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799节

  魏公嘛!

  那可是所有爵位的顶点!

  仅次于异姓王杨锋!

  大笑过后。

  曹操将诏书收了起来。

  正色看向李通:

  “一路之上可有损失?”

  李通据实禀告:

  “杨家将的确是当世精锐,即便主力军远在幽州,镇守各地的只是普通士兵,也同样不容小觑!为了把这道诏书成功带回来,末将损失了三十多名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就是李通部下秘密训练了数年之久的精锐。

  他们不在曹军的战斗序列之中。

  而是和杨修掌管的暗影密探一样。

  专门刺探天下情报。

  同时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在身。

  掘墓挖宝!

  为了获取军费。

  摸金校尉中集合了大批身怀异能之人。

  他们对探墓走穴、挖金倒斗很有一手。

  经常找到一些前人的大墓。

  把里面陪葬的金银珠宝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

  在李通的运作下换成军资。

  然后交到曹操的手中。

  这几年曹操治下收入的十分之一都是摸金校尉弄来的。

  占据着相当高的收入比例。

  因此曹操对摸金校尉十分的器重。

  听到折损了三十多个摸金校尉。

  曹操着实是心疼啊!

  寻常的士兵好找。

  可善于分金定穴又精通情报刺探的异士可不好找!

  每损失一个。

  曹操都会感到格外肉疼!

  “阵亡将士的家属一定好厚待!发放十倍的抚恤金给他们!”

  李通叩首答道:“诺!”

  曹操伸手在李通的肩膀上重重一拍:

  “本公把摸金校尉交给你,而不是其他的宗族心腹,你可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通的额头紧紧地贴着地面。

  感激的答道:

  “魏公的大力栽培之意,末将明白!”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

  “你明白就好!你的职位虽然不会让你名扬天下,但却是战斗之前最重要的一环!本公希望有朝一日,你率领的摸金校尉能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精锐,把杨锋的暗影密探碾压在脚下!”

  李通大声回应:

  “末将必将尽心竭力,让摸金校尉把暗影密探碾压在脚下!”

  在暗影密探的身上吃了这多亏。

  曹操痛定思痛之后。

  终于发觉了暗影密探的存在。

  也曾经组织了两次清剿行动。

  可无孔不入的暗影密探就像是水银泻地。

  根本无迹可寻!

  贵为曹操者。

  居然都找不到暗影密探的影子!

  于是曹操便萌生了组建特殊情报部队的心思。

  决意效仿暗影密探也成立一支精锐。

  以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和暗影密探一决高下!

  所以摸金校尉这支特殊部队便应运而生了。

  数年苦练之中。

  除了人数上比不上暗影密探。

  刺探情报的能力几乎已经可以和暗影密探比肩了。

  而在分金定穴、挖宝倒斗的本领上。

  摸金校尉还要强了许多!

  不然曹操为什么能在袁术僭越称帝的当天。

  就收到第一手的情报讯息呢?

  当然是摸金校尉的功劳啊!

  李通离去之后。

  曹操以魏公的名义正式发布了一篇讨逆檄文。

  其核心。

  用五个字就可以概括:

  汉贼不两立!

  汉。

  代指的自然就是曹操这位新鲜出炉的大汉魏公了。

  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

  但最起码在表面上他还是汉臣!

  贼。

  便不用多说了。

  指的自然就是僭越帝制、自称为“仲帝”的袁术了。

  这道檄文一出。

  立刻在民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曹操刚刚获封的魏公职位。

  而是这场征讨叛逆的战争到底能不能胜利!

  谁都知道一直以来代表大汉脸面和威严的人都是杨家将。

  是举世无双的靠山王。

  如今靠山王远在幽州腾不出手来。

  曹操趁势崛起。

  大有取代靠山王成为大汉第一忠臣的迹象。

  他真的能像靠山王一样击败袁术这个天下第一号的大坏蛋吗?

  不知不觉间。

  在曹操的刻意引导下。

  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论中。

  竟是有意无意的把曹操放到了和靠山王杨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令曹操的声望扶摇直上。

  短短半个月之间便攀升到了顶点!

第524章 四面楚歌

  淮南核心。

  寿春城内。

  袁术伪造的帝宫之中。

  首席谋士阎象愁眉苦脸的站在袁术的面前。

  郁闷的禀报道:

  “禀主公……呃,陛下!目前曹操进位魏公,率领魏军夺下了淮水南岸的广陵、九江二郡!我军便再也无险可守了!急需派一大将前往抵挡魏军的兵锋!”

  “另外,靠山王杨锋下达了王令,镇守豫州的战神吕布和大将张辽挥军两万,已经跨过了边界线,正在向寿春杀来!”

  “还有江东的孙策也发布了檄文,彻底和我军断绝了关系,并表示要以江东之兵北上,也要来攻打寿春啊!”

首节 上一节 799/14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