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312节
“祖君,你向来是最会玩耍的,过去也不曾出过这样的事情,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就不能现在将人带过来嘛?”
听到高元海的质问,祖珽苦笑着说道:“高公啊,我很早就派人去请他们前来,做好了宴会的准备。”
“谁知,朝中有一位贵人连着几天设宴,不许他们外出,将他们都留在自己身边,我的人连门都进不去。”
高元海勃然大怒,“是哪个”
他脸上的怒气一消,低声问道:“不是在皇宫吧?”
“不是。”
“彭城王府?”
“不是。”
高元海的怒火再次回到了他的脸上,他当即抬起头来,“是哪个狗贼敢这般猖狂?!合该他一人设宴享乐不成?!”
祖珽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是那位大王啊。”
“大王?邺城的王多的是,哪个敢说是大王?”
祖珽再次说道:“高仁英啊.高仁英,平秦王.”
高元海顿时醒悟,“哦,高归彦啊。”
他冷笑着说道:“这厮向来反复无常,吃酒纵乐,陛下本来要让我领中书事,这厮竟在陛下身边教唆,说我才德不配,到头来,只落了个侍中!”
祖珽赶忙拉住他的手,“高公,可不敢多言啊!”
“当下大王名声正盛,朝野里的亲朋无数,天天在府内设宴,款待群臣重将,无人不从,无人不服,我还听说,他对左右许诺,但凡亲近他的人,以后都可以得到提拔.”
“他!他当这大齐是他家的!?!”
高元海猛地站起身来,脸色狰狞,凶神恶煞。
宴会顿时变得寂静,众人都惊惧的看着他,高元海实在是没有玩乐的心思了,他狠狠的捏了几下左右的美人,随即快步走了出去,祖珽匆忙跟在他的身后,狼狈不堪,“高公,您勿要动怒啊,是我的过错,我准备不妥,您且勿要.”
高元海没有理会他,一路走到了门口,这才看向他,“无碍,这不是你的原因,是我没有兴致,往后再来你家赴宴吧。”
说完,他干脆的上了车,就离开了此处。
祖珽则是焦急的看着远去的马车,随即看向了自己的左右,奴仆点点头。
高元海坐在车里,心里只觉得恶心,他最厌恶在玩乐的时候被打断兴致了。
今日的佛法都没来得及钻研,明明可以做许多的事情,狗日的高归彦。
马车刚刚从路口转过头。
“西有王,仁且英,举大旗,正朝纲~~”
“西有王~~”
童谣声从不远处传起,一群孩子玩的正是高兴。
下一刻,高元海猛地下了令。
“皇宫!!”
“去皇宫!!”
马车当即改变了方向,以极快的速度迅速离开了此处。
当这行人消失在道路上的时候,祖珽缓缓从不远处的巷口探出头来,他盯着远去的这一行人,咧嘴笑了起来。
“走吧,小礼备好了,我们去找郑公,跟他要个名帖!带上大礼离开!!”
“陛下,平秦王权势太重!!朝野之中,多是他的亲信!”
“他仗着您的信任,四处拉拢群臣,日日设立宴会,进出他家的重臣数不胜数!”
高元海跪在高湛面前,铮铮有词。
高湛衣衫不整的坐在上位,他的兴致也被打断了。
他不悦的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陛下,高归彦或许会对您不利!大行皇帝以丞相成事,您也是如此,如今,您要册封他做丞相,这不是会造成祸乱嘛?”
“城内有童谣说:西有王,仁且英,举大旗,正朝纲!”
“这分明就是在预示高归彦要谋反!”
高湛一愣,“不对,童谣是说北有良.”
“陛下是从哪里知道童谣的呢?臣可是亲耳所听的,只怕陛下所听到的童谣,也是某些人修改过的!”
“高归彦的封地在西,表字仁英,就是应验了这个童谣啊!”
“况且,臣在听到童谣之后,还进行了占卜,发现谋反者并不在边塞,而是在帝星之侧!或许就是高归彦,不可不防!”
高湛有些惊愕,他来回的走动了几步,“你真的占卜过了?”
高元海挺着头,“绝不会错!”
高湛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来人啊,去将郑道谦叫过来!!”
高元海一愣,眨了眨眼,“陛下,这一事不能占卜两次.”
“无碍!且听听他所说的!”
“你先出去休息吧。”
高湛派人去将高元海带去休息,站在别殿里,高元海颇为不安,他来的匆忙,占卜只是他的借口而已。
若是郑道谦占卜出来的结果跟自己不同,那会不会变成离间君臣?
这下可怎么办呢?
就在高元海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甲士再次将他带到了高湛的面前。
“你竟没有说错!!”
“郑道谦的占卜与你一样!!”
第221章 武川对
河清元年,三月。
朔州。
一行人缓缓行驶在官道上,骏马累的低着头,似是连蹄子都迈不开。
骑士们包裹的很是严实。
为首者更是将整个脸都用绢布包了起来,只露出了双眼来。
他们实在疲惫,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了。
远处走来几个农夫,扛着农具,有说有笑,猛地看到这些蒙面的骑士,他们停下来,转身就跑。
那为首者都来不及开口,对方就逃走了。
他长叹了一声,只好拿下了蒙在脸上的布帛。
“朔州人当真是警觉啊”
拿下了布帛,便露出了真容。
此人正是祖珽。
他此刻却不着急了,慢慢悠悠的朝着城池出发,果然,没走出多久,迎面便有一行骑兵挡住了他们的道路。
共有十余人,没有披甲,手持武器,看起来是朔州的地方军。
有一位吏领着他们,那人警惕的望着祖珽,“你是什么人?”
“我是从成安来的,来拜见田公,听闻他在此城?”
那吏没有废话,直接伸出手来,“过所。”
“没有过所,我是跑过来的。”
吏再次打量着他,看了许久,方才跟左右低声攀谈了什么,下一刻,他转过身来,用熟练的成安话问道:“你家在成安哪里?”
祖珽以熟练的成安话回答道:“在城西的宁巷。”
吏这才让骑士们护送他们前往城内。
祖珽笑呵呵的跟在那位散吏的身边,打量着远处那些耕地,“朔州的耕地也不少啊,听闻你们安置了不少人?”
散吏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祖珽又问道:“你是成安哪里的?”
“县里的。”
“何时前来啊?”
“来了一段时日了。”
祖珽摇头,便不再询问,如此到了城门口,城门口的吏详细的记录了祖珽等人的名字,相貌,特征等等,这才让骑士们带着他们前往官署。
城内分外的干净,大路平坦,一路通往官署,左右的建筑大多高大,很少能看到木制的,大多都是砖石堆积出来的庞然大物,院墙就比其余地区的要高出许多,房屋更是如此,当然,也有些新修建的房屋,那就要正常了许多。
偶尔能看到有妇人出门,正在清扫自家门口。
透过大开的院门,能看到里头那拴起来的大狗。
祖珽一路都在观察周围,他被送到官署门口,此处是整个城池最热闹的地方,进进出出的吏实在是太多了,有的甚至骑马赶来,又纵马离去。
祖珽观望着周围,那吏跟看门吏说了些什么,而后就领着他绕开了正门,从南侧门走进了一个小院子里。
祖珽有些惊愕,片刻之后,就有甲士走出来,带着他走进了里屋。
这屋子同样很狭小,一点都不像是大官所办公的地方。
有一人坐在上位,那人穿着常服,貌不惊人,短须长髯,此刻轻轻抚摸着胡须,上下审视着面前的祖珽。
祖珽笑着走上前,行了礼。
“拜见田公。”
田子礼一愣,“你怎么认识我?”
“我略懂些望气之术。”