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170节

  其中年长些的那位讲师满脸的愁容,“这头山魈去哪里不好,偏偏要来我们这县学”

  “刘公!”

  有年轻些的助教拉住他的手,眼里带着泪雾,“我求您了,让我走吧我.”

  他一句话没说完,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看着他的模样,老讲师勃然大怒,“难道要我一个人去迎接他不成?”

  他看向了左右众人,“我告诉你们,想走随时都可以走,我不拦着,但若是那位觉得诸位不敬,要彻查那我也不会拦着他!!也没本事去拦着他!”

  听到这句话,抽泣声更多了。

  老讲师长叹了一声,“福兮祸兮,事到如今,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在经过了崔家大房二房之事后,刘桃子可谓是威名远扬,尤其是在这些士人之中,名声便是更大了,整个博陵,乃至是整个定州,都已经知道了有这么一头食人的山魈,而崔家的影响力本来就极大,想来这件事传遍天下也只是早晚的。

  刘桃子的做法吓坏了这些良善士人们,当得知刘桃子要前来县学参观的时候,这里便是一阵鬼哭狼嚎。

  他们不知道一个郡尉来县学做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这位郡尉做过什么。

  众人不安的等候在门口,当刘桃子众人骑着战马出现在远处的时候,那些人赶忙擦去了眼泪,老讲师挤出了笑容来,快步上前。

  “拜见刘公!!”

  众人一同行礼拜见,整齐划一,颇有气势。

  刘桃子甚至都没有下马,只是朝着他们冷淡的点点头,而这些人也不敢有丝毫的不满。

  老讲师走上前来,满脸堆笑,“久闻刘公大名,今日得以相遇,实在是吾等之幸,您能前来县学,更是县衙上下之幸,老夫实在是.”

  “不必多礼。”

  刘桃子粗暴的打断了老讲师的礼节,随即纵马朝着县学走去,老讲师依旧是笑呵呵的,他示意了下众人,大家就跟在刘桃子的身后,老讲师喋喋不休的为刘桃子解释着县学内的情况。

  安平县学占地极大,一点也不比成安的县学小。

  走进了门,便看到那宽阔的大路,足以让三架马车并肩而行,两旁都是绿植,只是此刻都枯萎了,远处的楼阁和房屋藏身在假山以及高大的树木之中,若是在夏秋,应当是极有灵气的,还不曾靠近,刘桃子就听到从远处的经学室内传出的整齐的朗颂声,他们正在读着经典。

  老讲师急忙说道:“此处便是经学室”

  “律学室在何处?”

  “啊??”

  老讲师瞪圆了双眼,他支支吾吾的看向了周围,“是在.是在”

  有一人出来,说道:“是在那边.”

  刘桃子当即快马朝着那个方向飞速奔去,众人快跑着跟在他的身后,老讲师哪里跑得动,一把推搡身边的后生,“快跟过去,高呼刘公”

  那后生一路高呼着,在刘桃子等人身后狂奔。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破旧的小院落之外。

  各地的道路都是平坦且宽阔,唯独此处例外,外头皆被植被所包裹,院墙肮脏不堪,甚至能在城墙看到一道道的污痕,那股强烈刺鼻的味道,哪怕是在寒冬都能轻易的嗅到,更别说是在夏秋之时了。

  刘桃子看向了姚雄,姚雄翻身下马,走上前去,一把推开了面前的大门。

  院落内更加的肮脏,杂乱。

  此刻有七八个士人,穿着单薄的衣裳,骨瘦如柴,站在门口看着姚雄。

  他们都听到了外头的动静,出来查看。

  这些人眼神呆滞,跟这肮脏的环境几乎融为一体。

  可姚雄看着他们,眼神却格外的复杂。

  有亲切,有愤怒,有不甘,有庆幸,却唯独没有嫌弃。

  他就这么走了进来,开口说道:“刘郡尉前来查看此处的情况,勿需惊慌!”

  刘桃子缓缓下了马,快步走进了院内,其余讲师也走了进来,却是忍不住的捂住口鼻。

  刘桃子看到地上那已冻僵的剩菜剩饭,就这么被丢在地上,结成了冰疙瘩。

  他看向了一旁的几个讲师,“平时你们就这么喂养他们?隔着院给他们丢去吃的?”

  老讲师此刻还不在,一个年轻些的支支吾吾的说道:“刘公,这都是食吏失职.”

  刘桃子拿出了剑,尽管没有出鞘,却是吓得周围众人脸色苍白,浑身颤抖。

  刘桃子用那剑指了指周围,“这些都给我翻新,作为讲师,要一视同仁,不能亏待了律学室。”

  几个讲师急忙再次行礼,“唯!!!”

  姚雄面向那些学子,扯起嗓子,大声吼道:“刺史极为重视律学室,往后若是你们遭受了委屈,就来找我家郡尉,我家郡尉姓刘,名讳桃子!只要念他的名讳来,就没有人敢为难你们!!知道了吗?!”

  那几个学子茫然的看着他,缓缓点头,他们尚且没反应过来。

  刘桃子不久之后就领着人离开了此处,几个讲师站在门口,依旧是低着头送行。

  直到刘桃子走远了,那些人方才瘫坐在地上,吓得浑身无力。

  姚雄跟在刘桃子的身后,脸上依旧是有些感慨。

  “想当初,我们都还与那些人一样,遭受欺辱,却无法宣泄若非遇到兄长,只怕是活不到今天,便是活到了,也如奴隶一般。”

  街道极为的空旷,冰雪融化后的道路变得格外漆黑,有县吏正在沿街叫嚷着。

  “名授田而实无授田者可禀告县衙!!!”

  “名授田而实无授田者可禀告县衙!!!”

  县吏的声音极大,在他走后,偶尔有几个百姓探出头来,惊诧的看着远去的县吏,随即低声议论着什么。

  县吏看到刘桃子等人,赶忙让开了路,匆忙行礼。

  而百姓们则是纷纷闭门。

  姚雄咧嘴笑了起来,“得亏我们动手比较早,能赶得上这次春种了”

  他们就这么出了城,城门口,县吏已经上任,有进出的百姓,此刻都是格外的惊诧。

  在冬季,尤其是这次这般酷冷的冬季,百姓们几乎不出门,对外头的事情也几乎不知情。

  天气回暖,百姓们开始出城,这次出门之后,百姓们很是惊愕。

  只是过了一个冬天,整个安平怎么就变得不一样了呢?

  县吏换了一批,而新来的这些人,态度还都不错。

  又说什么要彻查授田桑田,要按着制度分发耕地。

  无论是哪件事,都是那么的令人不可置信,也有流言传了出来,说是那帮鲜卑人做了大事,具体的事情,众人也不甚了解。

  刘桃子没有耽误时日,领着众人来到了自家的校场。

  校场内的骑士们依旧是在全力的操练,热火朝天,刘桃子下了马,将青狮交给了姚雄,快步走进来,迎面就遇到了郑县令。

  郑县令赶忙行礼拜见,方才笑着说道:“刘公,您吩咐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开始做了.这次来,就是给您禀告.”

  “不必,你才是县令。”

  “若是做的好了,得到提拔的是你,若是做不好了,受到责罚的也是你。”

  刘桃子这一番话,打乱了郑县令的思路,他看着要进营帐的刘桃子,赶忙再次跟上了他。

  “就是.还有些事情。”

  “什么事?”

  “唉,崔家的其余几房,他们都来找我了,说是想主动缴纳钱粮地契”

  “还有那位崔公的下落崔..崔季舒毕竟是庙堂重臣,您看?”

  “嗯,这件事,你就勿要再理会了,且治好安平。”

  “唯!!”

第137章 不见当年故人

  崔季舒皱着眉头,满脸的憔悴,他跟儿子一前一后的被推进了营帐内。

  他抬起头来,看到坐在上位的刘桃子,惆怅的长叹了一声。

  “且坐。”

  崔季舒缓缓坐在了一旁,崔刚则是站在了他的身后。

  “我要你帮个忙。”

  刘桃子开了口,崔季舒缓缓抬起头来,他眯起了双眼,他此刻依旧是在分析着桃子的动机和来历,或许,现在就能知道真相了吧?

  崔季舒迅速恢复过来,再次摆出了原先那老谋深算的表情,一脸的慈祥,“刘君且说吧。”

  “你帮我瓦解崔家,安抚地方。”

  崔季舒下意识的张开了嘴,他很想要骂点什么,可他的素养阻止了他,他的嘴唇颤抖着,“当初我来找你商谈这件事的时候,你不答应,说不会听取,而现在崔家最庞大的两房都已经被你摧毁,其余那些,你随时都能调兵灭掉,现在却想来找我帮忙??你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为什么?!”

  “你若是帮忙,我可以饶恕了其余那些姓崔的,若是你不帮忙,我稍后就屠了他们,鸡犬不留。”

  崔季舒忽苦笑了起来,“我便知道会是如此。”

  “也罢,也罢,你想让我做什么呢?”

  “很简单,清点剩余各房的钱粮与土地,按着制度分发百姓,再将他们打散,摧毁他们的邬堡,让他们搬迁到定州各地去,不许再返回博陵。”

  “这次的授田事,会在全州推行,刺史无此才,诸别驾或不愿为之,崔公可以相助。”

  崔季舒抚摸着胡须,有些惊讶,“全州推行?好胆魄啊。”

  他点点头,“也对,如此一来,今年全州的收成倒是能提升不少.我想起来了,常山王先前就多次提起要治河北农桑,要解决这钱粮短缺的问题你的想法倒是与常山王不谋而合啊。”

  崔季舒说着,又看向了刘桃子,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变化来。

  可令人失望的是,刘桃子依旧是那张无变化的脸,他平静的看着崔季舒,“做还是不做?”

  “做,做,当然做,这件事本来就有利于庙堂,这钱粮短缺的问题是愈发的严重,若是再不解决,今年的军饷都要出问题.何况,刘君手里有刀,老夫又岂敢不从呢?”

  崔季舒颇为得意的说道:“刘君还算是颇为识人,老夫还是颇擅长治理的,若是一县授田,交给一般的人就可以办好,若是一郡授田,就得需要贤明的人,当下这一州授田,非老夫不可啊!”

  崔刚偷偷看了一眼自吹自擂的父亲,又缓缓低下头。

  崔季舒问道:“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呢?”

首节 上一节 170/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