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334节

  这是玩不起了吗?

  哼哈二将中的李存孝策马飞奔而来。

  在战场上横向奔驰着。

  口中大声呼喊:

  “陛下有令:穷寇莫追!”

  魏军这一战虽然折损了五员大将和上万的兵马。

  可实力犹在。

  还没衰败到可以一鼓作气被拿下的程度。

  如果杨家将奋起直追的话。

  恐怕会激起魏军困兽犹斗的决心。

  所以杨锋打算见好就收。

  暂时不和魏军一决死战。

  人心便是如此。

  当人们看到逃生的希望时。

  便只顾着埋头逃窜。

  拿不出太多的勇气来抵挡身后的追兵。

  可若是陷入绝境之时。

  便会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思放手一搏。

  给魏军留一条退路。

  并不是放虎归山。

  而是杨锋打击魏军士气的攻心之策。

  若是硬要追赶的话。

  激起魏军的拼死之心反而会适得其反。

  反正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

  魏军水军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了。

  耗时数年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战船全部被击沉。

  没有了战船。

  魏军拿什么来封堵各处水路?

  拿命吗?

  而且杨家将的几位大将先后斩杀了魏军五员赫赫有名的大将。

  已经赚的够多的了。

  杨锋并不贪心。

  时间还有的是。

  慢慢和曹操玩下去好了。

  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不过不追是不追。

  可战线还是要往前推进的。

  杨锋下令让各部将士迅速清理了战场。

  然后带领杨家将大军。

  和魏军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直接把兵线向前推进了上百里。

  从赤壁一线压到了豫章境内。

  夺下江东六郡是杨锋在出兵之前就定好的作战计划。

  切断曹操南下的所有通道。

  以半包围的形势将曹操压制在徐州、青州、兖州之内。

  把他变成瓮中之鳖。

  杨锋稳步的向着这个计划逐步前进。

  不急也不躁。

  来到豫章之后。

  杨锋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

  曹操率领败兵退回豫章,势必会和司马懿合兵一处。

  之前司马懿奉曹操之命屯兵豫章威慑桂阳的孙权。

  此刻反倒成了曹操的援兵了。

  所以杨锋的第一个选择就是直面曹操和司马懿。

  不过经此一战之后。

  魏军士气大跌。

  估计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主动出击的了。

  那么杨锋就有了第二个选择。

  将大部队留在豫章前线。

  钳制曹操和司马懿。

  让他们不敢稍有异动。

  杨锋自己可以率领杀破狼精锐掉头向西。

  以诸葛亮、张辽的两部人马遥相呼应。

  先拔除了长沙这颗钉子!

  随着杨家将的兵线推进。

  战场已经被彻底分割。

  曹操掌控的江东六郡与荆州完全脱节。

  从孙权手中夺下了长沙郡的徐晃、曹仁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提前肃清徐晃和曹仁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这样既可以消灭一支魏军的有生力量。

  也能避免杨锋和曹操对决的紧要关头,徐晃和曹仁在身后捅刀子。

  杨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众人商议。

  刘伯温第一个表示了赞同。

  既然曹操的主力军需要时间休整。

  重新提升低落的士气。

  何不趁着这段时间先攻打长沙呢?

  等长沙被杨家将所攻克。

  就等于是在魏军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让他们的士气变的更加低落!

  在表示赞同之际。

  刘伯温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长沙位于荆州南部。

  附近水流众多。

  想要剿灭盘踞在那里的徐晃、曹仁所部全部兵马。

  单靠陆路进攻是很难做到的。

  不如把周瑜的水军调回来。

  从陆路、水路双管齐下。

  彻底堵死徐晃、曹仁所部的退路。

  刘伯温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

  魏军的水军被周瑜一举歼灭。

  吃了这么大的亏,曹操肯定是不能善罢甘休的。

  等他把士气调整回来之后。

  第一个要下手的就是位于长江口的周瑜。

  所以在曹操把魏军士气提升起来之前。

  让周瑜迅速撤回到荆州境内。

  是对水军将士们的绝对保护。

  还能借助水军之力打击徐晃、曹仁所部魏军。

  何乐而不为呢?

  房谋杜断对极力支持刘伯温的提议。

首节 上一节 1334/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