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384节

  大将夏侯惇率领五千士兵作为先锋在前开路。

  一路上所向披靡。

  接连攻克了徐州四座县城!

  曹军白色战旗所到之处。

  徐州守军无不望风而逃!

  整个徐州因而笼罩在了一片愁云惨雾中。

  陶谦更是接连向附近的诸侯们发去了十余封求救的书信。

  奈何人们惧怕曹操的十万兖州大军。

  一个个的装聋作哑。

  就跟没收到陶谦的书信一样!

  更是对所向披靡在徐州境内肆虐的曹军视而不见!

  “这可怎么办?平时老夫没少帮助周围的诸侯们,如今老夫遇到了难处,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来相助老夫的吗?天要亡我徐州啊!”

  陶谦彻底绝望了。

  就差拿剑直接抹脖子了!

  陶谦的儿子陶应献策道:

  “父亲,您不是常说杨家主将杨重光纯善正直吗?不如派人快马加鞭去向他求救如何?而且您又是弘农杨家的门生,他总要顾念一份香火之情吧?”

  一听到儿子提起杨锋。

  陶谦的双眼立刻亮了起来。

  拍着大腿道:“对对对!老夫竟是糊涂了!怎么把恒公给忘了呢?只要恒公肯派出麾下任意一个大将前来,徐州便能保住了!”

  当初酸枣会盟。

  关羽温酒斩华雄。

  张飞力断徐荣后路。

  吕布一夫当关镇守虎牢关。

  ……

  杨锋麾下的众多猛将着实给陶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啊!

  “快!磨墨!老夫亲笔给恒公写信!”

  陶谦从座椅上爬了起来。

  重新充满了希望。

第243章 筹备婚礼

  在陶谦给杨锋写信求援的同时。

  远在洛阳的杨锋此刻手中正拿着一份谍报。

  “如此说来,议郎吴硕背后的主谋便是他?”

  杨锋放下了谍报。

  看向了站在面前的杨修。

  杨修笃定的点了点头:

  “不会错的。多份谍报或多或少都把最终的矛头指向了他,并且根据唯品阁留在城中的暗线给出的消息,也能印证这件事。”

  曹操大举进攻徐州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洛阳来。

  所以杨锋眼下最需要做的仍是消除帝都之内潜在的威胁。

  他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恒公,我觉得应该找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刘伯温用优雅斯文的语气。

  说着最狠的话。

  房玄龄、杜如晦同时点头表示赞同刘伯温的意见。

  就连一向耿直的魏征也没有开口反对。

  杨锋微微点了点头:

  “是该找个机会做掉他们这几条臭鱼了,你们觉得我大婚之日如何?”

  别的人新婚的时候又是掐算日子。

  又是请高人做法的。

  唯恐沾染上半点不详之物。

  杨锋可倒好。

  竟是想借着大婚的机会一举铲除掉暗中潜藏的隐患!

  不过他这么决定也是有道理的。

  一来寻找一网打尽的机会不容易。

  杨锋大婚就是短时间内能找到最佳时机。

  二来嘛。

  大婚图的是个吉利。

  谁也不会想到杨锋会在那天大开杀戒。

  心理上的防备自然就会松懈一些。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

  杨锋忙着新婚。

  就算洛阳城里血流成河。

  他也有不在场的证据啊!

  谁会在新婚之夜不留在府中与娇妻相伴而跑出去杀人放火呢?

  这对杨锋的名声来说是一层绝佳的保护。

  不会让他落下一个残杀同僚的权臣之骂名。

  杨家将的兵马没有调动的痕迹。

  杨锋又处于新婚之夜。

  死再多的人又如何?

  完全和杨锋扯不上半点关系!

  刘伯温犹豫了一下。

  “可是恒公大婚之日做这件事,是不是有些不吉利啊?”

  他自然知道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

  那天都是最好的机会。

  但刘伯温担心那天血腥之气太重。

  会影响到杨锋的大婚。

  杨锋笑道:“我本就是行伍出身,还在乎血腥不血腥的吗?而且那么点血腥之气,也能影响到我的气运?真当我是纸糊的、泥捏的不成?”

  前世在特种兵部队的时候。

  杨锋就历经了血与火的洗礼。

  哪里会在乎这些封建时代的繁文缛节?

  这一世又是身经百战。

  刀山火海也不知平趟了多少次。

  死几十个人岂能影响到他?

  “既然如此,我等就没有疑问了。稍后我等便制定行动计划交与二公子。”

  房玄龄代表在座的谋士们表了态。

  杨锋笑道:“你们办事,我很放心。不过也别光顾着制定行动计划,我的大婚你们也得多费点心啊!必须给我筹备的风风光光的!”

  刘伯温等人相视一笑。

  齐刷刷的站起身来。

  向杨锋弯腰行礼:“诺!”

  当天夜里。

  行动计划便经过几大谋士之手制定了出来。

  杨修接过行动计划仔仔细细的看了半个小时。

  反复在脑子里进行推敲。

  确认没有漏洞之后便先行离开了杨锋的书房。

  走出了天波府。

  在街上兜兜转转的绕了好几圈。

  来到了城中暗影的据点中。

  这是一处普普通通的作坊。

  从外表上看店面并不算大。

  顶多只是中下等的规模而已。

首节 上一节 384/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