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20节

  勉强向杨锋喊出那句话之后。

  甚至来不及把天子诏书送到杨锋的手上。

  就一头从马背上倒栽下来。

  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

  杨锋皱起眉头走下点将台。

  吩咐两名士兵把前来的传令兵抬下去好好休息。

  然后取过天子诏书。

  还没等打开看上一眼呢。

  杨再兴迈着大步走了过来。

  递上了一封密信:

  “主公!太尉那头传来了密信,据说幽州渔阳郡的张举、张纯联合乌桓人起兵造反了,幽州刺史刘虞抵挡不住,接连丢失了十几个县城。”

  哦?

  竟有这种事?

  杨锋连忙先把诏书放到了一边。

  拿过父亲送来的密信一字不落的看了起来。

  时间回到一个月之前的洛阳。

  正躲在后宫尽情享乐的刘宏忽然接到了幽州急报。

  渔阳郡的张举、张纯两兄弟起兵两万之众。

  连同数万的乌桓人造反了!

  经过黄巾之战后元气大伤的幽州军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冲击。

  连败十余阵。

  不得不在幽州刺史刘虞的号令下退守八十里。

  以牺牲北疆大片土地为代价。

  换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刘宏得知这个消息之后。

  气的暴跳如雷。

  怎么滴?

  黄巾之乱刚刚结束。

  他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呢。

  张举、张纯就想效仿仿张角不成?

  还把乌桓人也拉进来了!

  姓张的咋都怎么可恶呢?

  生气归生气。

  问题该解决还得解决。

  可是该由谁来带兵前往平叛呢?

  能打仗的就那么几个。

  卢植已经被免职了。

  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其余的两大中郎将皇甫嵩和朱儁在外征讨黄巾余孽未归。

  朝中能担当重任的人……貌似没谁了啊!

  刘宏慌了神儿。

  连忙登上了德阳殿。

  召集百官前来商讨平叛的事宜。

  带兵打仗是个危险活。

  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而且幽州是大汉的最东北边。

  眼下又快进入腊月了。

  那边的天气冷的吓人。

  穿三层棉衣都挡不住呼啸的寒风。

  谁愿意去受这个罪?

  所以刘宏接连问了三遍。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竟是没有一个吭声的!

  这可把刘宏气坏了。

  刚要大发雷霆。

  十常侍之首张让忽然站出来说道:

  “启奏陛下!西凉刺史董卓目前还驻扎在冀州并未离去,他麾下三万西凉铁骑战无不胜,不如派他去平叛吧。”

  早在张角兴风作浪的时候。

  董卓就买通了十常侍。

  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十常侍也有心扶持董卓。

  把他当做对抗大将军何进的一把刀。

  若是董卓此次能立下大功。

  少不得要回到帝都官升一级。

  此后十常侍也就有了强有力的帮手不是?

  何进一听。

  这还了得?

  十常侍老奸巨猾。

  对付起来已经相当棘手了。

  要是再让他们和董卓联起手来。

  自己不是就等着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吗?

  想也没想。

  何进一步跨了出来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臣本有心为朝廷杀贼,无奈镇守帝都事关重大,臣不敢擅离职守。但是臣愿保举胞弟何苗带兵前往幽州,平定叛军!”

  何进这话说的是慷慨激昂。

  把自己的贪生怕死变成了以保护刘宏为重。

  从语言上找不到半点毛病。

  可是……

  但可是……

  站在武将班列中的何苗那张脸瞬间变的惨白无比。

  我的亲哥啊!

  你为了权力也不能把我推出去送死啊!

  咱们都是杀猪的屠户出身。

  哪能真的带兵打仗呢?

  闹呢?

  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第73章 朝廷之争

  何进请求让自己的亲弟弟何苗出征实属无奈之举。

  他当然知道何苗根本不是带兵打仗的料。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没有退路了哇!

  何进这一番操作。

  让位于朝堂之上武将班列最末位的两个年轻人对视了一眼。

  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不屑之色。

  甚至还同时在心里爆了句粗口:

  傻叉!

  董卓远居西凉这么多年。

  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

  野心勃勃的他岂能真的和十常侍联手?

  现在董卓和十常侍只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20/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