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418节

  谋士方面。

  从并州调过来的于老骗子这次携手老搭档左慈作为随军参谋。

  同行的还有刘伯温、周瑜、杨修三人。

  黄金铁三角的房谋杜断和魏征则是留在洛阳。

  协调处理各种政务。

  小皇帝刘协依旧是亲自带着百官们前来送行。

  他对杨锋的信任和依赖并没有因为年龄增长了一岁而有所改变。

  依旧是脑残粉一枚。

  不管杨锋说什么、做什么。

  他总是毫无理由的认为是对的。

  简短的告别之后。

  杨锋率军离开了洛阳。

  一路向东南而行。

  穿过洛阳八关之一的轩辕关。

  于数日之后来到了河南尹跟豫州的边界处。

  再往前走就是颍川郡的地界了。

  要说颍川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

  这里走出来的名士一个接一个。

  从来就没出现过断代的情况。

  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陈群等人尽皆出自颍川。

  可见颍川的名士们水平之高绝不是其他的地方所能比拟的。

  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

  颍川名士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几乎每一个朝代。

  这里总能出现一些才华横溢的天纵之才。

  看着颍川的界碑。

  杨锋停住了疾驰的墨蛟龙。

  喃喃的道:“颍川人才大多被曹操收入囊中了,不过……似乎他的麾下并未出现鬼才郭嘉的名字啊。”

  郭嘉郭奉孝。

  又一个令无数后世人追捧的名字。

  不知道这次出征豫州。

  能不能见到他呢?

第267章 水镜先生

  带领杨家将主力军进入颍川没多远。

  前方便传来了捷报。

  吕布和张辽已经攻克了长社县。

  就等着杨锋过去接管县城了。

  此次出征杨锋可是做足了准备的。

  除了麾下十几名重要的文武官员外。

  他还带了一批的人才过来。

  粗粗一数足有五十多人。

  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没有什么名气。

  但是经过房谋杜断外加魏征的考核。

  他们担任一县的县令还是能够胜任的。

  既然杨锋早就定主意要把豫州收入囊中。

  自然不会让原本的县令继续呆在他们不该呆的位置上了。

  随意制定了随军当中的其中一人。

  杨锋笑道:“你就是长社县令了,好好干!”

  那人本是寒门出身。

  之前也曾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

  在这个时代没几个人愿意收留一个寒门出身的人。

  杨锋算是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

  过去两个月的时间。

  杨锋先后发布了两道求贤令。

  眼前这人……哦,应该称他为长社县令了。

  便是在杨锋求贤令的驱使下来到洛阳的。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后。

  魏征在他的名册上大笔一挥。

  写下了“一县之才”四个醒目的红字。

  于是他就和其他通过考核的人一起。

  跟随杨锋来到了豫州。

  长社县令经过短暂的发呆之后。

  向着杨锋深深一拜:“多谢主公提携!小人定会竭尽所能治理本县,绝不会让主公失望!”

  他和杨锋之间身份地位悬殊。

  或许这辈子都没机会在见到杨锋了。

  但是他会把杨锋的知遇之恩永远记在心里。

  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报答杨锋。

  杨锋翻身下马。

  走到他的身边面带微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把他深深弯下的腰扶了起来。

  “好好干,我期待着在洛阳再见你的那一天!”

  这话一出口。

  不仅仅是长社县令激动不已。

  旁边的五十多人都跟着激动起来!

  杨锋的意思分明是说。

  只要你们足够努力。

  做出亮眼的政绩。

  就有可能被破格提拔到帝都去当大官!

  魏征对他们的评价是“一县之才”。

  可他们还不会成长吗?

  正所谓熟能生巧。

  只要保持初心不改。

  努力钻研业务。

  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就有被大领导器重的希望!

  数十人齐刷刷的向着杨锋的方向拜了下去:“我等愿誓死追随主公,永不负主公知遇之恩!”

  杨锋发出一阵哈哈大笑:“你们都要好好干!我在洛阳等着你们!”

  数十人再次异口同声的兴奋道:“诺!”

  小小的插曲之后。

  杨锋重新飞身上马。

  刚要率军继续前行。

  无意间看到路边一个农夫打扮、背着竹筐的中年人正在向自己微笑呢。

  难道他就是郭嘉?

  杨锋仔细回想了一下。

  很快就推翻了心中的判断。

  按照年龄来说。

  曹操今年大概三十三岁。

  比杨锋要大了整整十岁。

  而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

首节 上一节 418/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