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569节

  无法和袁绍统领的冀州军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刘伯温争取的这几天时间就是一个缓冲。

  为后续赶来的各部杨家将创造赶路的时间。

  事实正如刘伯温所料。

  这几天时间之中。

  各路杨家将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令杨锋手头上单薄的阵容逐渐厚实起来。

  等好几天之后。

  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

  连忙带着大军走出了营地。

  逼近到真定城前十多里之处。

  打算探探杨锋的虚实。

  如果杨锋只是带着区区几万的人马前来。

  袁绍不介意一鼓作气攻克真定。

  生擒活捉了杨锋。

  但如果杨锋利用过去几天的时间纠集了大批的人马。

  那就要从长计议了。

  冀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这块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袁绍虽然折损了颜良、文丑。

  但也并非无人可用的。

  在冀州军的中军大阵之前。

  麹义带领先登营精锐和一万名普通的冀州军袁兵列出锋矢阵。

  就像是一个锋锐的箭头。

  随时能贯入真定城中。

  两翼的位置上。

  名将张郃、高览各自率领一支万人队组成两个雁翅阵。

  与麹义的战阵遥相呼应。

  张郃、高览也是“河北四庭柱”中的人物。

  武艺不次于颜良、文丑二人。

  尤其是张郃。

  他不但武艺出众。

  而且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

  是麹义之后最能征善战的统帅型人才。

  只不过他属于冀州派系的人。

  远不如颜良、文丑那样深受袁绍的信任。

  三座战阵之后。

  袁绍亲自坐镇中军。

  身边围聚着许攸、审配、逄纪、辛评、辛毗等众多谋士。

  淳于琼、韩猛、蒋奇等十多个名将以半圆形守护在袁绍的身周。

  整整三万大军排列着攻守兼备的鱼鳞阵。

  把袁绍里外七层的拱卫在了中间。

  麹义阵中走出一支百人小队。

  来到真定城前的空地上大声的叫嚣着。

  台词都是许攸、审配等人提前设计好的。

  自然不会多么好听。

  尽是一些挑衅、辱骂的字眼。

  文人要是咬文嚼字起来。

  那是相当的不堪入耳!

  沉重的城门在一片骂声中缓缓打开。

  杨锋身披暗金色的万仞龙鳞甲。

  身骑犹如墨玉雕琢的神骏墨蛟龙。

  手里握着专属武器重鸣枪。

  腰间悬挂着镇国神器赤霄剑。

  马鞍旁还带着一张震天弓。

  率先从真定城中策马而出。

  两员大将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两侧。

  李元霸手持一对擂鼓翁金锤。

  李存孝横握一柄五爪金龙槊。

  别看他俩的体型瘦瘦小小的。

  身上爆发出来的气势却是相当的强大!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天帝身边的哼哈二将。

  又像是阎王身边的黑白无常!

  李元霸之前奉杨锋之命前往各地调兵。

  他一路上昼夜疾行没有半分钟的耽搁。

  在晋阳附近转了一大圈后于昨日回到了真定。

  向杨锋交还了赤霄神剑。

  与他一起赶回来的还有各地的一万多名杨家将将士。

  杨家将目前只有正规军二十余万。

  地方驻军虽然也有十余万人之多。

  但是战斗力和兵员素质明显要比正规军差了一些。

  所以杨锋并不打算把地方驻军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目前的局势也还没有恶劣到需要地方驻军参战的程度。

  哼哈二将的旁边。

  关羽、张飞、赵云、秦琼、尉迟恭五员大将依次排开。

  拱卫着最前面的杨锋。

  他们四员大将的身后是罗睺七十二骑、计都一百零八卫以及三千名的百战血杀精锐。

  三支精锐后面则是整整两万名杨家将的士兵。

  陈庆之与郑和各自带领五千杨家将将士。

  分别位于杨锋中军大阵的两侧。

  在真定城下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战阵。

  与对面的冀州军针锋相对。

  见到杨锋率众出城。

  麹义微微举起了双臂。

  他身后的先登营精锐和一万名普通的冀州军袁兵立刻肆无忌惮的高喊三声:

  “必胜!”

  “必胜!!”

  “必胜!!!”

  他们的呼喊带动着两侧张郃、高览部下的袁兵也跟着呼喊起来。

  一时之间。

  “必胜”的呼喊声震动天地!

  数万将士的呐喊声中。

  袁绍在一众武将的保护下上前一段距离。

  来到了麹义军阵的前端位置上。

  隔着老远的距离。

  袁绍向杨锋发出了挑衅:

  “杨重光!你可看到我冀州军是如何的兵强马壮了吗?”

  杨锋上前一步。

  用洪亮的声音喝道:

  “袁本初!你所谓的兵强马壮,在本王看来不过是虾兵蟹将而已,不堪一击!”

首节 上一节 569/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