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306节

  他也只是补充到了作战不多中或者是分发给心腹之人充作私兵。

  从来就没想到过情报部队存在的意义!

  这就让鲁肃因为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撑,把六万江东军主力带入了绝境之中!

  先一步出现的江东军已经杀到了徐晃所部的面前。

  这个时候再想撤出战场。

  根本就来不及了!

  鲁肃和江东军所能面对的。

  只有徐晃和曹仁的联手屠戮!

第858章 黄雀在后

  万般无奈之下。

  鲁肃只好再次握紧了手中的令旗。

  指挥着一部分江东军调转身影迎向了曹仁和牛金两部兵马。

  其他的江东军方向不变。

  依旧冲向了徐晃的方向。

  鲁肃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可以稍微阻挡曹仁和牛金一些时间。

  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徐晃所部的三万魏军了。

  徐晃的脸色依旧是一片沉凝。

  看不出丝毫的喜怒哀乐。

  江东军的埋伏不能让他有任何的表情变化。

  曹仁的反包围同样不能。

  “结阵!御敌!”

  徐晃沉着的下达了命令。

  越兮和李进立刻改变了方向。

  率领身边的魏军和徐晃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等边三角形。

  三万魏军一分为三。

  每个角上一万士兵。

  在徐晃、越兮、李进三人的带领下进入了防守反击的状态。

  徐晃不亏是成名多年的大将。

  他没有趁着江东军出现慌乱的时候发起反击。

  而是指挥部队做出了这样的动作。

  他很清楚。

  只要能顶住江东军前几波的进攻。

  久攻不下的江东军就会变的更加心慌!

  毕竟他们才是被真正包围的一方!

  外围有曹仁、牛金的两路包抄。

  内部有徐晃三人率部组成的三角形随时突击。

  僵持的局面只会对江东军更为不利。

  稍微有点战场经验的人很快就能分析的出来。

  等江东军内部的恐慌随着时间的发酵被放到最大的程度。

  便是徐晃率军反击的那一刻!

  双方人马泾渭分明的激战在了一起。

  从高空上看就像是一个颜色分明的三明治。

  上、下两层是魏军铠甲呈现出来的红色。

  而中间一层的夹心却是江东军惯用的白色。

  荆州。

  江夏郡的边界上。

  几名暗影密探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狂奔而来。

  跑到张辽面前的时候。

  他们已经累的说不出话了。

  其中一名暗影密探用仅存的最后一点力量,从怀中取出一颗蜡丸。

  然后便和其他的几名暗影密探倒翻马下。

  累的昏死了过去。

  张辽的族兄张汛立刻飞身下马。

  带着几名士兵赶过去对暗影密探紧急抢救。

  张汛从地上捡起了那颗蜡丸。

  微微一用力将蜡丸捏碎。

  从里面取出一张小纸条递到了张辽的面前。

  上面写着:

  正午时分,长沙之北,两军竭力交锋!

  短短几个字。

  便把魏军和江东军交战的时间、地点、激烈程度呈现了出来。

  面如紫玉的张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举起手中的长刀指向了江夏郡边界线的另一头:

  “传令各部!全速出击!”

  早已悄然集结完毕的四万多杨家将荆州军纷纷催动战马,或者是甩开双腿。

  向着张辽刀锋所指的方向冲去!

  与此同时。

  站在江边的周瑜一甩披风。

  转身回到了船舱之内。

  郑和发出了响亮的高呼:

  “大都督有令!全军出击!”

  停泊在场边的数十艘战船上,齐刷刷的伸展出数不清的船桨。

  就像是蜈蚣的百足一样。

  底舱中早就准备就绪的水手们,更是奋力蹬踏着脚下的踏板。

  配合着船桨的划动,让一艘艘战船以极快的速度向长江中心飞射而去。

  江面上的平静被瞬间打破。

  出现了一道道涟漪……

  如果说鲁肃是一只足智多谋的蝉。

  曹操便是技高一筹的螳螂。

  派出去的徐晃、曹仁等人,足以把那只蝉一口吃掉。

  但无论是曹操还是鲁肃,他们都忽略了一点。

  在他们的身后。

  还有杨家将这只黄雀!

  杨家将荆州军刚刚踏入南郡的地界。

  便不断有人从大部队中分散出来。

  奔向了四面八方!

  张汛率兵三千直奔西面而去。

  张辽之子张虎同样率兵三千赶往了东边。

  周瑜部下的副将文聘则是带领八千水军直插南郡城的背后!

  这是张辽和周瑜制定的作战计划中的一环。

  在发起攻坚战的同时。

  派兵切断南郡与其他各处的通信渠道!

  让南郡彻彻底底变成一座孤岛!

  其他几个方向都是通往南郡各地县城的。

  在曹仁带领本地兵马前往长沙之后。

  那些县城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了。

  有三千人马前往便已足够。

  但文聘赶往的方向却是通往章陵郡的。

  那里还有不少的魏军留守章陵。

首节 上一节 1306/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