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227节

  万物为之失色!

  就眼前这是个儿媳妇。

  杨彪看谁都是那么的顺眼!

  “好,好好!好孩子们,快起来吧,让你们这四朵鲜花伺候重光那坨牛粪,委屈你们了。”

  四大美女被杨彪的幽默感染了。

  一个个笑的花枝乱颤的。

  为由杨锋很不乐意的嘟噜个脸。

  “我说老爹啊,谁是牛粪了?您老人家岁数大了,眼神怎么还不好使了呢?明明是一块宝玉嘛!”

  杨彪哈哈笑道:“在别的地方你是举世无双的宝玉,在老夫的是个儿媳妇面前,你就是坨牛粪!不是也得是!”

  杨锋耸了耸肩。

  无奈的竖起了白旗:“好好好,只要您老人家高兴,我就是牛粪!咱们快进府吧。”

  说着。

  杨锋搀着杨彪的手肘。

  就要带着他往州牧府中走。

  不料杨彪忽然拍了拍杨锋的手。

  示意他暂时放开。

  杨锋不解的松开了手。

  疑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杨彪缓缓转过身来。

  面向府门前聚集的文武众人。

  大声说道:“重光能有今日,离不开大家的鼎力相助,老夫在此,先感谢大家了。”

  众人连忙弯腰行礼:“老大人言重了,主公对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岂能不死心塌地!”

  杨彪收起了笑容。

  语气渐渐地郑重起来:“在进入府中之前,老夫还有一件事要说在前面。”

  众人直起了身体。

  认真的听着。

  杨彪指了指杨锋。

  继续说道:“老夫是重光的父亲不假,但老夫已经辞去了官职,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老朽而已。”

  “杨家将所有的荣光,都是重光和你们大家用命拼出来的。所以老夫在这里立个规矩。”

  “无论老夫踏不踏入这个门,府中永远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你们的君侯!老夫无论说什么,在没有获得你们君侯的首肯之前,都是不作数的!”

  “哪怕只是一粒米、一瓢水,也必须经过重光的许可,大家可都听清楚了吗?”

  树立权威!

  杨彪这是在帮助杨锋树立绝对的权威!

  众人都知道杨彪是杨锋的父亲。

  也都知道杨锋是个孝子。

  万一日后杨锋和杨彪的意见相左。

  众人该听谁的话?

  现在杨彪把话提前说的十分明白。

  在进入府门之前就立下了这个规矩。

  无论他杨彪在与不在。

  府中当家做主的依旧是杨锋!

  无人可以替代!

  “父亲!”

  杨锋当然知道杨彪的良苦用心。

  刚要说些什么。

  杨彪忽然露出了一个由衷的微笑:

  “为父已经这一把年纪了,也该退居幕后歇歇了。你若是真有孝心,就早点给为父填个大胖孙子!让为父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也好。”

第142章 倒行逆施董胖胖

  帝都。

  乱的不可开交。

  董卓是八月二十八日扶持刘辩登基称帝的。

  其后两天。

  董卓按照李儒的献策。

  使了个瞒天过海之计。

  提前一天的夜里把部下的人派到城外去。

  等到天亮的时候。

  再让部队装作从西凉赶来的援军姿态。

  大张旗鼓的进城。

  连续两天下来。

  还真就迷惑了不少人。

  认为董卓已经把西凉的大部队调到了帝都。

  这么一闹腾。

  敢于反对董卓的声音就变的越来越稀少了。

  即便还有。

  也显得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借着这股势头。

  董卓出手收编了何进部下的各支兵马。

  汇聚起了足足五万的大军。

  彻底把帝都的兵马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

  顺便在朝堂上腰板就更硬了。

  说一不二!

  腰板变硬的董卓越看刘辩就越是不顺眼。

  于是在九月一日。

  董卓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硬生生把刘辩扯下了帝位。

  一转手把陈留王刘协按在了天子宝座上。

  因为刘协的生母是董贵妃。

  董卓就谎称自己的和董贵妃是家族亲戚。

  硬是给自己搞了个国舅的人设。

  弄的满朝文武心里恨得直痒痒。

  就是敢怒不敢言呐。

  当上了国舅还不过瘾。

  董卓在九月十二日假借小皇帝刘协之手颁布了一道诏书。

  在诏书中大肆封禅群臣。

  把他心目中十分忌惮、但又暂时无可奈何地几个人全都封了大官。

  希望借此来缓和与那几个人的关系。

  为自己争取到稳固朝堂的时间。

  这道诏书中。

  幽州牧刘虞被封为了大司马。

  位列三公之上。

  一些帝都名士也被封了虚职。

  借此来拉拢人心。

  就连此前和董卓不对付的杨锋也被封为了骠骑将军。

  接替了之前何进之弟何苗的位置。

  不过诏书中封赏最大的人还是董卓自己。

  他把封为了太尉。

  兼任前将军的官职。

  更是十分不要脸的给自己封了个“假节钺”的特权。

  所谓的假节钺。

首节 上一节 227/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