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212节

  曹操的脸色越发的阴沉。

  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阴鸷。

  看到他这幅样子。

  荀彧不免一阵自责。

  当初从北方调兵的主意是他提出来的。

  原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拿下江东。

  谁知道就差一个豫章郡了。

  杨锋却提前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逼迫的曹操不得不放弃攻打豫章的计划。

  火急火燎的要带着兵马返回长江以北。

  作为曹操麾下的第一谋士。

  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

  心里属实不好受哇!

  可他再不好受。

  也只能接受眼前残酷的现实。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就是帮助曹操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魏公,孙家父子三人经营江东数十年,势力根深蒂固,我军即便是匆忙撤出江东,也必须要留下一位足够分量的人坐镇江东,避免孙权死灰复燃!”

  “且各地传来的消息,均为距离江东较近的地方,不排除更北方的青州也会遭受杨家将的袭扰,还望魏公早作准备为好。”

  怒火攻心的曹操冷静了下来。

  按着桌子赞道:

  “嗯!不错!正是如此!”

  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盘没理由再让孙权给夺回去。

  另外杨家将同时袭扰兖州、淮南等地。

  想必也不会轻易放过青州。

  或许只是因为路途遥远的缘故。

  消息还没有传递过来而已。

  早点派兵驻守到青州的边界线上。

  有备无患呐!

  还是荀彧想的全面啊!

  今日的被动局面并不是荀彧的过错。

  要怪只能怪杨锋太聪明了。

  因此曹操是不会迁怒于荀彧的。

  曹操虽然是枭雄。

  疑心病也很重。

  但是在用人这方面还是很有一手的。

  责怪荀彧非但于事无补。

  还会导致君臣失和。

  这种蠢事曹操可做不出来。

  况且要不是荀彧。

  曹操还拿不下江东五郡呢。

  所以在荀彧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后。

  曹操立刻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经过和四大谋士的一番商议。

  镇守江东的人选最终确定了下来。

  他就是在江东之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大将徐晃。

  留守江东的魏军以徐晃为主。

  于禁在西边坐镇庐江。

  王朗在东边坐镇会稽。

  与徐晃形成三叉戟之势。

  协助徐晃共同守卫江东五郡。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

  曹操就像是火烧屁股一样离开了江东。

  急三火四的率部踏上了返回北方的道路。

  由不得他不着急。

  他怕自己要是回去的晚了。

  老巢都要被人给抄了呀!

第794章 全无后顾之忧

  曹操率部退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锋的耳朵里。

  此刻的杨锋正坐在简阳县衙的大厅中喝茶呢。

  简阳县是犍为郡最北边的县城。

  距离成都也不过百里之遥。

  县城内驻扎的数百蜀兵一看到杨家将铺天盖地的战旗。

  立刻就怂了。

  第一时间便打开了城门。

  在县令的带领下出城投降了。

  数百名蜀兵对比八万杨家将。

  不投降难道还非要鸡蛋碰石头不成?

  简阳县令可没有那份视死如归的勇气。

  悠然的喝了一口茶。

  杨锋面带微笑的看向了杨修:

  “曹操退走了?”

  杨修笑道:

  “是,他放弃了进攻豫章,带着大部队回归北方了。”

  杨锋放下了茶盏:

  “嗯,通知文远和公瑾,想办法搞一下庐江,不过在搞庐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曹仁的反扑,切不可因小失大。”

  “文远出击的时候,公瑾就上岸布防;公瑾出击的时候,文远便沿途设卡,不要给曹仁任何可乘之机。”

  杨修带着一脸贱笑点了点头:

  “明白!”

  说实话。

  杨锋对江东之地也不是惦记一天两天了。

  只不过是碍着孙尚香的面子。

  而且一直也没有碰到合适的下手时机罢了。

  现在庐江一片混乱。

  刚从孙权的手里倒腾到曹操的手里。

  就像是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

  恐怕连于禁都还在懵逼的状态呢。

  这个时候。

  当然是要搞一下了!

  “顺便通知其他各地,大规模的冲突不要有,小规模的摩擦不要停!”

  杨锋露出了比杨修还阴险的笑容。

  向杨修面授机宜。

  把曹操那边的水搅的越浑。

  杨锋这头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和南蛮王高定掰手腕嘛!

  谁不想踏踏实实的上战场?

  谁愿意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身后隐藏着一把不安分的刀?

  杨锋才不会给曹操这个机会呢!

  最好能把曹操气的头风病发作。

  疼上个一年半载的才好!

首节 上一节 1212/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