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3节

  杨锋越来越喜欢系统这家伙了。

  它总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十连抽抽到SSR级武将的几率再高一些。

  那就更完美了。

  不过系统只是辅助。

  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走的更远。

  现实中的硬实力才是王道。

  杨锋把注意力转回到了现实。

  对张辽说道:“战后情况清点完毕了么?”

  熟知杨锋秉性的张辽率先报出了战损数:

  “主公,咱们的将士在大战中战死了七百余人,其中陷阵营精锐战死四十多人。全军另有近千人受伤,损失战马三百余匹。”

  每次大战之后。

  杨锋最关心的就是麾下杨家将的伤亡人数。

  其次才是战利品的收获。

  用爱兵如子来形容他并不过分。

  听着张辽的报告。

  杨锋的脸色沉了下来。

  “将战死将士的姓名登记造册,给他们的家属发放五倍的抚恤金!”

  朝廷腐败。

  无人问津边关事宜。

  更不会有人关心战死沙场的将士。

  这么多年来都是杨锋用自己的俸禄在苦苦支撑。

  他的钱包之所以长期处于干瘪状态。

  就是这个原因。

  不但要发放战死将士的抚恤金。

  还要购置武器、粮草、铠甲等等。

  导致他堂堂的威远将军。

  过的比寻常老百姓还要清苦!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

  杨家将上下才会对杨锋誓死效命。

  雁门关的百姓才会对杨锋顶礼膜拜。

  听到杨锋的安排。

  张辽张了张嘴。

  露出了一片枯涩的神情。

  他也想给将士们发放五倍的抚恤金。

  可是上哪找钱去啊?

  军中的用度早就花光了。

  杨锋这个月的个人俸禄也已经所剩无几。

  朝廷的下一次物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

  指望朝廷拨款还不如去打劫鲜卑人呢!

  把张辽的神情尽收眼底。

  杨锋明白他在苦恼什么。

  暗中呼出系统。

  把十连抽得到的那些黄金、白银、粮草什么的。

  悄悄投放到了附近的角落。

  然后杨锋伸手指向那个方向:

  “去两百人,把鲜卑人送上门的钱粮给我搬回来!”

  系统是杨锋最大的秘密。

  他只能假托鲜卑人“送礼”的名义。

  把系统奖励的东西堂而皇之的弄出来。

  高顺一言不发的带人去搬东西。

  杨锋收回目光落到张辽身上。

  “继续说吧。”

  张辽的声音开始兴奋起来:

  “经战后清点,我军斩杀鲜卑人接近两万之众,缴获战马八千余匹!”

  “鲜卑人遗落战场各处的弓箭、弯刀、粮食不计其数!”

  “除了主公拍死的鲜卑单于檀石槐和他的儿子和连之外,东部鲜卑三大首领之一的弥加被元霸斩杀,西部鲜卑的大首领扶罗韩死于我手。”

  “还有十几个小部落首领,被怀德和将士们乱刀砍死!”

  鲜卑人的部落错综复杂。

  大大小小不下上百个部落。

  可从来没有人能在一场战斗中斩杀这么多部落首领的。

  杨锋之前的雁门关主将甚至连一个小部落首领都没弄死过。

  鲜卑人善于骑射。

  往来呼啸如风。

  想要弄死一大批部落首领是相当困难的。

  杨锋这次能大获全胜。

  不单单是他武力和智慧的体现。

  更有运气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不是去年冬天的严寒令大漠上的牛羊冻死无数。

  檀石槐也不会发动这次大规模的掠夺。

  如果不是雁门要塞前的特殊地形。

  导致鲜卑人无法同时投入太多的兵力攻城。

  杨锋也无法抵抗住鲜卑人的大举入侵。

  如果不是在大战之前召唤了李元霸和燕云十八骑。

  杨锋也不会大胆的制定出斩首计划。

  如果不是杨家将上下三军用命。

  奋力抵挡住了鲜卑人先头部队的狂攻。

  斩首计划可能只是一纸笑谈而已。

  天时地利人和外加一点点运气。

  造就了这场经典的战役。

  经过这一战。

  鲜卑人元气大伤。

  檀石槐的死更是会让各部首领对单于的位置虎视眈眈。

  鲜卑即将进入内战消耗的状态。

  数年之内都不可能再对雁门关发起大规模的入侵了。

  杨锋的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

  “还不错!把檀石槐、和连以及鲜卑部落首领们的尸体处理一下,然后连同三千颗鲜卑头颅一起送到帝都去。”

  “再不闹出点动静来,朝廷就真的把我们遗忘了!等消息传到帝都,你们的官职也该往上提一提了。”

  镇守边关是个苦差事。

  危险多、福利少、条件差。

  每天过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要不是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以及对杨锋的信赖。

  张辽、高顺他们早就想辞官回家了。

  虽然他们并不看重升官发财。

  可要是真的能往高处走一走。

  谁又会不愿意呢?

  杨家将上下人等。

  全体单膝跪地。

  大声呼喊道:“多谢主公提携!”

  杨锋飞身上马。

首节 上一节 13/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