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272节

  远远看去。

  杨锋就像是天神下凡。

  只是往那里一站。

  就有种让人顶礼膜拜的冲动。

  在杨锋的身边。

  左右两侧各有文武将官相随。

  文官之列中刘伯温、房玄龄、周瑜、左慈、贾诩等人。

  个个眼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辉。

  武将之林内李元霸、李存孝、关羽、赵云、杨无敌、穆桂英等人。

  谁不是“万人敌”的存在?

  燕云十八骑和十三太保紧随在文武将官的两旁。

  一双双如同鹰隼一般锐利的眼神。

  不断地来回扫视着。

  目光比战刀还要锐利!

  再往后。

  是完成了兵种升级的百战血杀精锐。

  当三千名百战血杀踏着整齐的脚步走出虎牢关的那一刻。

  关外的各路诸侯立刻感到一阵冲天的杀戮之气扑面而来。

  似乎每一名百战血杀精锐。

  都是在尸山血海里平趟了好几圈之后刚刚走出来的!

  那股血腥与肃杀交杂的气息。

  令各路诸侯顿时感到一阵心慌!

  曹操隐藏在各路诸侯当中。

  隐晦的看着走来的杨锋。

  他知道自己和杨锋之间的差距再次被拉大了不少。

  想要追赶上杨锋。

  他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否则只能被杨锋越落越远。

  直到难以望其项背!

  难道说虎牢关是个神秘的洗礼之地?

  怎么杨家将进去呆了一晚上。

  出来的时候就变的更加强大了呢?

  曹操疑惑的瞄了虎牢关一样。

  内心深处百思不得其解。

  众星捧月中的杨锋策马来到各路诸侯面前。

  手中重鸣枪指向帝都的方向。

  只说出了一句话来:

  “半个时辰后,兵发洛阳!诛杀国贼!”

第170章 兵临城下

  帝都洛阳。

  德阳殿内。

  小皇帝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

  形如傀儡。

  别人坐在龙椅上舒服的要命。

  而到了他这里。

  却是如坐针毡。

  只因为站在刘协前面的人是董卓。

  这个自封为相国实际却是国贼的胖家伙!

  只可惜哪怕董卓背对着刘协。

  刘协不敢在脸上露出丝毫不满的神色来。

  “诸位,咱家提议迁都长安的事情,你们都考虑的怎么样了啊?”

  董卓站在台阶之上。

  居高临下的面向文武百官。

  他那肥胖的身躯直接就把身后的小皇帝遮挡的严严实实。

  无形之中在小皇帝和百官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

  满朝文武连看都看不到刘协。

  只能无奈的面对龙椅前的董卓。

  倒像是董卓才是这天下唯一的主宰一般。

  “别都不说话啊?咱家是很公平的,来来来,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嘛。”

  见到众人一片沉默。

  董卓再次开口问道。

  语气之中。

  竟是以“爱卿”来称呼文武百官。

  他这是真把自己当成大汉天子了啊!

  无奈的是。

  文武百官虽然满心愤怒。

  可是敢怒不敢言啊!

  谁敢公然顶撞董卓?

  真以为德阳殿外那群如狼似虎的西凉飞熊卫是摆设的吗?

  他们可是要命的刽子手啊!

  这几个月来是在飞熊卫手下的各级官员少说也有三、四十号人了。

  百官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最终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允的身上。

  弘农杨家的杨彪隐退。

  汝南袁家被灭了门。

  王允就成了大殿上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大臣了。

  在董卓的授意下。

  他还被小皇帝赐予了司徒的官职。

  位居三公之列。

  大臣们当然希望王允能站出来替大家说句话了。

  说来也是讽刺。

  堂堂的大汉天子就坐在那里。

  却一句话也不敢说。

  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王允的身上。

  古往今来软弱无能的帝王有的是。

  像刘协这么软弱的还真不多见。

  王允暗中了叹了一口气。

  只好上前一步。

  向刘协的方向行礼道:“陛下、相国,老臣以为迁都之事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故都长安已经两百多年不为都城了,舍弃如今的帝都迁往长安,乃是舍本逐末啊。”

  从道理上讲是这样的。

  毕竟洛阳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早已成为了大汉的中心。

  各方面都要远超长安。

  可董卓是为大汉着想的人吗?

  他之所以要迁都长安。

  不就是因为长安背靠西凉。

  更有利于他掌握大局嘛。

  所以王允的话董卓是注定听不见去的。

首节 上一节 272/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