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360节

  这不就是目前豫章城的现状吗?

  结果这顿饭非但没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

  反而让曹操的郁闷更上了一层楼。

  憋憋屈屈的凑合着喝了几口汤。

  曹操干脆把今夜的巡营口号定做了“鸡肋”。

  借此来抒发一下内心的烦闷。

  同为曹操宗族出身的大将夏侯惇接到口号之后。

  便猜到了曹操的内心想法。

  大王这是心生摇摆,不知道是进是退了啊!

  或许用不了几日。

  便会主动放弃豫章撤回到下邳去?

  一想到这里。

  夏侯惇便开始收拾行囊了。

  恰好甘宁、周泰二人联袂来到了夏侯惇的大帐中。

  他们本来是要请愿明日到南边的城墙驻守的。

  看到夏侯惇正在收拾行囊。

  俩人不解的问道:

  “上将军这是在做什么?”

  夏侯惇笑答:

  “本将跟随大王这么多年,对大王的心思再清楚不过了。”

  “大王定下了‘鸡肋’的巡夜暗号,就说明大王有放弃豫章的打算,本将提前收拾一下行囊,免得撤退之际乱了手脚。”

  曹操有意思要撤退?

  甘宁和周泰对视了一眼。

  默默地退出了夏侯惇的大帐。

  既然曹操要撤了。

  他俩还主动请什么战?

  跟着一起退呗。

  于是二人匆匆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准备跟着一起收拾行囊。

  可是当他们回到营中。

  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桌案上多出了一封书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

  也没有用蜡封口。

  两人带着疑惑打开一看。

  发现这封信是以孙权的名义写的。

  内容嘛。

  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劝降之类的话。

  没有特指要劝降的人是谁。

  就像是孙权写给所有魏军的劝降信。

  两军交战之际。

  这种面向对手众多士兵的劝降信屡见不鲜。

  几乎已经成为战前最为普遍的攻心之策了。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

  这封书信似乎之前被人用浓墨涂改过。

  其中的好几句话都被墨汁遮掩住了。

  但却又丝毫不影响整体的阅读。

  所以甘宁和周泰也没放在心上。

  随手把书信扔到了一边。

  继续埋头收拾行囊了。

  收拾到一半的时候。

  忽然听到营帐外传来许褚愤怒的大吼:

  “你们在敢什么?谁让你们收拾行囊的?”

  营地内的士兵都是甘宁和周泰的部下。

  见到他俩忙着收拾行囊。

  士兵们自然跟着收拾起来了。

  此刻被许褚一声喝问。

  士兵们情不自禁的向甘宁和周泰的营帐方向看去。

  站在许褚身边的曹操面色一沉。

  大踏步营帐中走去。

  忧心忡忡的曹操在晚饭后实在无法安然入睡。

  于是便带着许褚和数十名虎卫军随意走走。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

  看到了让他更加上火的一幕。

  大战还没结束呢。

  你们就一定认为本王会输?

  这就开始打点行装准备跑路了?

  该死!

  带着怒气一把掀开了营帐的帘子。

  曹操看到甘宁和周泰正要往外走。

  “不必出去了,就在这里说吧。”

  曹操没好气的甩给他们一句话。

  然后坐到了桌案前的椅子上。

  许褚大踏步跟随而来。

  按剑站在了曹操的身侧。

  刚刚坐稳了屁股的曹操忽然有了新的发现。

  咦?

  这是什么?

  一封劝降信?

  不!

  不对!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劝降信。

  而是被遮掩了关键部分的里通外敌的书信!

  甘宁和周泰这是要重回孙权的阵营了啊!

  曹操本就多疑。

  哪怕当初花了大力气招降了甘宁和周泰。

  始终未曾真正的信任过他们。

  连日来被杨家将压制让他的心情又是极度的沉闷。

  理智渐渐被一点点被磨光了。

  刚才又撞上了甘宁、周泰的部下士兵收拾行囊的那一幕。

  此刻看到这样一封刻意修改过的书信。

  他怎么可能还保持淡定?

  立刻就联想到甘宁和周泰之所以要收拾行囊。

  就是因为要暗中去投靠孙权啊!

  怒火攻心的曹操一巴掌拍在了书信了。

  沉声喝道:

  “这是怎么回事?解释解释吧!”

  甘宁和周泰急忙解释道:

  “大王,这就是一封在普通不过的劝降信,想必是诸葛瑾派人以弓箭射入城中,来动摇我军军心的,何足为奇?”

  “何足为奇?若是普通的劝降信,上面用浓墨划掉的这几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曹操怒不可遏的咆哮着。

首节 上一节 1360/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