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225节

  胆战心惊的刘辩不敢说话啊!

  只能任凭董卓空口白牙的一顿胡诌!

  李儒如此安排也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张温虽然有司空之名。

  但是他并不在朝中。

  而是在不久前恢复州牧制的时候。

  被刘宏派去了驻守长安。

  三公中其他两位一个是弘农杨家的杨。

  一个是汝南袁家的袁逢。

  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族。

  董卓不好拿他们下手开刀。

  自然就要针对家族势力不如杨、袁两家的张温了。

  反正他也不在朝中。

  只有接诏的份。

  想理论理论也来不了嘛。

  而且长安是西凉连接帝都的交通咽喉。

  从西凉来到帝都走最近的路就必须经过长安。

  董卓极尽手段的打压张温。

  是想逼迫他离开长安。

  最次也要剥夺他权力、减少他手中的兵权。

  这样一来从西凉调兵到帝都。

  不就方便多了吗?

  帝都毕竟不是董卓的主场。

  只有三万西凉军在身边。

  他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如果能把二十万西凉大军调过来十万人。

  谁还能把他怎么样?

  他将会比曾经“站着的天子”张让的地位更加稳固。

  只要他愿意。

  甚至可以随时把天子宝座上的刘辩扒拉下来。

  自己一屁股坐上去!

  谁敢放个多余的屁试试?

  咱家的西凉大军可不是摆设!

  至于董卓给自己的封地郿县。

  更是西凉与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

  董卓把自己封做了郿侯。

  完全可以明目张胆调动兵马进入郿县。

  直逼长安啊!

  这份威慑。

  足以逼迫的满朝文武俯首称臣!

  满朝文武没几个傻子。

  大家很快就想明白了董卓的用意。

  他是要把刚刚登基的大汉天子当做傀儡。

  把持朝政啊!

  想是想明白了。

  可还真就没人敢出言反对。

  要知道如今皇宫大内的禁卫军全都被换成了西凉军。

  谁要是在大殿上触怒董卓。

  外面冒充禁卫军的西凉悍将怕是就要冲进来。

  把他拖出去乱刀砍死了!

  一片沉默之中。

  杨彪忽然迈出一步。

  开口说道:“老臣有奏!陛下、司空,老臣日渐年迈,经历大不如前,唯恐有负江山社稷,因此特向陛下请辞,望陛下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袁逢兄弟俩立刻交换了一个眼神。

  暗中骂道:杨彪这只老狐狸!他倒是懂的急流勇退!

  眼下朝堂形势已经很明朗了。

  基本上就是董卓说了算的。

  但他还并未完全掌握朝堂。

  毕竟何进虽然死了。

  可他手下还有那么多的兵马没有妥当安置呢。

  杨彪在这时候提出告老还乡。

  绝对是明哲保身之举啊。

  要是等董卓吞下了何进留下的兵马。

  真正完全掌握朝堂大权的时候。

  还有杨彪说话的份吗?

  命都要被董卓捏在手里了!

  今后的朝堂上。

  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杨彪及时隐退。

  绝对是保存实力的最佳选择。

  袁家俩兄弟本来也想告老还乡的。

  可现在被杨彪抢了先。

  他俩要是在提出请辞的话。

  恐怕就要引起董卓的怒火了。

  怎么滴?

  你们是对咱家有意见啊?

  咱家刚刚主持大局。

  你们一个一个的就像辞官不干了?

  所以能提出请辞的名额只有一个。

  被杨彪给捷足先登了。

  要说杨彪的演技也是很在线的。

  刚刚提出请辞的他。

  装模作样的咳嗽了好几声。

  好一副老态龙钟、不堪重负的模样!

  董卓被他的伪装骗了过去。

  不在意的摆手说道:“既然如此,太尉就回乡好好安养身体吧。”

  杨彪告老还乡。

  三公的职位就又空出来一个。

  董卓正愁着不知道给部下的李儒等人安排什么职务呢。

  太尉的官职就刚刚好!

  当日散朝后。

  杨彪快回到家中。

  哪里还有半点朝堂上风烛残年的模样?

  喝令家仆关紧府门。

  杨彪连声催促道:“快!打点行囊,咱们抓紧时间离开帝都!”

  管家不解的问道:“老爷,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回弘农老家吗?”

  杨彪微微摇了摇头。

  看向并州的方向。

  低沉的道:“不!咱们去并州!”

  弘农杨家的退路并不止一条。

首节 上一节 225/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