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229节

  “还有你去领十军棍。”

  “啊?”

  姚雄一愣,随即赶忙行礼,“唯”

  姚雄垂头丧气的离开了此处,屋内,就只剩下了这三人。

  刘桃子缓缓走到了那面具骑士的面前,面具骑士格外不安,不知所措,刘大头再次走来,“将军,他并非是有意,大师曾救治他的阿爷,对他有大恩德,请您饶恕,请您饶恕。”

  “你叫什么名字?”

  “燕黑靼。”

  那人的声音很是嘶哑,听起来怪异。

  “取掉你的面具。”

  那人一顿,迟疑了下,缓缓取下了面具。

  面具之下,是一个英武女子的脸,她肃穆的看向刘桃子,行了军礼,“燕娘,拜见将军。”

  刘桃子看向了刘大头,似是要他给个交代。

  刘大头纠结的说道:“将军,您勿要误会,这并非是吃空饷.燕娘的阿爷,是很有本事的,可惜,后来受了重伤,若不是大师搭救,只怕早已没了性命,她几个兄长先后战死,只剩下她一个.这次的军书上,有她阿爷的名字,我劝过她,可她对她阿爷孝顺,非要代替他领命,将军,我知错矣,且宽恕了她一次吧”

  刘桃子错愕了下,再次看向面前的女子。

  “嗯,军书上除了她阿爷的名,妥善安置。”

  听到这句话,燕娘连忙行礼,“将军!!我家里尚且还有诸多苍头要养活,若出了军书,我家便不再是军户,请将军允许我代替片刻,让我阿爷收养个孩子,再让他来顶替,在前朝的时候,军户之家,也常有女子顶替的,何况,我自幼练习骑射,学习兵法,会用马槊,并不弱与人!”

  “请将军允许!!我绝不辜负将军厚望!!”

  刘大头迟疑了片刻,也开口说道:“燕娘着实不弱,先前讨伐突厥人的时候,她在我部下射杀最多,军功第一”

  刘桃子看着她,“面具戴上,跟我来。”

  刘桃子带着两个人走出了别院,就这么一路走到了西大校场,还有不少甲士正在此处操练。

  刘桃子停在了门口,朝着远处的寇流招了招手,寇流赶忙来到了此处,气喘吁吁。

  “弓给他。”

  寇流一愣,取下了大弓,递给了面前的面具骑士。

  刘桃子指着远处的草人,“射其首。”

  寇流瞪圆了双眼,那草人距离此处只怕是有八十余步,这如何射中其首??

  他还来不及开口,就听到“嗖,嗖,嗖”的三声破空。

  寇流惊愕的发现,远处的草人头颅上挂着箭矢。

  而一旁的面具骑士,则是保持着标准的射击姿势,一动不动。

  寇流张大嘴巴,呆若木鸡。

  刘桃子的眼里闪烁着欣慰,他点着头。

  “不错。”

  “燕黑靼,可愿在我这里做个斥候?”

  ‘燕黑靼’大喜,他赶忙朝着刘桃子行礼,“多谢将军!!”

  ps:哈哈,均订一万五啦,还是那句话,涨势喜人,涨势喜人啊,多谢诸君厚爱!!

  若是可以,还请投投月票,就当是激励老狼啦!

第173章 登基

  “皇帝高殷,虽无失德,却是年少,西贼猖獗,奚人进犯,群臣失和,帝竟不能制。”

  “紫薇暗淡,社稷需明主。”

  “今上祭神武皇帝,占卜询问,得其所允,废皇帝高殷为济南王,食一郡,居别宫。”

  “神武皇帝六子常山王,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政务军略皆曰能,可继大统,祭祀先祖,庇佑天下.”

  皇帝高殷茫然的坐在上位。

  雄伟的大殿内,几根石柱顶天立地,有甲士站在远处,直勾勾的盯着跪在殿内的诸多大臣。

  娄昭君站在群臣之先,皇帝之前,一旁的黄门大声的宣读起了娄昭君的诏令。

  高殷还不曾理解当下的情况,就有两位黄门走上前,轻声说道:“大王,可以起来拜谢太后。”

  高殷还是没有反应,两位黄门便将他架起来,一路带到了娄昭君的面前。

  高殷慌乱的看着面前的娄昭君,眼里满是惧怕,“祖母.”

  娄昭君不曾多看他一眼,转头看向了群臣。

  “还愣在此处作甚?!何不去晋阳迎接新天子?!”

  高湛与高归彦赶忙称是,随即领着群臣起身,急匆匆的离开了此处。

  大殿内顿时变得空荡荡的。

  只有一个老太太和他那不成器的孙子。

  老太太那冷酷的脸色渐渐变得柔和,她拄着拐杖,走了几步,站在高殷的面前,伸出手,摸了摸孙儿的头。

  “无事了,无事了,勿要惧怕。”

  “往后安心做个藩王,想读书便读书,想玩乐便玩乐。”

  “我护你周全。”

  高殷看着娄昭君那亲切温柔的脸庞,一时间也是愣住了。

  “唯多谢太后”

  “傻小儿,唤什么太后,我是你祖母!”

  “来,跟我回去!”

  娄昭君伸出手来,高殷便上前牵住了她的手,两人缓缓朝着后宫走去,高殷的心里是说不出的复杂,还记得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祖母对他颇为宠爱,大伯家的几个堂兄欺负自己,祖母总是帮着自己训斥他们。

  可长大了,他就再也不曾在祖母的脸上见过亲切的眼神,总是透露出厌恶,恼怒,嫌弃

  高殷忽觉得浑身都轻松了不少,他不由得握紧了祖母的手。

  娄昭君瞥了他一眼,再次笑了起来。

  “傻小儿,傻小儿,就没这个命呦~~”

  晋阳,宣德殿。

  此处的大殿跟邺城的不同,更加粗糙,却是更加的庞大,就是那柱子,都比邺城的要大出了许多,虽没有装饰,便是体量也足以令人震惊。

  高演身穿冕服,坐在了上位。

  群臣们穿着整齐,分别站在两旁。

  “陛下!!”

  “陛下!!”

  群臣一次次的高呼。

  高演脸色平静,看着众人,看不出有多少激动和狂喜,他的脸色依旧肃穆,与过去相同。

  可群臣看向他的眼神却已经是不同。

  “皇帝有诏,诏令大赦天下。”

  “改乾明元年为皇建元年。”

  “奉太皇太后还称皇太后!皇太后称文宣皇后,宫曰昭信!”

  “陛下!!”

  群臣再次高呼。

  高演不愿意太多折腾,他做的实在迅速,从废立皇帝的诏令再到他登基的诏令,都主打一个朴实无华。

  在过去,这个级别的诏令,往往是要大加修辞,往往需要念上半个时辰,而此时,废立也只是在一言之间,根本不在乎天下人会如何去想,也不在意后人会如何去想,只要能完成废立就好。

  在跳过了诸多的环节之后,高演便让群臣各自离去。

  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操办。

  朝中那几个重臣与宗室,此刻倒是都留了下来。

  当他们跟在高演身后往内殿走的时候,那些宗室和勋贵的脸上满是狂喜。

  陛下是在晋阳登基的!!

  邺城和晋阳,似乎被他们当作是两种不同的势力象征。

  或是因为汉人重臣更多的在邺城,而鲜卑勋贵更多的在晋阳。

  高湛快走了几步,跟上了走在前头的高演,脸色颇为激动,“兄陛下!大事成矣!!”

  高演只是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言语。

  他们一路回到了内殿,诸多心腹,跪在了皇帝的面前。

  高演清了清嗓子,“湛,我朕拜你为右丞相,留心天下政务,不可怠慢。”

  “臣遵旨!!”

  “平阳王,朕进你为太傅。”

  “多谢陛下!”

  “彭城王,你进大司马。”

  “多谢陛下!”

  “平秦王,你进司空兼尚书事。”

  “平原王,你大将军的职位不变,兼领太子太师。”

  “明月,朕进你为巨鹿郡公”

首节 上一节 229/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