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770节

  关羽愤愤不平的来到了他的身前。

  一张大红脸都快变成黑锅底了:

  “大王!您让世子修炼无敌老将军和桂英的刀法,为什么就不肯让世子学我的刀法呢?”

  杨锋的思路被打断。

  他诧异的看向关羽:

  “我什么时候说不让他学你的刀法了?”

  关羽把之前杨戬对他说的那些话重复了一遍。

  越说越是愤愤:

  “大王难道是看不上我的刀法吗?还是觉得我会对世子敝帚自珍,不肯倾囊相授?”

  杨锋瞟了一眼远处的杨戬。

  杨戬连忙装作什么都没看到的样子。

  左手拉着杨素。

  右手拉着杨妙真。

  一溜烟的跑掉了!

  坑有点大。

  父王您帮忙填一下。

  儿臣先告退了!

  杨锋无奈的收回了目光。

  打算给杨戬一个面子。

  帮他平了这事。

  毕竟杨戬第一次上战场就斩下了轲比能的脑袋。

  说起来绝对算是大功一件。

  只是他还没有正式的军职在身。

  也无法奖赏他什么。

  杨锋就摆平这件事当做对他的奖赏吧。

  “云长,你的刀法刚猛无匹,炎昭年纪还小,力量稍有些不足,即便勉强学了你的刀法,也很难发挥出威力来。”

  “所以我才让他先学无敌和桂英的刀法,他们的刀法属于技术流,在力量方面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刚好可以用来打基础。”

  “等炎昭再大一些,力量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强大起来,自然就要学习进阶的刀法了,到那个时候就算你不想教,我也一定会去麻烦你的。”

  杨锋一番话说下来。

  把关羽哄的心花怒放!

  原来如此!

  杨无敌的金刀和穆桂英的刀法只是给世子打基础的。

  而我关羽的刀法在大王眼中是进阶刀法!

  说明大王还是比较看重我的春秋刀法嘛!

  关羽所有的不平瞬间烟消云散了。

  哈哈大笑道:

  “大王用心良苦,云长佩服!不过我看世子力量出众,已经完全可以修炼春秋刀法了,还请大王恩准,就让我把刀法全部传授给世子吧。”

  “相信以世子今天的表现和自身的天赋,不出十年,必定又是一个关羽!哦,不,必定又将是一位靠山王横空出世啊!”

  把杨戬比作未来的自己。

  关羽从未如此高度评价过一个人。

  但是仔细一想。

  杨戬天赋出众。

  恐怕将来的成就必定会在自己之上。

  没准赶超咱们的大王也是有可能的啊!

  不仅仅是杨戬。

  杨素和杨妙真展露出来的天赋同样强悍的惊人!

  关羽甚至都有些妒忌杨锋了。

  杨家的风水真是好啊!

  关羽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关平、关兴一直很满意。

  觉得他们的天资是同龄人当中数一数二的。

  今天看到杨戬三兄妹的表现之后。

  他才发现自己着实是有些坐井观天了。

  跟杨家这三个小家伙……

  哦,还得再加上一个姜维。

  跟他们四个一比。

  关羽那两个儿子的天赋也就一般般啦。

第504章 边疆除夕夜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光。

  杨家将兵分六路。

  分别由赵云、岳飞等大将率领。

  凭着木牛流马运送来的清水。

  远征大漠深处。

  收服着鲜卑人的一个又一个部落。

  源源不断的鲜卑居民被押送到杨锋的营地之中。

  刘伯温等人就在营地内开展了百家大讲堂。

  向这些鲜卑普通人灌输汉人的文化传承。

  为他们融入大汉打下第一步基础。

  在出征的大将之中并没有关羽的身影。

  他主动申请留在了营地内。

  每日亲自教导杨戬修炼春秋刀法。

  一天三个时辰的练刀。

  一分钟都不能少!

  其实关羽早就把自身所学的刀法写成了书册。

  可书册再好毕竟是死的。

  哪有手把手的教来的灵活?

  在关羽的严格教导下。

  杨戬以杨无敌金刀和穆桂英刀法为基础。

  加上关羽刀法的精髓。

  武艺突飞猛进!

  杨素、杨妙真和姜维也没闲着。

  杨妙真和姜维由杨锋亲自教导练习两套杨家枪法和百鸟朝凰枪法。

  而杨素则是在李存孝的指点下。

  开始修炼秦琼的锏法和尉迟恭的鞭法。

  虽然他们俩的武器是双锏和双鞭。

  与杨素惯用的水火虬龙棒有些出入。

  当同样都属于钝武器。

  其中有很多相同之处。

  只不过是把二变成一。

  把短变成长而已。

  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根本难不住李存孝。

  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下。

  杨素的武艺提升速度丝毫不比杨戬逊色!

  至于杨锋会让李存孝教导杨素而不是李元霸?

  因为李元霸那个长满了肌肉的脑子根本就不是做名师的材料。

  让他冲锋陷阵他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让他教导杨素。

  简直是太为难他了!

  而杨锋的另外一个弟子诸葛亮。

  则是跟随在刘伯温等人的身边。

首节 上一节 770/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