰山!”

  大汉天子金口玉言。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刘协说要明天前往泰山。

首节 上一节 1002/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