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650节

  冲着身边的士兵们叫嚣道:

  “看看,你们都看看!原来杨家将这头猛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啊!他们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嘛!”

  他身边的将士纷纷探头看向杨家将的营地。

  一个个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

  杨家将在他们心里是战无不胜的天兵天将。

  那么今天。

  杨家将就是跌落神坛的凡夫俗子!

  远没有之前那么可怕了!

  就在安平守军对这远处的杨家将品头论足的时候。

  杨家将的营地中出现了几员大将。

  看样子是在大声呵斥着倒在地上的将士们赶紧站起来。

  因为距离太远听不到声音。

  可是从动作上来看。

  应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地上的杨家将将士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

  懒洋洋的用武器拄着地。

  完全是一副拉跨的模样。

  这个时候杨锋出现了。

  虽然安平守军并未见过杨锋。

  可杨锋的标志实在是太明显了。

  腰间的赤霄剑、身上的万仞龙鳞甲、手里的重鸣枪、座下的墨蛟龙。

  还有那马鞍旁的震天弓。

  普天之下独一无二!

  不知道杨锋说了些什么。

  将士们忽然爆发出一阵嘹亮的欢呼声。

  哪怕隔着二十多里的距离。

  安平守军依然能隐约听到一点声音。

  紧接着。

  营地内的杨家将将士们迅速分成了好几拨。

  其中一拨来到了营地前面的防线上。

  强打精神进入了防御姿态。

  其余的将士则是麻溜的钻进了厚厚的帐篷中。

  再也没有出来。

  安平守将看着一幕。

  面带笑意的道:

  “看样子他们是分批休整了,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力进行防守,大部分人都睡觉去了。”

  之前还考虑着出城投降的他。

  早就把这个打算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

  连番激战的杨家将就像是没了牙的老虎。

  根本没什么可怕的!

  投降?

  门都没有哇!

  转了转眼珠子。

  安平守将从怀中取出兵符来。

  递给身边的一队亲兵:

  “快!趁着杨家将休整的时机,你们拿着本将的兵符前往附近的郡县求援!告诉他们杨家将体力严重透支,根本没有任何威胁了!”

  亲兵们接过兵符。

  挑选了十几匹快马。

  从杨家将看不见的东门出城。

  向着附近的郡县而去。

  然而杨家将真的看不见他们的动作吗?

  在他们离开后不到半个小时。

  暗影密探的谍报便出现了杨修的手上。

  “大哥,正如你所料,他们果然派人去求援了!”

  杨锋笑道:

  “求援好啊!咱们最不怕的就是遭遇战!告诉你手下的暗影密探,盯紧援兵的动向!若有风吹草动,随时来报!”

  杨锋开启了2.0版本的系统之后。

  拥有了从系统拓印图谱的功能。

  神臂弩、火陨、三弓床弩等先进武器适用于各种战斗形势。

  尤其是在遭遇战中。

  趁着敌人没有防备。

  一轮神臂弩发射出去谁受得了?

  所以王猛和谢安才会建议引蛇出洞。

  让各地的冀州援兵离开坚固的城池。

  便于杨家将将士在平地上进行火力压制嘛。

  杨锋笑呵呵的看向麾下文武众人:

  “得了,现在我们可以暂时松口气了。传令下去,在暗影密探送来消息之前,都给我好好休息!谁要是敢休息不好,我亲自打他的板子!”

  他这句话把大家都给逗笑了。

  还有休息不好那一说?

  不存在的。

  吃饭、睡觉、等消息。

  再简单不过了!

  接下来的三天半时间。

  除了用来迷惑安平守军的换防之外。

  将士们表示轻松的很。

  疲累的身体得到了休整。

  损耗的体力也渐渐恢复了不少。

  心理上的放松让他们的斗志重新变的昂扬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

  暗影密探的送来消息。

  冀州各地援兵即将抵达安平!

第424章 三路出击

  “快!再快点!安平传来消息,杨家将此刻疲惫不堪,正是我们击破杨家将的好时机!”

  乐城县令高声的呼喊着。

  与他同为一路的武垣、博陆两个县令也在连声催促着部下的士兵。

  他们三个县令收到安平士兵送去的消息后,立刻带着三个县的兵力赶了过来。

  汇聚起安平北方三县的一万五千人马。

  准备和安平守将一起击破杨家将于安平城下。

  前来救援安平的可不止这一路兵马。

  在另外的两个方向上至少还有五个县的兵力正在赶来。

  这么多县的兵力加在一起足有四万多人。

  再加上安平郡城的兵力。

  人们对抵御杨家将信心十足!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却是残酷的。

  就在乐城县令催促兵马奋力赶往安平之后没过多久。

  一阵“咔咔”到令人牙酸的机括震动声响起。

首节 上一节 650/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